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丽人行 |
释义 | 1 唐杜甫诗歌《丽人行》是大诗人杜甫的作品,约作于753年(天宝十二年)或次年。诗的主旨是对杨贵妃兄姐妹们嚣张气焰的指斥和鞭笞。唐代自武后以来,外戚擅权已成为统治阶层中一种通常现象,他们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这也是后来酿成安史之乱的主因。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之前,以杨氏兄姐妹为题材的诗就已经不少,但都没有杜甫这首深刻。此诗通篇只是写“丽人”们的生活情形,却正如前人所说的,达到了“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的艺术效果。 作品名称:丽人行 创作年代:盛唐 作品出处:全唐诗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作者:杜甫 ◎ 作品原文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榼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筋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 注释译文【注解】 1、三月三日为上巳日,唐代长安士女多于此日到城南曲江游玩踏青。吴自牧《梦梁录》: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觞故事,起于晋时。唐朝赐宴曲江,倾都锲饮踏青。 2、态浓:姿态浓艳。意远:神气高远。淑且真:淑美而不做作。肌理细腻:皮肤细嫩光滑。骨肉匀:身材匀称适中。 3、这两句说,用金银线镶绣着孔雀和麒麟的华丽衣裳与暮春的美丽景色相映生辉。 4、翠:一种翡翠鸟的羽毛。为 又作“微”。盍(偏旁 勹 )叶:一种首饰。《唐诗三百首》:“翠微盍(偏旁 勹 )叶,言翡翠微布盍(偏旁 勹 )彩之叶。广韵:盍(偏旁 勹 )彩,妇人髻饰花也。”鬓唇--鬓边。 5、腰衱:裙带。稳称身:十分贴切合身。 6、就中:其中。云幕:指宫殿中的云状帷幕。椒房:汉代皇后居室,以椒和泥涂壁。后世因称皇后为椒房,皇后家属为椒房亲。这句是指天宝七载(748)唐玄宗赐封杨贵妃的大姐为韩国夫人,三姐为虢国夫人,八姐为秦国夫人。 7、紫驼之峰:即驼峰,是一种珍贵的食品。唐贵族食品中有“驼峰炙”。釜:古代的一种锅。翠釜,形容锅的色泽。水精:即水晶。行:传送。素鳞:指白鳞鱼。 8、犀筯:犀牛角作的筷子。厌饫:吃得腻了。鸾刀:带鸾铃的刀。缕切:细切。空纷纶:厨师们白白忙乱一番。贵人们吃不下。 9、黄门:宦官。飞鞚,即飞马。八珍:形容珍美食品之多。 10、宾从:宾客随从。杂沓:众多杂乱。要津:本指重要渡口,这里喻指杨国忠兄妹的家门,所谓“虢国门前闹如市”。 11、后来鞍马:即指丞相杨国忠。逡巡:缓慢徐行,旁若无人之态。锦茵:锦织的地毯。 12、以下两句是隐语,以曲江暮春的自然景色来影射杨国忠与其从妹虢国夫人(嫁裴氏)的暧昧关系。杨花覆苹:古有杨花入水化为萍的说法,萍之大者为苹。杨花、萍和苹虽为三物,实出一体。故以杨花覆苹影射兄妹苟且乱伦。据史载:“虢国素与国忠乱,颇为人知,不耻也。每入谒,并驱道中,从监、侍姆百余骑,炬密如昼,靓妆盈里,不施帏障,时人谓为‘雄狐’”。青鸟:古代神话传说中能为西王母传递信息的使者。后世即以青鸟代指情人的信使。红巾:妇人所用的手帕。“飞去衔红巾”,指为扬氏兄妹传递消息。 13、此二句言杨氏权倾朝野,气焰灼人,无人能比。丞相:指杨国忠,天宝十一载(752)十一月为右丞相。嗔:发怒。 14、几个字的读音: 蹙 cù 衱 jié 椒 jiāo 虢 guó 釜 fǔ 饫 yù 鸾luán 鞚 kòng 逡 qūn 炙zhì 嗔 chēn è 【韵译】 三月三日阳春时节天气清新, 长安曲江河畔聚集好多美人。 姿态凝重神情高远文静自然, 肌肤丰润胖瘦适中身材匀称。 绫花绫罗衣裳映衬暮春风光, 金丝绣的孔雀银丝刺的麒麟。 头上戴的是什么呢? 翡翠片?花叶直贴到鬓角边。 背后缀的是什么呢? 宝珠压住裙腰多么稳当合身。 其中有云幕椒房的后妃至亲, 皇上封为虢国和秦国二夫人。 翡翠蒸锅端出香喷的紫驼峰, 水晶圆盘送来肥美的白鱼鲜。 