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梁正伟 |
释义 | “百人计划”入选经过 梁正伟,男,日本农学博士,1999年度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0年9月6日与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原长春地理所)签订合同并在国内和日本同时开展项目研究工作;2001年2月5日被批准为中国科学院第五批“引进国外杰出人才” (科发人教字[2001]31号); 2002年4月1日回国定居,一直留我所工作。现任中科院东北地 安碱地生态试验站站长和北方稻作科学技术协会副理事长。 主要研究经历和研究领域 梁正伟1984年7月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历任学生政治辅导员、助教、讲师; 1989年6月~1990年3月受中国农业部派遣、赴日本香川县农业试验场学习日本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1991年10月赴日本留学,1994年3月获日本香川大学农学硕士学位; 1997年3月获日本爱媛大学农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水稻突变体筛选及其生理遗传机制研究; 1997年4~9月任日本香川大学外国人研究员、从事水稻根系的遗传改良与突变基因分离和功能解析研究;1997年10月~2000年9月任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特别研究员、在日本农林水产省北陆农业试验场从事水稻重要功能基因分离及基因克隆研究;2000年10月~2002年3月任日本生物系特定产业事业推进机构研究员、在日本筑波国立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矢野昌裕实验室工作、主要从事水稻基因组重要功能基因定位与分离克隆等研究;2002年4月回国后主要围绕盐碱地生物改良以及水稻耐盐碱生理和分子遗传机制等研究方向,主要以植物抗逆种质资源挖掘和利用为核心,开展盐碱地生态恢复与重建,盐碱地水稻品种选育和抗逆栽培生理,水稻食味育种和功能稻米开发等研究工作。 主要学术成就 梁正伟在日本学习和研究期间,筛选和鉴定了水稻根系突变体50多个,成功分离鉴定了3个影响水稻根系生长发育的基因srt2,srt3及srt4;利用水稻反转录转座子Tos17分子标记技术,从水稻品种“Akitakomachi”由来的组织培养突变群体中首次发现并分离了7个控制产量及稻米品质性状的重要基因,并克隆了控制水稻种子大小,稻体形态及产量的基因(SG1),获得日本国基因专利1项。 回国后及时引进专门人才组建了研究团队,作为常务副站长和学科带头人带领研究团队于2003年在吉林省大安市典型苏打盐碱地代表区域规划并创建了“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2007年又与吉林省生态产业发展协会成功申请了“吉林省碱地生态经济工程实验室”。主持和参加了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课题和科技部“草地973”项目等多项,发表论文60余篇;合作出版《中国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区域生态环境背景》专著1部;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4项。近年来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如下: (1)坚持碱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科研战略,获得了较多宝贵的种质资源。在碱地生物改良和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方面,重点发掘抗逆基因资源,探讨苏打盐碱地碱化过程与机理,在典型碱地开展长期定点定位观测、科学试验示范研究,次生盐渍化等风险评估预测。主要开展了苏打盐碱土壤演化过程及驱动机制、碱地特色植物资源、耐盐碱优良牧草的培育、耐盐碱突变体选拔与牧草育种、盐碱地水稻高产育种和栽培关键技术体系研究。从国内外引进了130多份植物材料,建立了耐碱植物园,在不同盐碱强度下系统开展田间鉴定试验和种质创新研究,筛选出许多宝贵的耐盐碱植物材料。 (2)在苏打盐碱地羊草植被快速恢复重建理论与技术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创建了以羊草移栽方式代替传统的直播方式大面积建植人工羊草种群的栽培方法和配套技术,为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生态恢复与羊草群落人工快速重建提供了新途径新方法,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在快速打破羊草种子深度休眠,显著提高羊草种子发芽率方法上获得突破,申请了3项发明专利,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其中“羊草移栽新技术”作为生物改良盐碱地的重大技术突破,已被纳入2006年省政府批准通过的《吉林省西部盐碱地生态经济 “十一五”发展规划》。科学时报、吉林日报、吉林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专题报道了该创新性成果,同时受到了国际学术界关注,应邀到日本参加国际会议,并作大会特邀主题报告。 (3)积极开展水稻耐盐碱遗传育种和功能稻米研究。针对松嫩平原苏打盐碱稻作区对耐碱性水稻新品种的迫切需求,开展了水稻耐碱性QTL基因定位研究,并将水稻耐碱性基因初步定位在第1、7、10、12染色体上,为深入开展水稻抗碱性遗传与抗逆分子育种研究奠定了基础。带领研究团队培育出水稻优质高产新品种“东稻1号”、 “东稻2号” 、“东稻3号”。利用化学诱变技术,筛选出4个与盐碱抗性有关的突变体,为水稻耐盐碱机理研究和抗盐碱水稻品种选育提供了宝贵的遗传材料。此外,在功能稻米开发上开展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研究工作。 (4)获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专利成果,并在成果转化上取得成效,一批重要专利成果将陆续在碱地生态恢复与重建方面上得到推广和应用。 获得主要奖励 1997年,梁正伟的主要研究成果“水稻短根突变体创制及其发育形态学和遗传学解析”获得日本根研究会学术奖励奖;回国后连续4年被评为东北地理所先进工作者;2004年3月,与林鸿宣博士等合著论文“Fine Mapp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Hd4 and Hd5 Controlling Heading Date in Rice”(Breeding Science 53:51-59)获得日本育种学会颁发的“日本育种学会论文奖”;2005年先后被吉林省委组织部人事厅等和省政府评为“吉林省首批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和长春分院“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1月被吉林省政府授予“吉林省生态省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2006年10月被吉林省政府评为“吉林省第九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1962年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现任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站长。《吉林省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工程》专家委员会成员。主要从事盐碱地生态治理,羊草等优质牧草植被恢复与重建,盐碱地高产稻作和育种,水稻耐碱突变体筛选与特性解析,植物抗逆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研究。培育出“东稻2号”等耐盐碱水稻新品种3个,获国家授权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4项,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编著1部。先后被吉林省政府评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吉林省生态省建设先进工作者”、“吉林省第九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 教育经历: 1984年 吉林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 1994年 日本香川大学,获农学硕士学位 1997年 日本爱媛大学,获农学博士学位 1997-2000年 日本科学技术厅特别研究员 2000-2002年 日本筑波国立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 逆境生理生态(盐碱地生态恢复与重建,盐碱地高产稻作与新品种选育,植物抗逆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主要主持课题: 1. 国家“973”计划项目“北方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维持与适应性管理的科学基础子课题”专题:“苏打盐碱化草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区域相应” 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松嫩-三江平原粮食核心产区农田水土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3. 中科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盐碱地节水灌溉种稻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