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桢业 |
释义 | 李桢业,男,吉林省人,朝鲜族,获日本神户商科大学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后,日本奈良帝冢山大学研究员,日本东亚地域经济学会会员。现任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教授。 基本信息工作部门:经贸管理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 工作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出生年月: 64-11 性 别:男 技术职称:高校教授 最高学位:博士 民 族:朝鲜族 籍 贯:吉林省 简历最高学历:经济学博士(1998年4月-2001年4月,日本国神户商科大学(公立)研究生院经济研 究科) 博 士 后:日本京都大学经济研究所(2004年3月出站,研究课题:“中国的民营化、市场秩序 与政府作用”) 研 究 员:日本奈良帝冢山大学经济研究所研究员(2002年4月-2003年3月,研究课题:“工业 化与贸易构造变化的计量分析”) 所属学会:日本东亚地域经济学会,浙江省经济学会 研究领域:工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地域(城市)经济的计量分析。 归国两年以来承担课题情况1.主持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项目“浙江省中小企业生产协作方式及其创新阻碍实证研究”,项 目编号:QJC0602009,研究期间:2007.1-2008.4,金额5万元,在研。 2. 主持浙江、江苏、上海市社科规划办联合发布课题:“长三角21城市生产函数的非均衡性分 析—兼论政府公共资本生产率及其经济增长效应”,课题编号:长三角07,研究期间: 2005.5-2005.10,金额1万元,已结题。 3. 主持浙江省科技厅计划项目课题:“南阳溪流域森林旅游总体开发规划”。项目编号: 20050056,研究期间:2005.7-2007.6,金额6万元,即将结题。 4. 主持浙江省教育厅课题:“长三角区域政府公共资本生产率及其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项目 编号:20051496,金额1万元,已结题。 5. 主持浙江省社科联科普重点课题:“可持续发展观——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观”。项 目编号:200506,,金额0.5万元,已结题。 6. 主持浙江省人事厅留学归国基金课题:“浙江省的县域经济与公共政策”,即将结题。 7. 参与浙江省社科联课题:“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产出质量保障体系研究”,课题编号 05N108,金额0.5万元,已结题。 8.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规范垄断行业收入问题研究:市场势力角度”,项目编号: 05BJY032,金额7万元,已结题。 近5年来主要发表论文情况1、“长三角政府公共资本和民营资本生产率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的比较研究”,《中国工业经 济》2006年第3期,排名第一。 2、“公共资本生产率的比较研究”《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2006年8期,排名第一。 3、“中国経済の直面する供给过剰についての分析と提言”,日本《星陵台论集》,第31卷3 期,独著,2002年。 4、“中国工业の长期的発展、构造変动とその现到达点”,日本《星陵台论集》,第31卷第2 期,独著,2002年。 5、“中国工业発展の地域格差一构造転换系数と附加価値生产率の実证分析”,日本《商大 论集》(神戸商科大学学报),53卷7号,2003年1月,排名第一。 6、“中国の工业化は胁威か—贸易构造”,2002年日本东亚地域经济学会京都年会论文,独 著,国际会议论文。 7、“长江流域城市群经济带城市流—基于长江干流30城市外向型服务业统计数据的实证分 析”,《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3期,排名第一。 8、“长三角21城市公共资本生产率及其经济增长效应分析”,Productivity and Economical Growth Effects of Public Capital and Private Capital in Yangtse Delta 21 Cities,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中心(CPES)和美国国际民营企业中心(CIPE)联办期 刊《中国民营经济》,2006年第2期,排名第一。 9、“改革开放後中国の工业构造の変动”,《星陵台论集》,第32卷2期,独著,2003年。 10、“我国的县域差距与公共政策”,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2006年9期,排名第一。 11、“浙江22城市生产函数的非均衡性分析-政府公共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及其供给受制约比 率”,《浙江学刊》,2006年2期,排名第一。 12、“公共资本生产率及其增长效应 ”,《大整合?大突破—长江三角洲区域协调发展研 究》,(上海人民出版社)、排名第一,2005年。 13、“中国工业発展の地域格差についての分析”,日本《星陵台论集》,第31卷4期,独著, 2001年。 14、长三角21城市生产函数的非均衡性分析”,《经济地理》,2006年,排名第一。 15、“影响长三角县际差异的决定因素-长三角136 县(市)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浙江社 会科学》,2006年1期,独著。 16、“长江经济带外向型产业城市流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3期,排名第 一。 17、“浙江省的县域差异与公共政策-浙江省64县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 ” 《浙江区域经济发展 报告2005》,独著。 18、“中国の工业発展の地域格差”,日本《商大论集》(神戸商科大学学报),第54卷2期,排 名第二,2002年。 19、“基于人的信息处理模型分析操作人员视觉信息出路过程,《中国工程科学》,2007年第5 期,排名第二。 20、“我国的县域经济与公共政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社 会主义新农村研讨会论文集,排名第一。 21、“长三角的县域差距与公共政策”,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独著,2005年。 22、“中国の工业生产性と资源配置の効果分析”,日本《星陵台论集》32卷3号,2000年1月, 独著。 23、“Analysis of Operator’s Visual Process Using a Hum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The 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Reality and Telexistence (ICAT 2006),排名第二。 24、“Analysis and Proposal about the Oversupply of the Chinese Economy”, Proceeding of The4th Conference on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of Chinese Scholars in Japan,独著,国际会议论文。 等40余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