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里西箐村
释义

里西箐村隶属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普棚镇折左么村,属山区自然村。位于普棚镇西南端,处于大理白族自治州与楚雄彝族自治州交界线上(经纬度:25°258514′,100°821705′)。距所属村委会所在地约10公里,镇政府所在地约27公里。

地名由来

由当地彝语“里西背苏”而来,意为位于森林茂密之地的村落;因山谷深幽当地汉族又称此地为老卡箐。少数地方也写为理西箐、力西箐。

中文名:里西箐村、理西箐、力西箐、老卡箐

英文名:secluded valley

地理位置

村落位于南北走势的三郭庄山脉东面山间及河谷地带,属红河水系,北部有杨梅山雄踞作为分水岭并与三郭庄山脉北端相接构成直角(交汇处地名海子崖口),东临楚雄州南华县磨石碑村,西依祥云县鹿鸣乡祭龙箐等村落,国土面积14平方公里,海拔约1740米,年平均气温19℃,年降水量813毫米,主要种植烤烟、包谷、小麦和水稻等农作物,经济林木以种植少量桉树为主,零星种植有核桃、梨、桃等果木基本以自给自足为主。自然林地无有效保护,畜牧养殖及燃料砍伐无度致使荒漠化严重;环境气候日趋恶化,旱涝灾害频现。

人口经济

里西箐村有农户20户,人口92人。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农耕经济),极少数青年靠外出做煤矿工人补贴家用。耕地以山地为主,水田大多在历年水灾中冲毁。全村经济总收入暂无数据,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千元。无水利设施,对外交通以步行及骡马为主。1997年通电,2008年村民自发修建可供两轮摩托出入的山路,安全性低,已致人员伤亡。

教育医疗

里西箐村无医疗服务点、学校等公共设施,无小卖部、集市、旅店等商业设施。村民就医、儿童入学最近距离均为步行2小时可抵达的村委会所在地,尚存未成年失学现象。日常基本购物、农产品交易须到邻县、邻乡集镇。零星过路外乡人可在当地村民家中投宿,将受无偿热情接待。

文化习俗

全村均为汉族,呈散居状态,与当地彝族居民相处和睦,生活习俗、文化心理相近。村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外交流匮乏。无经商之人及从商意识,以体力劳动求生,子女教育重视不足。宗教信仰以佛教、道教相融合,朝拜地为始于明代的普棚天峰山老君殿,特定日期为每年农历二月十五的地方节日集会。此外,农历二月初八,有到邻县南华县洗澡潭参加集会的习俗;每年立秋之日有到邻县南华县平掌村参加集会的习俗。村民参加上述地方集会多与宗教祭祀、亲友狂欢、休闲购物等相结合,属村民精神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自然景观

三郭庄

三郭庄海拔1920米,属全村最高峰,旧时为强人猛兽出没地带。因人烟稀少,地处偏僻,除村民放牧外,鲜有外乡人行迹所至。此地视野开阔,森林茂密,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周边山梁盛产牛肝菌、鸡油菌、鸡纵、早谷菌等各类云南野生菌。三郭庄东面为绝壁陡坡,西北面为平缓山梁形成的高山平地。登临此处极目远眺八方,四周均为起伏山谷沟壑地带,远处层层白云中大小村落若隐若现。东观南华鸡冠山,东望大理苍山,南眺一街梁子,北连山顶平原,静时可听鸟鸣溪流,动时便闻松涛怒号,变幻莫测,令人心旷神怡,忘却凡尘俗世。

烧香梁子

烧香梁子由村民传统重大节日、祭祀活动等活动重要位置而得名,海拔约1860米,又名烧香嘴子。三郭庄山脉北高南低如巨龙蜿蜒,起伏腾舞,烧香梁子为南端急速高耸处,山形为一椎体,西面平缓,其余三面陡峭。自山峰顶部可见纵深达数百米的河谷深处,令人顿感惊心动魄、惊险刺激。数百里之外的山峦起伏,围成环状,犹如莲花宝座。烧香梁子与三郭庄南北相望,两峰相距200米,中间有一“Y”形山岭,当地称大垭口(即大丫口)每逢农历六月二十三日(即当地彝族火把节头一天 )全村家家户户都到此处就地在野外生火做饭,杀鸡宰羊,进行大规模祭祀活动,称为“过阳关”。过阳关的最后仪式,也是重头戏便是所有参加祭祀活动的人连同每家饲养的牛羊马等牲畜同时通过大垭口,便砍断悬于垭口间的长绳,喻示度过关口,万事平安。

