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丽京门
释义

百科名片

丽京门 —— 一座重现古都洛阳风貌的城楼

(丽京门被评为洛阳市新八大景)丽景门是中国历史上 最为典 型、最为

优秀的城门,最早始建于隋代,据《唐两京城坊考》记载,东都皇城西面有两门,南曰丽景门,北月宣辉门,丽京门是洛阳古城的西大门。09年3月10日正式更名为丽景门。

历史

天中之时

古都洛阳 ,在公元前21世纪孕育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至公元十世纪,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朝代先后在此建都,称王、称帝者达104人之多,(其中有九位功绩卓著的皇帝的仿真塑像在丽京门城楼景区九龙殿内供奉,供后人祭拜)史称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使洛阳以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享誉世界。

自从代表夏、商、周三朝王权的九鼎置于洛阳后,这个古代称为“天中”的洛阳,(中国一名即由此而来)就成为历朝历代必争之地,英雄、枭雄竞相表演。

隋唐时代

隋唐时代,丽景门内是朝廷诸省(内侍省、门下省、殿中省等)、府(左、右卫率府,左、右御卫府等)、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威武卫等)、堂(东、西朝堂等)、馆(四方馆等)、局(尚辇局等)、台(司隶台、御史台等)、寺(太府寺、光禄寺等)的办公场所,另有内坊,左、右春坊等供官员居住。丽景门内右侧为大社,是百官及万民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地方。

由隋唐至宋,各代所设的官衙名称不尽相同,但所设省、府、台、卫等大抵如此。

近代

1945年,日本侵略者在丽景门缴枪投降,解放洛阳时,其它城门都攻破,唯有丽景门久攻不下,国民党被围自动投降,丽景门城楼屡经毁败、屡经修复,所以,宋代大历史学家司马光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据《河洛民风》记载:丽景门长期以来是百官及万民祭祀神的地方,祈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富贵吉祥,合家平安。这说明丽景门的兴盛繁荣、经久不衰是和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的。

现状

更名

2004年“丽京门”竣工后,不少专家和市民提出了“丽京门”应为“丽景门”。市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历史记载和专家考证,最终确定,“丽京门”应为“丽景门”。 09年3月10日正式更名为丽景门。 丽景门是中国历史上 最为典型、最为优秀的城门,最早始建于隋代,据《唐两京城坊考》记载,东都皇城西面有两门,南曰丽景门,北月宣辉门。是洛阳古城的西大门。

今日景观

今日的丽京门是由洛阳市政府投资三千多万元于2002年在原址新建的,占地面积一万八千余平方米,城门楼共分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2004年竣工。整个工程由城门楼、瓮城、箭楼、城墙和丽京桥(古时为吊桥),护城河等部分组成,其城垣高厚,月城宏阔,重门叠关,上干浮云,气势磅礴,成为洛阳老城历史文化古城街区的龙头。其规模之宏大在河南古建筑中居于首位,成为洛阳古城历史文化最具特色的标志,是为中原第一楼,古都第一门。新建后的丽京门被评为洛阳市新八大景。

不 到 丽 京 门 ,枉 来 洛 阳 城!

中原第一楼,古都第一门 ——丽京门是古都洛阳唯一一家集吃 、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景区,有诗人用 :“洛阳牡丹甲天下,丽京城楼世无双 ”来赞美它无限的魅力。

地址:洛阳老城区西关

公交路线:58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7:2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