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荔波吊竹
释义

基本信息

荔波吊竹

种中文名:荔波吊竹

种拉丁名:Dendrocalamus liboensis Hsuch et D. Z. Li

种别名 :吊竹(贵州荔波)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属中文名:牡竹属

属拉丁名:Dendrocalamus

国内分布:特产于贵州荔波县城关(模式标本产地)。

命名来源:[Journ. Bamb. Res. 6(2): 37.f.10. 1989]

中国植物志:9(1):179

组中文名:碟环慈组

组拉丁名:Sect.Patellares

亚属中文名:牡竹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en.Dendrocalamu

族中文名:牡竹族

族拉丁名:Dendrocalameae Benth.

超族中文名:竹超族

超族拉丁名:BAMBUSATAE

亚科中文名:竹亚科

亚科拉丁名:BAMBUSOIDEAE Nees

目中文名:禾本目

目拉丁名:GRAMINALES(POALES)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

竿高12—15米,直径6—9厘米,梢端下垂;节间长32—36厘米,幼时密被淡褐色小刺毛和白粉,竿壁厚8-13.5毫米;节内长6—8毫米,在其问及各节下方均具一圈绒 毛环;分枝始于竿的第六或七节,竿每节生多枝,主枝1,发达,长3-5米。箨鞘早落性,革质,背部贴生棕黑色刺毛,先端鞘口宽3—5厘米;箨耳波状皱缩,宽2毫米,其 上具长为0.5-1厘米的缝毛,箨舌高2—3毫米,先端具流苏状长缝毛;后者长1.5—2 厘米;箨片外翻,箨长12厘米,宽1.5厘米,腹面被小刺毛,基部向内收窄,其宽度为箨 鞘口部宽的1/3。末级小枝具3—9叶;叶鞘无毛;叶耳无;叶舌高1毫米;叶片的大小 有变化,其长可在8—40厘米和宽在1.5—8.5厘米之间变化,次脉6-14对。花果未见。

产地分布

特产于贵州荔波县城关(模式标本产地)。

本种提示

本种外形颇似黔竹D.Tsiangii (McClure) Chia et H. L. Fung,但本种竿型较大 (高12—15米,直径6—9厘米),节间幼时密被小刺毛以及白粉,竿壁较厚,箨耳和箨舌两者均具继毛,其长分别为0.5—1与1.5—2厘米,可以区别。

参考文献

Dendrocalamus liboensis Hsueh ct D.Z.Li in Journ.Bamb.Res.8(1):37.Pl.10.1989.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5: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