1988年8月下旬,该山峰西南面陡坡荒野地带曾有大批空投物资出现,有瓷器、电子收音机、农用塑料薄膜、食用罐头和大量介绍台湾政治人物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宣传画册及书籍。今已流失殆尽。

石窝铺箐

石窝铺箐位于村内河谷地带一水流转弯处,因地质变动、水流冲刷和日照风化在河东岸形成一处巨大的深凹悬崖,形如一个竖立的石碗,直径约30米。犹如一个窝棚,可供村民、路人躲避一般的风吹日晒雨淋而被视为天然的大窝棚。当地人窝棚发音为“窝铺”,加之南侧有一溪流汇入河中,此处被称为石窝铺箐。

石窝铺箐岩石通体为深红色,易风化。顶部有植被,凹陷处有少量耐旱植物,无土壤。因陡峭当地最善攀援的山羊亦无可抵达。立足此处,举头四望,层峦叠嶂,视野范围内天空面积狭小,有“坐井观天”之感;河种溪流无任何污染,河水可直接饮用。

石窝铺箐正前方河边西岸开阔地带有树龄过百年的大榕树,树冠巨大,枝繁叶茂;沿河溯源北上,沿途河岸还可见树龄在百年之上的古梅、杨柳、核桃木等在竹林中矗立。见证此地居民世代繁衍生息、开疆辟土。

老卡箐河

老卡箐河位于里西箐村境内,源头为北部杨梅山:东面小黑箐、西面杨梅山箐汇合而成,河流自北向南,纵深落差大,最高处逾20米。河流两侧山岭陡峭,植被破坏致水土流失严重,形成众多山箐;雨季易爆发山洪、泥石流,每年一至五月旱季断流干涸。河流迂回往南,或平缓、或险峻,有深潭、有瀑布,乱石林立。

老卡箐河流经里西箐村、么的乍村,流经鹿鸣乡洒拉树称为洒拉树河。旱季为附近村落往来的重要通道之一。自源头至此约18公里,落差200多米,越往南水流越大,山崖越险峻,河谷也越深,河中常被巨石阻断;河两岸深箐密布,河中危崖不断,局部流域东西两岸山峰有如垂直竖立,且间距不过十来米,令人有局促惶恐之感。

老卡箐河到达洒拉树村与拉古么河汇合后经南华县一街乡洗澡塘村称为洗澡塘河,一路往南先后汇入一街河、礼社江、元江、红河,最终注入北部湾。

老卡箐河为里西箐村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当地无水利设施,村庄安置于河西岸,稻田沿河开辟,旱时无水,涝时危及田园。

野生植物资源

木材:云南松、红栎树、杉松树等

花卉:兰花、杜鹃、山茶等

药材:黄芩、柴胡、金银花、桑寄生草、白霸稞等

野菜:野韭菜、野葱、车前草、灰苕、麦兰菜、牛汗菜、野姜、黑霸稞等

可食用野果:涩果、老娃果、黄泡、攀地果、橄榄、杨梅、黑果洛、刺果、粉果、野梅、野柿子、马西瓜、山茶油果、马桑、酸包果、老娃腌菜等

可食用野生菌:牛肝菌、火把鸡粽、甜荞鸡粽、蚂蚁堆鸡粽、碎米鸡粽、鸡油菌、红菇、青头菌、早谷菌、铜禄菌、奶浆菌、木耳、银耳、香菌、扫帚菌、牛眼睛、马匹泡、树花等

野生动物资源

哺乳动物:麂子、狐狸、豺狼、穿山甲、黄鼠狼、山猫、松鼠等

鸟类:斑鸠、野鸡、野兔、蛇、拖白领、鹦鹉、猫头鹰、蝙蝠、老鹰、山公鸡等

爬行类:蛇

两栖类:蟾蜍、青蛙、老蹦、螃蟹等

鱼类:无

蜂类:蜜蜂、胡芦包、黄腰蜂、老土蜂、细玛蜂等

注:因环境破坏,上述动植物逐年锐减、灭绝中。

矿产资源

无勘测记录。

民俗工艺

草鞋:当地草艺之一,稻草及茅草(当地称莎草)编制而成,形似拖鞋、凉鞋;适于雨天、旱季使用。

羊披:由整块山羊皮晾干、加动物油反复搓揉制作而成,形似马褂外套;穿着使用一般羊毛向里,羊皮向外;雨天反之,羊毛向外以保护皮革。羊披一般为山民御寒护体之用,对天寒地冻、劳动强度大、出入林丛的生产生活环境有较大的实用性。

