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链状节荚藻 |
释义 | 链状节荚藻的藻体直立丛生,圆柱形,中空,有明显的主轴;分枝多集中在藻体中上部;下部枝通常长于上部枝;具明显的节和节间,节部明显缢缩;藻体较硬,软骨质。生长在低潮带浪大处的岩石上。 中文学名:链状节荚藻 二名法:Lomentaria catenata 门:红藻门 Rhodophyta 目:红皮藻目 Rhodymeniales 科:环节藻科 Champiaceae 属:节荚藻属 Lomentaria 种:链状节荚藻 形态特征外形特征藻体直立丛生,圆柱形,中空,有明显的主轴,由直立部与匍匐茎状的假根,不规则分枝,有的枝端具有盘状固着器,借以固着于基质上。分枝多集中在藻体中上部,2~3回羽状分歧,枝径1~1.5mm,枝对生、轮生或互生,枝基部略缩,顶端钝圆,下部枝通常长于上部枝,致使藻体呈聚伞形;具明显的节和节间,节部明显缢缩,而节间则显著的膨胀,下部节间长,5~8mm,长柱形;上部节间短,2~4mm,纺锤状或棍棒状。藻体较硬,软骨质,制成的腊叶标本不完全附着于纸上。 细部特征藻体内部由皮层和髓层及中央腔组成,在中央腔处有多层细胞组成的横隔将空腔间隔开。横切面观:皮层由单层的含有色素体的长椭圆形细胞组成,10~17μm × 4~9μm,排列成密集的栅状;髓层由4~6层,圆至横椭圆形细胞组成,其最大径13~33μm,由外向内逐渐增大且排列也变疏松;纵切面观:髓层细胞延长呈长柱形,82~182μm × 17~20μm,最内面有的变为游离的丝状体,丝细胞43~79μm × 13~18μm。横隔由4~6层不规则排列的透明的横椭圆形或纵椭圆形细胞组成,最大径17~50μm,其上生有卵形的腺细胞,17~23μm × 10~17μm。 生殖特征四分孢子囊窠位于体上部小枝上,呈圆形或椭圆形略下凹的腔,266~581μm ×130~249μm,四分孢子囊位于下陷处的皮层细胞中,近圆形或卵圆形,79~105μm × 53~86μm,四面锥形分裂;横切面观,卵形或长卵形,66~92μm × 46~66μm;孢子囊周围的髓层细胞特化成星形丝状体围绕着孢子囊。精子囊窠生长在特化了的小枝上,小枝明显的变粗,径963~1212μm,精子囊群散生在表皮细胞上,小粒状,发白,反光强。囊果未见到。 习性生长在低潮带浪大处的岩石上。 产地中国浙江省。日本,朝鲜,墨西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