词条 | 梁庄镇 |
释义 | 梁庄镇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城南30公里处,东临濮阳,西接浚县,南依滑县,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12公里,总面积109平方公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南距106国道5公里,鹤濮高速,汤濮铁路穿境而过,纵贯东西,省级公路内中路,东前公路横穿南北,形成了两纵两横的交通网络。属内黄县六大镇之一的梁庄镇,辖40个行政村,3.8万人,6.8万亩耕地。 简介中国历史名镇 有 颛顼、帝喾 2帝的陵寝 中国最早的汉代居民遗址 代码:410527103 梁庄镇辖40个村:乔小吴村、张小吴村、石庄村、齐村、段村、马庄村、梁庄靳庄村、西咀头村、曹李庄村、东咀头村、前咀头村、小后河村、东大城村、牡丹街村、西大城村、后桐村、南李庄村、前桐村、冯庄村、新集村、东留固村、西留固村、张辛寨村、王拐村、宋小寨村、常村、李新寨村、苏村、小柴村、二杨庄村、北李庄村、三杨庄村、马沙河村、新庄村、三拐村、李官寨村、长均寨村、阿虎寨村、梁庄村、白庄村。 文化资源梁庄镇境内有上古时代颛顼、帝喾两位帝王的陵墓“二帝陵”,有2003年度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为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的汉代建筑群遗址,有古顿丘城遗址,有被列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稀有剧种大锣戏等大批历史文化遗产,且连续5年成功举办“二帝陵”祭祖节,红枣文化节,大大提高了梁庄镇的知名度。 经济发展资源梁庄镇是一个农业大镇,这里农业资源丰富,林木众多,土地肥沃,拥有温棚瓜菜、林果、畜牧养殖三大支柱产业,连续多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农业经济特色乡镇”,是豫北日光温室瓜菜生产示范镇。全镇温棚总面积达9800亩,温棚杂果平均亩效益15000元,温棚瓜菜平均亩效益12000元,日光温室蔬菜平均亩效益32000元,温棚瓜果菜年收入达1.5亿元;红枣面积1.8万亩,是内黄县红枣生产第二大镇。 畜牧业采取“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拥有北李庄肉羊养殖密集小区,牡丹街肉鸡养殖区、小后河肉牛养殖区和三拐、李官寨生猪养殖小区,涌现出各类规模养殖户800余户,肉羊存栏12万只,生猪存栏6万头,肉牛存栏1.1万头,家禽存栏40万只,连续三年被评为市级畜牧业特色乡镇。形成了东部林果、中部瓜菜、西部牛羊的集约化规模发展格局,构成了梁庄镇独有的田园风光,围绕现有资源优势,梁庄镇大力开展林木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现已形成以木材、面粉、红枣为主要产业的加工体系,涌现出先达康木制品有限公司、福万家面粉有限公司、梁庄第一果脯厂等一批龙头企业,李官寨木材加工小区、前咀头红枣加工小区优秀加工园区,特别是木材加工行业,产品由原来单一的棺木板发展到现在的胶合板、多层板、压缩板、木渣等木材加工系列产品,生产的棺木板产品畅销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多个地区,成为梁庄镇工业经济发展的顶梁 . 发展战略近年来,梁庄镇党委、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全力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想,采取“农业立镇、工业强镇、三产富镇、文化兴镇”的发展策略,团结一致、开拓创新,全面加快工业、农业、小城镇建设工作进程,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全面进步。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06年以来,全镇共引进项目20个,总投资额达到2.2亿元,为梁庄镇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为实现工业强镇目标奠定了基础。为了进一步营造全镇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为招商引资搭建更好的平台,该镇在制定、完善优惠的招商政策同时,加大城镇及新农村建设力度2006年,全镇城镇建设共投入资金4500万元,完成了镇区总体规划修编,建成了益民路商业街、幸福路商业街,对镇区道路重新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实现了全镇道路“村村通”,使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同时,通过对镇区软环境的治理,梁庄镇集市贸易更加繁荣,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优越的发展环境,镇区日均人流量达6000人以上,是内黄县南部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及商品交易场所。 新的机遇,带来新的发展。梁庄镇党委、政府携热情、好客的3.8万人民,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寻根祭祖、旅游观光、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