蓑衣:当地草艺之一,是由当所种植棕树的棕皮加工制作而成的雨具,形似常见雨衣,易于穿卸。蓑衣起源久远,分布广泛:《诗经·小雅·无羊》:“尔牧来思,何蓑何笠。”唐·张志和《渔父》词:“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柳宗元《江雪》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宋·功轼《渔父》诗:“自庇一身青蒻笠,相随到处绿蓑衣。”

杵臼:当地木器之一,用于粮食加工的一种生活用具,常用于稻米脱皮。“杵”为两头大中间稍细,便于持拿及舂捣;“臼”为敞口大型容器,外形似木桶或酒杯,重心位于底部以保持稳固。以上两部分一般为大小相宜的整体木头制成。在当地目前尚常见常用。古诗文中常见对该用具的描述,唐 杜甫 《九成宫》诗:“苍石八百里,崖断如杵臼。”等。

海簸:当地竹器之一,大型农具,“海”即大,由竹篾编织而成的圆形竹器,一般直径2米,重约20公斤,形如巨大的毡帽。敞口向上,稳固性好,常用于水稻脱粒,易于多人同时击打及收集。

犁耙:耕种农具,木制品。“犁”前端置有尖状铸铁,易于翻耕。起源于奴隶社会,目前为当地主要耕作方式。

石磨:粮食深加工器具,由上下两块圆石制成,上块可旋转活动、下层固定,四周设有收集加工粮食的木槽。两块相向,接合处有纹理相错,粮食从上方中间小孔匀速注入,随石磨运行沿纹理向外移,形成粉末。可加工玉米、小麦、豆类等面粉,也常用于做豆腐时的豆浆加工。动力采用人力、畜力、水力三种。人力石磨主要配件为磨钩,呈水平放置的等腰三角形,顶部设钩,钩住石磨上层石块;底部横木可供一至三人同时持拿,同步用力逆时针推动石磨。蓄力主要采用驴和牛,须蒙住双眼才会不停转圈走,达到加工目的;因而有歇后语:“拉磨的驴 —— 瞎转”。水磨须有专用厂房、沟渠和足够大的水动力,技术性强,效率较高。石磨起源于先秦时期,上世纪90年代后,在当地已逐步为机械加工所替代,石磨尚大量存在,但使用不多。

链芥:一种由两根长度相当的木棍连接制作而成的劳动工具,形似双节棍,但较长,约两米。使用时站立双手握住其中一根(一般为竹棍,体感舒适),有节奏的甩动另外一根不断拍打已晒干的小麦、蚕豆等成珠粮食,达到脱落果实的目的。劳动场所称为稻场。

碓房:放置舂米器具及加工稻米的场所。地面掘一坑放置一圆形石臼并固定,上方设一可上下活动的木架,并设有一粗实坚硬的木头反复舂捣石臼内稻谷。利用杆杠原理劳动者在两三米外踩踏即可,一人及多人均可。也用于将热米饭加工成糍粑、饵块等。

垛木房:由木头组合搭建而成的民房,墙体部分均为木头;源于清朝以前,是当时木材充足,其他资源匮乏的产物,目前多已废弃,仅存少量。

炸鞭:由稻草、麻线等编织而成约七米的长鞭,匀加速甩动,高速中戛然抖落发出巨响,用于驱赶偷食粮食的鹦鹉和掠取家禽的老鹰等以解除鸟患。

石器:石磨、水磨、猪食槽、脸盆等。

竹器:撮箕、烧箕、筛子、背篮、提篮、粪箕、箩筐、摇篮、梨兜等。

木器:杵臼、棒头、猪食槽、水桶、瓢、盆等。

草艺:草鞋、草席、草帽等。

烟具:烟斗,老年人使用居多;草烟杆,用于吸食草烟;水烟筒,由直径10公分左右的竹筒制成,使用人群覆盖老、中、青。

民风民俗

传统节日

初一:正月初一要早起意味财门开得早,燃放烟花爆竹,吃饵块丝、糯米圆子、米酒等甜食;上午全家吃素以示诚心向佛,下午家家户户到野外生活做饭并进行祭祀活动,感受风餐露宿,不忘刀耕火种的辛劳。当地初一有诸多忌讳,洗脸水不能泼洒在地以防当年破财,当天不使用刀具,不与人借东西,无特殊情况不相互串门。与广大地区正月初一聚会欢腾或狩猎有别,具有山村散居状态下村民的节庆特征和文化心理。

