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联心村 |
释义 | 1 福建省闽侯县上街镇联心村联心村位于福建省闽侯县上街镇以西3公里处。东有316国道穿境而过,西与榕桥村接壤,南抵美岐村,北至沙堤村。旧时联心村又称“石门街”,以前有一条石头铺成的街道从沙墩村连至榕桥村经过联心村。在这街道两旁的房屋都是由长石条建成的,故而得名。全村人口1587人,470户,村中原有土地面积2100多亩,后由于开发建设征用土地需要,现村仅剩余耕地面积100亩,山地面积1200亩。村里经济以农业为主,村里根据人多地少的基本村情,大力鼓励、多方扶持农民群众走“农、工、商、建、服:综合发展脱贫致富之路。村中土地除了建设用地之外,还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将村中土地承包给村民进行荒山种植、鱼塘养殖等。在村两委共同努力下,,联心村逐步完成了水、电、路改造。村里重视教育事业,在小学校园内又重建了三层九间的教学楼。为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联心村还与福建中医学院开展了医疗共建活动。进行了由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科专家主讲的《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科普讲座、卫生常识的宣传、医疗咨询、免费诊断治疗等活动。 2 浙江省宁波市下应街道联心村◎ 简介从宁波市区沿着钱湖北路进入新城区下应街道,经过麦德龙超市,就是联心村,全村仅有520余人,耕地700多亩。随着新城区的开发,村内的土地绝大部分已开发建起了工厂,村四周还相继开通了钱湖北路、四明路、堇山路,交通优势十分明显,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地进城务工人员前来租住房屋。去年非典时期的统计表明,村内外来暂住人口达3000人。这里人气旺盛,每天街上商贩往来不断,购销两旺,俨然是个小集镇。 联心村有2个自然村,分别名为缪浪漕和庄泗港。这两个自然村解放前就属于同一个保,解放初期两自然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取名“联心”,意思是同心同德建设家园。 ◎ 自然资源钱湖北路穿缪浪漕村而过。缪浪漕村姓钟的人很多,据说祖上是几百年前从五乡迁入的,如今村委会办公室就位于缪浪漕村。庄泗港村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一些,距缪浪漕村约半公里,村里姓氏较多,其中陈姓和徐姓占多数。解放前,缪浪漕村有个名叫陈松源的人,他在村里办起了一所小学,名为武陵小学。武陵小学实行7年制,规模很大,最多时学生达四五百人,教师有20多个。当时,仇毕、十八都、大朱家等方圆几十里的孩子都来这里就学。解放后,武陵小学改名为联心小学,仍然有3个村的孩子在这里就学。由于时间久了,学校的房子老化,出现了不少危房,因此,联心小学的规模一年比一年小。 1999年,联心小学并入德培小学,后又并入东裕小学。学校现存的房子基本都已出租给村民们办厂,从前的教师办公楼现在成了村委会办公室。这幢楼目前仍有相当部分保留了过去的原貌,除外墙是砖外,里面多是木结构,一踩上木楼梯、木地板,就会听到下面发出“吱呀呀”的声响。据村人说,当年驻扎在宁波地区的日本军队投降,签字仪式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联心村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宽宽的前塘河缓缓从村边流过,前塘河的一大支流--大洋江穿村而过。因而,两个自然村的名字均和水有关。在以水路交通为主的时代,前塘河将联心村和宁波市区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航行在前塘河的航船从联心村前而过,经宋诏桥到达宁波市区。 ◎ 经济发展如今的联心人不是从前了,他们渐渐富了起来,日子越过越有滋味,本地人、外地人在村里办起了大大小小30家企业,去年全村工业产值达到1.6亿元。靠着一间间的集体厂房出租,去年村级可用资金达到120万元。随着一批新标准厂房的建成出租,今年村级可用资金预计可达到200万元。而农民呢,他们有的跳上了田头,进厂务工,有的开店搞起了第三产业,还有的靠出租房屋增加收入。据统计,该村每年民房租赁费达到120多万元。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联心村不久将在这里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一幢幢高层商住楼。联心村的村民也将过上社区居民的生活。根据有关规划,联心村将被并入钟公庙街道,并搬迁到钟公庙街道兴裕社区。虽说是属于不同的街道,但两地只隔了一条前塘河。眼下,前塘河上正在兴建一座大桥,大桥取名为武陵桥。这是为了纪念我们曾经引以为荣的武陵小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