吃腻了犀角的筷子久久不动, 鸾刀切着细肉丝空忙了一场。 宦官骑马飞来却不扬起灰尘, 御厨络绎不绝送来海味山珍。 笙箫鼓乐缠绵宛转感动鬼神, 宾客随从满座都是达官贵人。 姗姗来迟的骑马人踌躇满志, 到轩门才下马步入锦褥茵亭。 白雪似的杨花飘落覆盖浮萍, 使者象传情的青鸟勤送红巾。 气焰熏灼不可一世天下绝伦, 千万不要近前担心丞相恼怒! ◎ 作品鉴赏此诗当是公元753年(天宝十二年)春所作,讽刺杨国忠兄妹骄奢淫逸。首二句提纲,“态浓”一段写丽人的姿态服饰之美,“就中”二句点出主角,“紫驼”一段写宴乐之奢侈,“后来”一段写杨国忠的气焰和无耻。整首诗不空发议论,只是尽情揭露事实,语极铺张,而讽意自见,是一首绝妙的讽刺诗。《杜诗详注》云:“此诗刺诸杨游宴曲江之事。……本写秦、虢冶容,乃概言丽人以隐括之,此诗家含蓄得体处”。《读杜心解》曰:“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概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 全诗通过描写杨氏兄妹曲江春游的情景,揭露了统治者荒淫腐朽作威作福的丑态,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的社会现实。诗分三段,先泛写游春仕女的体态之美和服饰之盛,引出主角杨氏姐妹的娇艳姿色。次写宴饮的豪华及所得的宠幸。最后写杨国忠的骄横。全诗场面宏大,鲜艳富丽,笔调细腻生动,同时又含蓄不露,诗中无一断语处,却能使人品出言外之意。 语极铺排,富丽华美中蕴含清刚之气。虽然不见讽刺的语言,但在维妙维肖的描摹中,隐含犀利的匕首,讥讽入木三分。 本诗约作于天宝十二年(753),时值杨国忠任右相不久。诗作对杨家兄妹骄纵荒淫的生活和狂妄嚣张的气焰进行了有力鞭挞,也从侧面揭露出当时君王昏庸、朝廷腐败的社会现实。诗开篇即点出时间——三月三日。诗人用细腻的笔法、富丽的词采,描画出一群体态娴雅、姿色优美的丽人。接着又言其服饰之华丽和头饰之精美,所有这些无不显示出丽人们身份的高贵。“就中云幕椒房亲”等十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丽人中的虢、秦、韩三夫人。据《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杨贵妃的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每逢出门游玩,她们各家自成一队,侍女们穿着颜色统一的衣服,远远看去就像云锦粲霞;车马仆从多得足以堵塞道路,场面甚为壮观。诗人对三位夫人宴饮的奢华场面描写得尤为细腻。她们在云帐里面摆设酒宴,“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用色泽鲜艳的铜釜和水晶圆盘盛佳肴美馔,写出了杨氏姐妹生活的豪华奢侈。然而,面对如此名贵的山珍海味,三位夫人却手捏犀牛角做的筷子,迟迟不夹菜,因为这些东西她们早就吃腻了,足见其骄矜之气。可怜了那些手拿鸾刀精切细作的厨师们,真是白忙活了一场。内廷的太监们看到这种情形后,立即策马回宫报信,不一会儿,天子的御厨房就络绎不绝地送来各种山珍海味。六句主要写杨国忠权势煊赫、意气骄恣之态。他旁若无人地来到轩门才下马,大模大样地步入锦毯铺地的帐篷去会虢国夫人。他外凭右相之尊,内恃贵妃之宠,在朝中独揽大权,阻塞言路,使朝政变得十分昏暗。“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句,诗人借曲江江边的秀美景色,并巧用北魏胡太后私通大臣杨华的故事以及青鸟传书的典故,揭露了杨国忠与虢国夫人淫乱的无耻行径。北魏胡太后曾威逼杨华与己私通,杨华害怕惹祸上身,后来投降梁朝,胡太后为表达对他的思念,特作《杨白花》一词。“青鸟”一词最早见于《山海经》,是神话中的一种鸟,传说是西王母的使者。据说,西王母在见到汉武帝之前,先看到青鸟飞集于殿前。后来,“青鸟”被视为男女之间的信使,在这首诗中指的是为杨国忠传递消息的人。 在诗的最后两句中,诗人终于将主题点出,但依然不直接议论,而是温和地劝说旁人:千万不要走近他们,否则丞相发怒后果就严重了,这样的结尾可谓绵里藏针,看似含蓄,实则尖锐,讽刺幽默而又辛辣。 ◎ 作者简介杜甫 (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中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拾遗、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三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他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他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传世。 2 宋代李公麟画作◎ 宋代李公麟的画——《丽人行》李公麟(1049-1106),安徽舒城人,熙宁中进士,为中书门下省删定官,善画山水人物,画马自成一格。他的《丽人行》为绢本设色画,宽 112.63厘米,高33.4厘米,描绘了秦、韩、虢三夫人春游长安水畔的情景。李氏《丽人行》,设色明艳,清雅丰美,人物与马匹均形神俱备,大有晚唐遗风。画面上,领前的是一位身材高大的太监,马速似乎太快,他正勒转马头使其暂停。一太监和两名宫女在后,另一扛衣太监骑青鬃马紧随三位夫人前行,以便随时救护。左前白马上面,是雍容华贵的韩国夫人,体态苗条,全神贯注于怀中女儿。虢国夫人则轻盈地单勒马缰,使马四蹄舒缓,马首右转。她身着粉色长裙,鲜红背心,流目女童。外侧绿衣宫女护卫的,是朱丹峨眉的秦国夫人,骑的是一匹花马,她艳红低胸长袖,紫蓝背心,双手控缰,虽慎骑谨坐,仍不失其娇美。李公麟的画,较完美地表现了杜甫的诗意。 我国台湾省于1995年3月3日发行了李公麟《丽人行》邮票,分为4连张邮票和两枚邮票的小全张两种,风格相似,与祖国大陆《虢国夫人游春图》邮票交相辉映。 3 现代傅抱石画作傅抱石的《丽人行》创作于 1944年9月,题材也取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丽人行》长诗,画的是杨贵妃一行夜间出外巡游的奢华场面。作者用泼墨写意的浓密柳荫作背景,安排了五组37名人物,突出绝代美人杨贵妃的形象。整幅画作明暗、精细及色彩对比鲜明,穿插变化有致,有强烈的舞台效果,由于它是傅抱石所有作品中惟一的长卷,被认为是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一直为藏家瞩目。尤为珍贵的是,《丽人行》的背面有徐悲鸿、张大千两位大师的题跋,更使其身价倍增。 20世纪50年代,傅抱石将《丽人行》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郭沫若,郭沫若深爱此画,此画成为郭家的传家宝。1996年,郭家以1078万元的天价拍卖,打破了香港苏富比拍卖行1944年拍卖张大千巨幅泼墨山水画《幽谷图》816万港元的历史纪录。 4 昆仑影业公司出品电影◎ 详细资料片名:《丽人行》 外文片名:Three Girls 更多外文片名:Li ren xing Three Women 影片类型:剧情 片长:102分钟 国家/地区:中国 对白语言:汉语普通话 色彩:黑白 混音:单声道 制作公司:昆仑影业公司 Kunlun Film Co. [中国] ◎ 演职员表导演 Director:陈鲤庭 Liting Chen 编剧 Writer:田汉 Han Tian 演员 Actor:赵丹 Dan Zhao 黄宗英 Zongying Huang 沙莉 Li Sha 上官云珠 Yunzhu Shangguang 张翼 Yi Zhang 蓝马 Ma Lan 周峰 Feng Zhang 高重实 Zhongshi Gao 摄影 Cinematography:吴蔚云 Weiyun Wu 韩仲良 Zhongliang Han ◎ 剧情简介1944年,上海某纱厂女工金妹,于放工回家途中,被日军奸污,痛不欲生。爱国青年刘大哥和孟南、新群,将她救至友人梁若英家中。若英是一个思想矛盾、意志薄弱的女子。因丈夫章玉良赴内地参加抗战,不耐贫困和寂寞,嫁与银行家王仲原,但又为王的亲日态度而时感不安。某日,前夫来信,称自战地归来,欲见爱女贝贝,相约在孟南、新群家晤面。届时,若英如约前往,两人谈话间,日军密探突至,误认他俩为孟南、新群而捕去。是以孟南迅即离开上海,新群为工作需要,继续留下。金妹受辱后,又被厂方解雇,丈夫友生也遭流氓殴打而双目失明。金妹为替丈夫治伤,被迫为娼。玉良、若英因无罪证被释,若英不愿放弃物质享受,宁与玉良、贝贝分离,重投王仲原怀抱。玉良则坚持抗日,矢志不移。