初二:接出嫁女回娘家过年。旧时归即嫁,女子出嫁后为繁重无尽的农活所累,几乎没有回娘家相聚叙旧的机会,出嫁女以夫为家所以出嫁反而被视为回归。正月正直农闲时断,是亲人团聚的宝贵时机,正月初二接出嫁女回家过节是世代相传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男女老少不辞辛劳日夜兼程,翻山越岭来往接送亲人的情形年年可见。

十五:吃元宵等美食。与其他普遍地区不同,吃元宵在中午,夜晚无相关活动。

打春:立春之日,除日常放牧,次日特地给牛羊牲畜喂食新鲜绿草以求一年中六畜兴旺;此外,常在次日进行桃李果木嫁接。

祭祖: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之间,择吉日进行一次祭奠先祖的活动,感恩先人,祈求庇佑。

清明节:上坟祭奠先人,当地在此日有戴扬柳叶帽习俗,并在门前悬挂扬柳枝、香蒲叶以求平安。

端午节:与广大地区吃粽子不同,当地一般食用麦饼和其他美食。该节日给未成年小孩手足处配戴五色布线称为花索线,以求平安健康。

火把节:彝族以火为图腾,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火把节,进行打跳、笙歌舞等活动;受此影响,当地汉族也有此节日,只要活动为晚上,除节日例行祭祀外,有撒火把习俗,同时焚烧端午时给小孩配戴的花索线。火把由当地燃烧性能好、时间持久的栎树充当,一般提前一月准备,每日谨慎烘烤;辅料为松香、陈松木粉末统称末香;将末香挥洒于燃烧的火把,瞬间剧烈燃烧,火光通明,划破黑夜。该活动深受民众欢迎。

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即中元节。祭奠先祖,焚烧纸钱。主要过程为农历七月初一举行祭祀将先祖魂灵接回家中每日焚香祭拜,其间尽其所能搜罗制作各种水果美食用以祭奠。至七月十五焚烧按先祖名单分份大量精心制作的纸钱送先祖回去,俗称烧包。于七月半首次给已故亲人焚烧纸钱,时间提早一天为七月十四,规模浩大,有多场次吹拉弹唱所伴乐的祭祀活动,广大亲友出席祭悼;称为烧新亡。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团圆节,当地一般称八月十五,鲜有中秋节之说。亲人团聚,吃月饼、核桃等美食。

秋分:二十四节气秋分之日,有沿房前屋后撒草木灰的习俗,形成封闭状。用意在于驱赶毒蛇,避免本年毒蛇潜入居所。

过冬:二十四节气秋分之冬至日,有常规祭祀活动,当日食用糯米加工而成的糍粑、蜂蜜和其他美食。

送灶爷:农历腊月二十四日深夜,焚香祭拜后,举行仪式以示将灶王爷毕恭毕敬送出家门,送至特定的某地。主要表达对灶王爷一年来辛苦工作的感谢,特请其休年休假至年三十。当地有在次日清扫屋顶灰尘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节的习俗,称为扫尘灰。

接灶爷:年三十,将结束年休假的灶王爷接回家中,同样举行一系列的祭祀仪式。

大年三十:腊月最后一天,即除夕夜。当日张贴春联、门神,同时给各种果木也张贴一张纸钱,企盼丰产。精心布置居室,焕然一新,室内地面铺垫新鲜松毛(叶),柔软舒适胜过地毯,且有幽香绵绵。当天美食最为丰盛,除各类肉食外有特意吃蒜的习俗以谐音寓意利于算账,吃青菜白菜以示清白免于被冤枉,吃葱可变得聪明等。老百姓将一些消除顾虑和隐患的希望寄托于日常生活中最寻常的事物,社会地位与精神世界可窥一斑。当晚人们吃饭前要先把狗喂好,表示对狗发现粮食的感谢(有传说故事)。当晚必须把脚洗得很干净,这样才能在一年内到别人家时能吃到肉等。年三十烧的米饭要能吃三天,寓意一年粮食吃不完。当晚要在火炉上烧一巨木,适当控制一直烧到正月十五烧尽,寓意年猪将长得肥大。

