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梁氏复仇 |
释义 | 作者简介兴定进士,历任内乡令、南阳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其诗奇崛而绝雕琢,巧缛而不绮丽,形成河汾诗派。晚年致力收集金君臣遗言往事,多为后人纂修金史所本。著有《杜诗学》、《东坡诗雅》、《锦畿》、《诗文自警》、《壬辰杂编》、《遗山先生文集》四十卷、《续夷坚志》四卷、《遗山先生新乐府》五卷等,传世有《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现有清光绪读书山房重刊本《元遗山先生全集》。 他是我国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诗作成就最高,“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 著有《元遗山先生全集》,词集为《遗山乐府》。辑有《中州集》,保存了大量金代文学作品。著有其诗刚健、其文弘肆、其词清隽,缺点是“往往自蹈窠臼”。今存诗1361首,内容丰富。一些诗篇生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乱和百姓苦难,如《岐阳》、《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诗,沉郁悲凉,追踪老杜,堪称一代「诗史」。其写景诗,表现山川之美,意境清新,脍炙人口。诗体裁多样,七言是其所长。 元好问之文继承唐宋大家传统,清新雄健,长短随意,众体悉备,为金代文学批评之巨子,仿杜甫《戏为六绝句》体例所写《论诗绝句三十首》,在文学批评史上影响颇大。 今存词377首,艺术上以苏、辛为典范,兼有豪放、婉约诸种风格,当为金代词坛第一人。今存散曲仅9首,用俗为雅,变故作新,具有开创性。《续夷坚志》为其笔记小说集,为金代现存的优秀短篇小说。 原文戴十,不知何许人也。乱后,居洛阳东南左家庄,以佣为业。癸卯秋八月,一通事牧马豆田中,戴逐出之;通事怒,以马策乱捶而死。妻梁氏,舁尸诣营中诉之。通事乃贵家奴,主人所倚。因以牛二头、白金一笏,就梁赎罪,且说之曰:「汝夫死,亦天命。两子皆幼,得钱可以自养。就令杀此人,于死者何益?」梁氏曰:「吾夫无罪而死,岂可言利?但得此奴偿死,我母子乞食,亦甘分!」众不可夺,谓梁氏曰:「汝宁欲自杀此人耶?」梁氏曰:「有何不敢!」因取刀,欲自斫之。众惧此妇愤恨通事,不令即死,乃杀之。梁氏掬血饮之,携二子去。洛阳翟志忠云。 译文戴十,不知道是哪里人.战乱后居住在洛阳东南的左家庄,以给人干活为生.癸卯秋天八月,一名通事在豆田里牧马,戴十去赶马,触怒了通事,用马鞭打死了戴十.戴十的妻子梁氏抬着他的尸体到军营里倾诉.通事是显贵人家的家奴,主人很器重他,就拿出两头牛,一块白金,送给梁氏来替通事赎罪,而且劝说她:"你丈夫的死也是天命.你两个孩子都小,拿了钱可以养家糊口.就是把凶手杀了,对死者又有什么好处呢?"梁氏说:"我的丈夫没有罪而被害死,怎么能说利益呢?只要让这个家奴抵命,我们母子去要饭也甘心!"众人改变不了她的主意,就对她说:"你要自己杀这个人吗?"梁氏说:"有什么不敢!"因而取来刀,准备自己去砍杀他.众人畏惧这个妇人对通事的刻骨仇恨,不着等命令下来,就杀死了他.梁氏亲自捧起仇人的血喝了之后,就带两个孩子走了. 加点字词解释1.乱后:指金朝灭亡后 2.通事:指翻译 3.舁:抬 4.白金一笏:一锭白银 5.就令:即使 6.宁:难道 7.掬:双手捧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