王仲原秉承日军旨意,成立为敌伪鼓噪的“东亚出版社”,玉良、新群按照刘大哥的指示,于该社开张之日,投掷炸弹, 并散发传单,予以揭露。这时,若英 发现王仲原另有外遇,继而察觉他的卖国丑行,不禁悔恨交集。玉良为避敌人追捕,携同贝贝离沪,若英嗒然若失,深感已无面目见人。于是遗书新群,踉踉跄跄,来到江边,无意中发现金妹。原来金妹因不堪凌辱与丈 夫对她的误解,愤而投江,后被人救起。若英目睹金妹情状,便弃绝死念 。在新群帮助下,若英、金妹开始坚强起来,踏上新的生活征途。 ◎ 影片评价◎ 一句话评价影片以三名不同性格的女性为主线,生动地反映了抗战时期上海沦陷区的现实。 ◎ 详细评价《丽人行》是作为田汉30年代编剧的影片《三个摩登女性》的姊妹篇出现的。原剧本为舞台剧,定名《新三个摩登女性》,经剧作家于伶建议改为《丽人行》,并在上海演出。该剧原用四幕十三景二十一场的结构方式,实际上是个电影脚本,后终于拍成电影。 《丽人行》是一部充满爱国热情的影片,在导演艺术上也是一部达到一定水平的精心之作。它的风格清丽细致,镜头的组接和转换十分简炼,富有内涵力量。人物的造型、动作,场面的调度,也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尤其是细节的处理真实贴切,给影片赋予鲜明的时代色彩。 田汉四十年代的电影创作:战后这个时期黑暗与光明的最后较量以及人民对幸福和平生活的期盼对艺术上的现实主义有一种特别的召唤,战争造成的生活离乱也使田汉更沉入于大众生活的困苦,所以田汉此时的电影创作与同时的其他一些现实主义风格的重要影片一起,汇成一股蔚为壮观的潮流,思想显得那么厚重,风格显得那么统一。《忆江南》、《丽人行》、《梨园英烈》等作品与田汉前两个阶段的电影创作相比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现实深度。《忆江南》、《梨园英烈》等剧本虽然以抗日战争时期为背景,反映的却是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黑暗。原名《新三个摩登女性》的《丽人行》中的三个女性与《三个摩登女性》中的三个女主人公相比,实在性增强了符号性减弱了,作品中的写实不再粗疏,原来影片中走马观花似的生活场景表现这时成了人物赖以生存的基础,说明田汉政治上的成熟和艺术上的趋同走向。 5 1966年斯坦利·多南执导电影◎ 详细资料片名:《丽人行》 外文片名:Two for the Road更多中文片名: 罗马丽人行 影片类型:爱情 / 剧情 / 喜剧制作公司:Stanley Donen Films Ltd. [英国] 发行公司: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 Twentieth Century-Fox Film Corporation [美国] ..... (1967) (West Germany) (theatrical) 片长:111 min 国家/地区:英国 对白语言:英语 法语 色彩:彩色 幅面:35毫米胶片变形宽银幕 混音:单声道 级别;Finland:S Sweden:11 UK:PG USA:Approved West Germany:12 版权所有:Copyright 1966 Stanley Donen Films, Inc. and Twentieth Century Fox Corporation. 拍摄日期:1966年7月 - 1966年9月 摄制格式:35 mm 洗印格式:35 mm 胶片长度:3043.43 m ◎ 演职员表导演 Director:斯坦利·多南 Stanley Donen 编剧 Writer:弗雷德里克·拉菲尔 Frederic Raphael 演员 Actor:奥黛丽·赫本 Audrey Hepburn .....Joanna Wallace 阿尔伯特·芬尼 Albert Finney .....Mark Wallace Eleanor Bron .....Cathy Manchester William Daniels .....Howard Manchester Gabrielle Middleton .....Ruth Manchester Claude Dauphin .....Maurice Dalbret Nadia Gray .....Françoise Dalbret Georges Descrières .....David 