地方聚会

出行:正月初一野炊,祭奠山神及龙王,每年根据历法确定朝拜方位;祈求丰收平安。

串初五:正月初五到邻县南华县平掌村干坝集会,集市性质,年货交易居多,每年一次。

二月八:到邻县南华县洗澡塘村参加集会。临近阳春三月,属恋爱黄金时期,有“二月八,裤子塌”之说。

二月十五:农历二月十五到普淜天峰山集会、朝拜等,参加大型彝族歌舞会。临近祥云、南华、姚安三县官员、富豪、百姓各色人等皆热衷于此活动。数百年来长盛不衰。

过阳关: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三日举行,形式类似出行。到山顶垭口处举行祭祀活动,祈求平安。

立秋会:二十四节气秋分之秋至日,到邻县南华县平掌村干坝集会,集市性质,农特产品交易居多,每年一次。

八街:腊月二十八日到鹿鸣乡雄里村集会,集市性质,以年货交易为主,每年一次。此外,雄里每逢日历末位数含“2”、“7”均为街天,称为小三街。影响辐射至南华一街乡、祥云云南驿镇、下庄镇、普淜镇等约20万人口区域。

抓子:无固定期限与场所,为孩童游戏,共十二粒石子按一定规则比赛。

婚恋习俗

唱调子:少男少女山上劳动、放牧时表达某种情感需求形成的一种山歌,唱腔基本固定,歌词即兴创作,无文字整理等物质记载。多用于表达爱慕思恋之情,已婚男女偶有吟唱属身心调节。随着流行歌在山区的普及,目前濒临失传。

说媳妇:在媒人带领下,成年男子到有意向的女方家里提亲。一般带红砂糖两块、马屎糖(形似驴粪的糕点,当地称马屎糖)两包、酒一瓶,收下表示同意,拒收表示不认可男方。随着社会变迁,目前提亲大多是男女私下已经打得火热,爱得死去活来的前提下去走过场;所带礼品也不拘泥于上述三类,呈现出百花齐放之势。说媳妇一般选择农历偶数日历的夜晚去,暗含有成双成对的愿望,女方家庭一般会以自制汤圆等接待,并在给小伙子准备的碗中特意放了一粒内有细线或钱币的汤圆,考验其吃相及灵敏度。若大功告成,男方必须携带大公鸡等礼品到媒人家登门致谢。

串家:说媳妇后,女方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后,便召集族内长者、重要亲戚组成考核队伍到男方家明察暗访,主要明察住房、田产、家畜数目以及人均占有量等方面的经济数据,同时暗访此户人家内部文化建设:是否孝顺长辈、兄弟妯娌是否和睦、家庭氛围是否民主温馨、是否注重亲戚、是否注重日常卫生等等。男方须给考察队员各准备一定额度的礼金;考察队一般不会当场给出考核结论,而是在须男方第二次在媒人的带领下登临女方家庭领取成绩单。

背鸡酒:与其他地区订婚相类。男方顺利通过女方的考核后,邀请两方的主要亲戚后在女方家里举办庆功宴以示一对新人已确定为未来的夫妻,男方须准备酒、肉、鸡、米、糖、烟、油等各色物品为一份礼品,分别赠送各户亲戚,即便个别亲戚因故未来参加背鸡酒吃饭,也许虔诚的送至家里。

嫁娶:即结婚大典。男方称讨媳妇,女方称嫁姑娘或打发姑娘。讨媳妇的办客三天,分别为笼客、讨媳妇、散客三天;嫁姑娘办客两天,分别为笼客、出嫁,新娘出嫁后当天客人散去。一般有哭嫁习俗,受益于自由恋爱现已不常见。

劝饭:婚宴等聚会时有劝饭习俗,结婚时往往针对新郎;一般为同辈间戏谑,晚辈不能给长辈劝饭。被劝者必须将所有饭菜吃完以示尊重,所以当你吃饱即将离席之时须谨慎突然碗中满是猪肉,将苦不堪言。

