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里塔·莱维-蒙塔尔奇尼 |
释义 | 里塔·莱维-蒙塔尔奇尼(Levi-Montalcini, Rita (LAY vee MOHN tahl CHEE nee) (1909-))是一位意大利籍和美国籍神经生物学家,也是第四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女性。莱维-蒙塔尔奇尼在1986年与美国生物化学家斯坦利·科恩(Stanley Cohen)共同获得此奖项。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晚期,莱维-蒙塔尔奇尼和科恩发现了叫做细胞生长因子(cellular growth factors)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能够促进和帮助调节各种细胞的生长。值得一提的是,莱维-蒙塔尔奇尼还发现了一种能够刺激神经细胞生长的物质,叫做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简称NDF)。她的发现帮助科学家了解了诸如癌症,先天性缺陷,和老年痴呆症等疾病。 1909年4月22日,莱维-蒙塔尔奇尼和她的双胞胎妹妹保拉出生于意大利的都灵(Turin),是家里4个孩子中最小的两个。她们的父亲阿达莫·莱维(Adamo Levi)是一位电气工程师和数学家;母亲阿黛尔·蒙塔尔奇尼(Adele Montalcini)是一位十分具有天分的画家。里塔不愿成为一名到处受限制的女性,在20岁时她说服父亲允许她到都灵大学(University of Turin)医学院学习。在那里,莱维-蒙塔尔奇尼开始与著名组织学家朱泽培·莱维教授一起研究神经细胞,朱泽培·莱维教授成为了莱维-蒙塔尔奇尼一生的良师益友。 1936年,莱维-蒙塔尔奇尼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医学学位,随后在神经学和精神病学专业又继续学习三年。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导致的混乱给莱维-蒙塔尔奇尼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1939年,意大利法西斯政府把专业岗位上的犹太人都开除了。莱维-蒙塔尔奇尼也是一位犹太人,她只得回到父母家建立一个小型实验室,朱泽培·莱维也来协助她的工作。但1941年猛烈的轰炸迫使她搬到了皮埃蒙特区(Piemonte)的一个农舍,在那里她重建了自己的小型实验室。 1943年,德国军队入侵意大利,这使得莱维-蒙塔尔尼奇陷入了更危险的境地。她逃亡到佛罗伦萨(Florence)躲藏,直至1944年4月联军把德国人赶出了意大利。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莱维-蒙塔尔奇尼一直在一个战争难民营里做医生。但很快她就和她的家人又回到了都灵,并重返学术岗位。 莱维-蒙塔尔奇尼和朱培泽·莱维把他们在战争期间的经历写成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促使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华盛顿大学生物学系主任维克多·哈姆布格尔(Viktor Hamburger)博士邀请莱维-蒙塔尔奇尼去华盛顿工作一个学期。因为莱维-蒙塔尔奇尼对她的工作太投入,于是她决定在1947年前往美国,在华盛顿一边教学一边做研究工作。1953年~1959年,她和斯坦利·科恩完成了一系列实验,这些实验奠定了他们获得诺贝尔奖的基础。 莱维-蒙塔尔奇尼于1956年加入了美国国籍,但仍保留意大利国籍。同年,她晋升为副教授。1958年又晋升为正教授。莱维-蒙塔尔奇尼在正教授职位上一直工作至1977年退休。 1962年,莱维-蒙塔尔奇尼在罗马建立了一个研究小组,从那以后她就把工作时间分配在罗马和圣路易斯两地。1969年~1978年,她担任位于罗马的意大利参议院细胞生物学学院(Institute of Cell Biology of the Italian National Council of Research)主任。 除了其它很多的荣誉之外,1968年莱维-蒙塔尔奇尼成为第十位进入建立于1863年,声望极高的美国国家科学院(U.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女性。从华盛顿大学退休之后,莱维-蒙塔尔奇尼回到了意大利。 莱维-蒙塔尔奇尼撰写了一本自传——《赞扬不完美——我的生活和工作》(In Praise of Imperfection: My Life and Work)(1988)。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