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栗里 |
释义 | 庐山温泉北面一里许,是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故乡——栗里。 栗里坐落于山南虎爪崖下,是一个山环水绕,景色秀丽的山村。村前小溪蜿蜒,西侧有一石桥,这便是陶渊明归田后荷锄来往经过的 “清风桥”(又名“柴桑桥”)。过“清风桥”,可见绿柳拂溪,小桥流水,令人如入“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诗境。 中文名:栗里 外文名:LiLi 所属地区:江西省九江市 类型:村 归类:地域 简介在栗里村近处,有一小溪潭——“濯缨池”,池间巨石上镌有“醉仙濯缨之池”。据传陶渊明归田后,常于傍晚在池中涤锄洗帽。在距离濯缨池不远的溪涧中横卧一块巨石,相传诗人酒醉后常高卧于此石上,故名“醉石”。此石高约丈许,石面平滑如桌,上刻有“归去来馆”四个大字。由醉石稍下,传说有“醉石馆”遗址。从此西去不远,便是诗人渡过恬静晚年生活,写《桃花源记》,以至终老的地方——面阳山。今在此还保存有陶祠与陶墓。陶祠门首直书匾“陶靖节祠”,东耳门史传有“菊圃”,西耳门有“柳巷”。陶墓与陶祠相距百余米,墓周苍松环绕,层林叠翠,庄严肃穆,墓碑首横刻着“清风高节”四个大字,表达了诗人胸怀旷达,“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高尚气节。 相关诗词颜真卿 栗里栗里 颜真卿 张良思报韩,龚胜事新。 狙击不肯就,舍生悲缙绅。 呜乎陶渊明,奕叶为晋臣。 自以公相后,每怀宗国屯。 题诗庚子岁,自谓羲皇人。 手持山海经,头戴漉酒巾。 兴逐孤云外,心随还鸟泯。 ·[颜真卿简介]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生于唐中宗李显景龙二年(708),开元进士,累迁侍御史,因遭杨国忠排斥,出为平原(今山东陵县)太守,“度安禄山必反,乃阴为备,禄山叛,平原独完”;他又联络从兄常山太守杲卿起兵抵抗,附近11都响应,被推为盟主,合兵20万使安禄山不敢急攻潼关。后历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他被派前往劝谕,为李希烈缢死,时德宗李适兴元元年(784)。赠司徒,谥文忠。传说颜真卿幼贫,无纸笔,以“黄土埽墙习书”。书法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得笔法,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郁勃,古法为之一变,开创新风格,对后世影响很大,人称“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唐人曾这样评其书法:“鲁公书法如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瞋目,力士挥拳。”碑刻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等。后人辑有《颜鲁公文集》。 ·[题释]栗里为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故乡。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去彭泽县令,归居田无,最初住在玉京山麓,后因住所遭火焚,遂移居栗里旧居。 栗里在庐山南麓、温泉北侧的虎爪崖下,相传为陶渊明的出生地。这里村舍临溪傍山,柴桑桥横跨清风溪上,桥头绿树成荫。陶渊明便在这里种豆、采菊、独饮、狂醉,写下了一首首性灵独具的清新淡雅的田园诗。 满庭芳·栗里田园葛立方 栗里田园,乌衣门巷,别来几换星霜。华阳仙窟,翠桁彩衣香。梦堕当涂风月,披绛帐、欲指鱣堂。浮鸥外,来宁老子,特泛霅溪航。 相逢,春正好,梅舒香白,柳曳宫黄。且相将一笑,乐未渠央。须念离多会少,难轻负、百榼霞浆。深深观,舞回飞雪,乐奏小宫商。 水仙子钟丑斋 菊栽栗里晋渊明,瓜种青门汉邵平。爱月香长影林和靖,忆莼鲈张季鹰。占清高总是虚名。光禄酒扶头醉,大官羊带尾撑,他也过平生。 灯前抚剑听鸡声,月下吹箫引凤鸣。功名两字原无命,学神仙又不成。叹吴侬何处归耕。日月闲中过,风波梦里惊,造物无情。 相关书画栗里高风图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千古传诵,脍炙人口。对此,吴昌硕恐怕有更多的感慨。因为他五十五岁那年经人举荐出任安东(今江苏涟水)县令,为官仅一个月便挂冠南下,从此绝意仕途,潜心艺术,在江浙一带和上海鬻画为生,终于成为海上画派的杰出代表。他有一方闲章:“弃官先彭泽令五十日”,表达了他不愿阿谀奉承,不愿鱼肉乡民仰慕陶渊明高风亮节的心情。因此陶渊明在栗里(今江西省九江市附近)居住过,所以古诗文中常用“栗里高风”来指代陶渊明的高风亮节;又因为陶渊明一生爱菊,写了不少吟咏菊花的绝句,所以菊花便成为古代文人画中屡见不鲜的创作题材,以菊花傲霜凌寒的品格来寄寓对陶渊明高风亮节的仰慕之情。 吴昌硕的《栗里高风图》正是以菊花和岁寒苍松来比喻陶渊明高风亮节。画面上一簇簇盛开的菊花扑面而来,右方一棵苍松,枝条自下而上贯穿大半个画面;主干以淡墨渗以石青勾勒皴染,挺拔伟岸,仿佛要与严霜作一番斗争;右下方凝重的湖石与左下方下曳的红菊形成动与静的强烈对比,分外精神。这幅画与其说是吴昌硕以傲霜的菊、斗雪的松表达自己对陶渊明高风亮节的景仰,毋宁说是对自己当年的“弃官先彭泽令五十日”的自况。今年是吴昌硕先生诞辰一百五十五周年,又欣逢建国五十周年,上海美术馆与吴昌硕的孙子吴长邺一起制作纯银工艺画《栗里高风图》,将吴昌硕先生原作的精神风貌复现出来,也是对这位海上画派的杰出代表表示永久的纪念。 栗里其他名人栗里陶氏 1988年修《栗里陶氏宗谱》节录 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陶明通撰《豫章太宗谱序》 ……陶之先,为丹阳、浔阳两派者。丹阳自有系,余靡得而述之。浔阳一派,则布散江以右其柴桑之栗里。我祖自鄱阳,居五柳乡其处也。彭泽则我祖故所。令次子俟止焉,为彭泽陶。自彭泽分湖口则为湖口陶,分都昌则为都昌陶,分星子则为星子陶。 《栗里重修宗谱序》陶氏远自上古,至东晋大司马桓公卜居饶鄱阳,下逮渊明祖族类繁衍,散处四方,虽地里远近之不一,而均为陶公之裔,渊明祖家于柴桑,即今九江县之马回岭……长子俨后还居鄱阳之故里,则为饶州陶,分豫章则为进贤陶、南昌陶、新建陶。幼佟居查(渣)陂,为新昌陶。旧谱载份之后居羊城,佚之后居斜塘,均未过问焉。此其大概也。而支中又有支……源远流长(星邑)一世敏幼子渊明,娶陈氏,生子二:俨、俟,继娶翟氏,子三:份、佚、佟。二世渊明幼子,字通,生隆安乙已,娶王氏子三。三世道宏,通之子,生子侧。四世侧,宏之子,生子一果。五世果,侧之子、娶何氏。生子一,琳。六世琳,果之子,子一,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