擦锅烟滓:婚宴等聚会中有给客人面部抹锅烟滓的习俗。多为同辈异性间的玩笑举动,场面滑稽搞笑。具体起源及寓意已不可考。

回门:新婚次日,新郎携新娘回娘家。属婚礼尾声,有诸多礼节。

退喜神:新郎等一行娶亲之人将新娘接来入洞房前的礼仪,犹如其他地区的拜堂成亲环节,但内容主要为主持祭祀活动人物的长者诵读相关经文,诵毕随鞭炮声入洞房。当地有一说法,新郎新娘入洞房,谁先达到床头则在以后家政大事中主持工作,落后者处于从属地位。伴郎伴娘作为见证人。

踩生:小孩出生之后,首次接到登门拜访的人称为踩生。据称孩子长大后性格将与踩生者有诸多相似。

送祝米:小孩出生后,亲友送去米和鸡蛋等营养品表示祝贺称为送祝米。一般头胎最为重视,主人往往会发出邀请并大宴宾客;其余则在亲戚以各种渠道获取消息后有意前往祝贺则自行安排时间完成。

办喜丧:一对夫妇生第一个小孩后,将邀请亲友庆贺,称为办喜丧。时间为一天,晚上有丰富的点心、糖果可以享用。周边彝族村落则是男女老少围成圈吹笛子、弹三弦,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祭祀活动

丧葬:土葬。祭悼、超度等与国内常见葬礼大致相同,请风水大师选择坟地择日安葬。参加完葬礼的人在即将到达自己时需在路中焚烧茅草并从上面跨过,表示将邪魔鬼怪赶走。

头七:家中有人去世埋葬满七天称为头七,家人及出嫁女子等须到坟地祭奠。头七间有亲友邻居到失去亲人的家中陪伴的习俗,对其进行劝导和宽慰,给与精神支持。

满月坟:家中有人去世埋葬满一月,同样需要上坟祭奠逝去的亲人。

守孝:直系亲属及死者的重要亲戚等守孝三年,三年间拜访亲友及从事一些活动有诸多忌讳。

脱孝:三年后脱孝,举行一系列祭奠仪式。

还愿:实现某个许下的重要愿望须举行祭祀活动感谢神灵,称为还愿。

跳神:意外破财、疾病折磨等家道不顺时,常有人请巫婆到家跳神捉鬼,驱赶鬼怪等,以求内心的安稳;随科学意识的增强已不多见。

飘梁:建造土木结构房屋时,安置大梁之日须举行重大仪式。邀请广大亲友前来同贺,并有“丢粑粑”的习俗。建造房屋的首席木工立于大梁之上将一只大公鸡杀死并将鸡血点于大梁正中安置八卦图的位置,同时高声喊几句吉利话,男女主人家则需在梁下恭敬聆听便一一答谢。尔后首席木工从大梁上往人群中抛洒由面粉、米饭加工成的直径约两公分的小粑粑;少数小粑粑内部被放置钱币,获得者被视为有好运。全新建造的工程,该仪式也称为“竖柱”,飘梁为高潮部分,活动趣味性浓,深受小孩欢迎。

进新:新居落成后,邀请亲友庆贺,酒足饭饱后安排有露天电影、歌舞等节目,同时享用各类点心糖果。

尝鲜:当年水稻收割加工成米后,第一次食用须特意选定吉日,便邀请亲友同享。除常规祭祀外须虔诚的到稻田中焚香祭拜,感谢土地老爷、河神等各路神仙的庇佑和厚爱。随着粮食产量的逐年提高,此项活动已被淡化。

杀猪:冬腊月宰杀年猪要邀请亲朋好友参加同享,并在客人离开时赠送猪肉一块。

动土:为建造房屋择黄道吉日举行奠基仪式。

叫魂:受到某种惊吓,杀鸡祭祀,焚香祭拜,前往事发地将魂灵带回,即便白天一路上也须有人手持火把照亮灵魂回家。被叫魂者则在家内静心等候,待叫魂队伍回家,主持人问道:某某某回来了吗?需大声应道:回来了。叫魂可求心灵慰籍,较常见。

