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立地书橱
释义

基本信息

【拼音】 lì dì shū chú

【近义词】著脚书楼、硕学鸿儒

【反义词】一字不识

详细释义

【释义】立地书橱就是底下有脚的书橱,也就是活书橱。比喻读书多学识广的人。

【出处】 《宋史·吴时传》:“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成,两学目之曰立地书橱。”

【用法】作宾语;比喻学识渊博的人

典故

吴时是北宋徽宗年间的一员官吏,初任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县令。他学识渊博,办事认真,也比较能够体察下情。有一次,他接到朝廷转运使发来的公文,要华州运稻米到长安,郑县承担三万觥(十斗为一斛)。吴时觉得根据当时郑县的人力条件是办不到的,就写信给转运使说:“运输三万斛稻米,如果用车装的话,要一千五百辆,用人挑的话,要五万个役夫。可郑县县民可以服役的人家总共才一百五十八户,怎么承担得了呢?”因此,他提出“移兵就食”的建议,就是移兵到华州来,就地供应。转运使接受了他的建议,这就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为老百姓办了好事。

又一次,宋徽宗赵佶要各地进言,向朝廷献计献策。但一些边远地方送上来的奏章都不合格式,有关官员要把他们退回。吴时提出意见,认为主要看进言内容是否有价值,不必计较形式。这意见被采纳,各地的奏章从此都能顺利呈送,使很多有益的建议不致埋没。

吴时处理事情所以如此巧妙,是和他的才思敏捷分不开的。他写起文章来也快得惊人,“未尝属稿,落笔已就”。那是因为他书读得多,肚子里装了许多学问,才能做到的。所以,吴时后来入京做官,京师两个学府(国子监与太学)里的人称他为“立地书橱”。从此,“立地书橱”成了成语,用来称那些学识渊博的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1: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