杰奎琳·比塞特 Jacqueline Bisset .....Jackie Judy Cornwell .....Pat Irène Hilda .....Yvonne de Florac Dominique Joos .....Sylvia Karyn Balm .....Simone (uncredited) Yves Barsacq .....Police Inspector (uncredited) Kathy Chelimsky .....Caroline, daughter (uncredited) Roger Dann .....Gilbert, 'Comte de Florac' (uncredited) Olga Georges-Picot .....Joanna's Touring Friend (uncredited) Clarissa Hillel .....Joanna's Touring Friend (uncredited) Cathy Jones .....Bit Part (uncredited) Joanna Marie Jones .....Joanna's Touring Friend (uncredited) Jean-François Lalet .....Boat Officer (uncredited) Paul Mercey .....(uncredited) Albert Michel .....Customs Officer (uncredited) Libby Morris .....American Lady (uncredited) Sophia Torkely .....Joanna's Touring Friend (uncredited) Hélène Tossy .....Mme. Solange (uncredited) Carol van Dyke .....Michelle, daughter (uncredited) Mario Verdon .....Palamos (uncredited) Patricia Viterbo .....Joanna's Touring Friend (uncredited) 制作人 Produced by:斯坦利·多南 Stanley Donen .....producer James H. Ware .....associate producer (as Jimmy Ware) ◎ 上映日期美国 USA 1967年4月27日 瑞典 Sweden 1967年7月26日 丹麦 Denmark 1967年8月29日 英国 UK 1967年8月31日 ..... (London) (premiere) 芬兰 Finland 1967年9月15日 法国 France 2003年8月20日 ..... (re-release) ◎ 剧情简介影片讲述一名建筑师与其妻驾车环游法国,在旅途中回忆他们十二年来的婚姻生活,挽回了濒临破裂的夫妻关系。 ◎ 影片评价一句话评论: They make something wonderful out of being alive! 6 田汉剧作《丽人行》《丽人行》 多幕剧《丽人行》写于1946年底至1947年春。剧本写女工刘金妹遭受日本兵的侮辱,加上工厂倒闭,家庭生活无着,被迫沦落,几乎被逼到了绝路。她的遭遇体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下层妇女的苦难。知识妇女梁若英既向往革命、有一定的正义感,又经不住痛苦的折磨,软弱苟安。她离开从事革命的丈夫章玉良后,与银行家王仲原同居,直至被王遗弃才逐步觉醒。新女性李新群不仅有革命者的勇敢、机智,还以深切同情帮助女工刘金妹,引导梁若英。生活现实又使得3个女性走到了一起,迎接斗争,争取抗战胜利的到来。剧本虽是写抗战时期的上海,而实际反映的是美帝国主义的暴行和国民党特务统治的黑暗。作者将3个女性的命运有机地交织起来,借此广泛而深刻地揭示了“惨胜”之后的社会现实。《丽人行》在艺术结构上吸收戏曲、电影的手法,以前后连贯的 21场的形式,使得时空转换有很大的自由,借以反映丰富复杂的情节内容。1947年3月由演剧九队首演此剧于无锡,朱琳饰梁若英,于因饰李新群,田野饰刘金妹,江俊饰章玉良,刁光覃饰王仲原,赵元担任报告员。 7 乐山旅游景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