送鬼:生病难以治愈,或有突发不明疾病则视为有魔鬼作祟,便用冷水泡饭并在碗内焚烧纸钱将魔鬼打发走。仪式简单易行,有时似有一定缓解作用;随医学知识的传播已渐被废弃。

定土:建造新房和丧葬后举行的祭祀活动,主要祭拜对象为土地神。各方面望其予以关照通融。

祭龙:天旱年时,祭祀祈雨;祭拜对象为龙王,望其怜悯灾民疾苦,格外开恩。

禁忌暗示

忌讳类

彩虹不能指,否则手指会意外断截

小孩不能吃鸡爪、鸡肠,以防字迹潦草

狗放屁不能笑,不然会生牛皮癣

小姑娘不能吃未出的鸡蛋,以防无生育能力

小孩不能吃猪尾巴,不然长大会无故摇头

小孩不能吃猪脑,否则长大鼻涕多

不能骑猪,以防讨媳妇下雪

不能跨越刀具,以防日后意外被刀具伤及手足

衣服不能反穿,会被人冤枉为窃贼

缝补衣服不能穿在身上,冤枉为窃贼

不能踩踏到雷击树木产生的木屑,不然会被斧头伤及腿脚

不能直接舔食勺子上的食物,否则嘴会变歪或变哑巴

男孩不能被人从头上跨过,不然将找不到对象

暗示类

油灯芯开花预示即将出售的农产品将获利丰厚

正月间初一至十二,每天的阴晴情况相应代表一年中每月的降雨气象

小孩吃鸡冠将学业有成

小孩吃鸡心可增强记忆力

茶叶梗在水杯中竖立表明即将有客人来访

正在燃烧的火发出强烈的呼呼声称为火笑,表明即将有客人来访

行走中的狗,身上带着稻草表明即将有客人来访

三十晚上洗脚来年到亲友家才能碰上吃肉

咬到口中肌肉表明即将吃到肉

喝水被呛表明即将吃到肉

打喷嚏表明有人在谈论自己

走路不小心踢到石头上表明有人在说自己坏话

不停打嗝是因为被人议论

旅行建议

交通路线:时间以夏末雨季为佳,处于农家水果成熟和野生菌集中生长期,植被覆盖广密,天气凉爽、空气清新;春冬季风沙大,土特产较少。自驾或包车从楚大高速公路祥云云南驿出口由320国道祥云板桥段进入祥云水目山旅游观光路(沥青路面),经马街到鹿鸣乡(弹石路,此后均为土路),再由鹿鸣至雄里的乡村公路到山顶转入通往大凹耐村委会的道路,沿途直抵当地自然村乐果箐。停车安顿后选择骑山地车、两轮摩托、骑马或步行抵达目的地。

注意事项:雨天路滑,谨慎驾驶;公路多在山中悬崖间,行程中不得丝毫大意。进入林区不得野外用火,防蛇虫咬伤。进入村落,需文明有礼,沿途彝族村寨有过村必须下马的习俗,须谨防,以免产生误会而致群攻。山村多有养狗习俗,请随身携带医治犬伤的药物及防治感冒、皮外伤的药物。野外林木繁密处、荒野无水源处均不得用火,一旦火灾,地广人稀,难以控制,数日火灾必酿恶果。此外,村民放养的牛、羊、马,野性未泯,少数带有较强的攻击性,须谨慎接近。

玩:徒步翻山越岭、上天入地,流血流汗、大起大落;体验自然、纯朴之野趣,见识当地农民耕作、放牧之艰辛。白天采摘野生菌、野果,与野兔、野鸡等奇遇,夏天玉米即将成熟之时还可观赏到成千上万鹦鹉群从容来往,采食玉米浆。鹦鹉群所到之处有如狂风怒吼,呼呼作响,一片翠绿,来回游弋。其他季节鹦鹉不在此地出现。夜间可观赏星空山影,在无一切机械响声、人群喧哗等噪音的寂静中听闻自然界中蛙、虫、鸟、兽有节奏的动听鸣叫。夏季山村日夜温差小,气候宜人,但在山谷低洼处需防山洪突袭和山石滚落。

吃:自带干粮、吃野果(需有辨别能力)、村民家共享(需掌握好时间或提前预约,上山劳动时间无暇顾及)。山村无珍馐玉液,锦罗绸缎,多为自然所赐。但贫困之旅可体验完全有别于其他地方的生活与乐趣,终身难忘。

住:农家借宿。

通讯服务

大部地区可正常使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山谷深处局部区域无信号。村民均有中国电信安装的无线座机可供使用。可接收卫星信号,无有线电视及网络服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0:4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