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濂镗
释义

李濂镗,字杏南,河北冀县(今称冀州市,隶属于衡水市)码头李家庄人,民俗文化专家,林纾的弟子。著作有《<南行纪事诗>注》(1934年)、《秦印室随笔》(1940年)、《校元刊本韩诗外传》(1811年刻本,有李濂镗朱笔校注,钤“李濂镗藏板”、“濂镗”印 )、《小品织绣图案》(李濂镗辑,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版)、《明锦》(李濂镗辑,人民美术出版社1955年版)、《方志艺文志汇目》(根据北京图书馆1932年以前入藏的方志录编写,约三千八百余种)。

中文名:李濂镗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河北冀县码头李家庄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代表作品:《<南行纪事诗>注》、《秦印室随笔》、《校元刊本韩诗外传》

字:杏南

人物生平

李濂镗毕业于北京大学,与傅振伦是同学。抗日战争以前,与缪钺交游。抗日战争期间,结识了燕京大学教授邓之诚。李濂镗撰有《中国图样集录》,邓之诚先生为之序曰:“去年冬,始识李子杏南,喜其磊落负奇气。门人傅振伦为道李子事母孝。五十之年,犹有婴儿之恋,是今之古人也。间尝示予所撰《中国图样集录》。自黼黻纣绣,取象于天,以昭文明之治,而织成文锦,五色相宣,纂组之工,夺天之巧,泛而及于绫绮纱罗、轻容花撷,又泛而及于金石陶瓷。因物成景,随事命名。穷形尽象,庶类咸备。虽时之好尚不同,而莫有能废之者。若夫绘事之素,华国之篇,则又相为表里。出以摹写,其精者以虚状实,处近垂远。不敝之巧,坚于金石,盖文之盛极矣。暨乎乱世,文章匿彩,乃有胥溺之惧。故知征者,往往即其隆替,以观世运之盛衰焉。李子之为是编,岂徒慕于此图样哉,亦爱斯文而已!爱文者深,有慨于世乱而莫有能振起之者也。故其题记,悲情苦语,流连往衰而不能自己。虽然,又盖取则于天者也。苟天道不变,则文亦不应遽绝于天壤之间。衡以盈虚,消长之理,剥极必复。则今之衰也,不将有来兹之盛耶?李子盎姑待之,予所以广车子者如此。其书略仿《集古录》而作,兼备图样,因时因地,以考辨之,使读者得悉其因袭与变化之情,知所观感。可以振起斯文,又不侍卜而知之,则季子之功多矣!丁亥正月二十有三日,五石居士邓之诚。”

李濂镗于这篇序文写了跋语说:“邓文如先生以余力为《骨董琐记》,实腾名飞,与王懿荣《天壤阁杂记》、罗振玉《俑庐日札》齐标并辔。考古之有三书,其犹火宅之有牛车、羊车、鹿车乎?特三车可以引子之出,三书可以引学人之入耳。《骨董琐记》印于民国十五年,笔洁味永。不殊王、罗,繁富则远胜之。镗喜其书,故愿亲其人。丙戌秋日,遇徐君仲则于东安市场酒肆,徐曰:‘吾今移家瓮山下,文如居士对门居,镗投刺请谒,先生倒屣。镗每于暇日,出西直门,绕五塔寺,见太行山色,龙蛇起陆,昆明楼阁,烂若画屏。郊垌淑气已袭襟裾。于座中与先生晤对,视听所接,皆旧闻遗事,幽芳古韵也。镗请序所作《图样记》,先生许之。今读先生序,不觉汗流。镗受母恩,深过沧、溟。养体养志,两皆无之。以言知恩,且有未能。镗为子而有称焉,岂不羞天下之士耶!先生谓作者爱文,深有慨于世乱而莫有能振起之者,故其题记悲情苦语,流连往复,而不能自已,则挽弓破的剥肤见髓。夫黄人重道,白人重器。今中国无周天地之轮船飞机,无原子弹,绌于器也。论器,我不如人,论道,人不如我。孔子六经,括之曰仁,《老子》五千,括之曰慈,释迦三藏,括之曰悲。曰仁曰悲,皆道也。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一实三名,无二无别。先天地生,不改不殆,道也者不可须臾离,可离非道。易言以解之,民为邦本,民生于仁。仁减则宇宙毁,人类绝。吾非不爱白人之器,吾愿先宏黄人之道也。宏道可以兴仁,可以拨乱,可以洗两间之兵气,可以扇合识之祥和。今之国内有太学,有牛李。此中三五英俊,皆为议稷下之田巴,一旦而服千人,为私为利,因亦有丰功伟烈,震惊流俗矣。惜乎皆未闻道!惜乎望道未见!国运世运,何以跻于治乎?故见人之器,丧己之道,此不仅中国一国之患,实一世之大忧。镗之爱文,实愿兴仁。兴仁之志,解悬拯溺。民悬待解,莫急今日。能解能拯,请捐踵顶。复质先生,其谓何如?傅振伦,字惟本,与宋布衣同闾里。受史学于先生,曾因公西至伦敦,北至莫斯科,饥虫作祟,匆匆出榆关而去。“秦印室”东墙外,明槐一本,高又大,老斡搓材,鹊巢其巅。今晨复闻鹊噪,岂镗又将得惟本一纸书耶?丁女二月二十二日,后学李濂镗拜注。”

个人其它信息

在新文化运动中,李濂镗在《与胡适书》(《新青年》第3卷第2号)认为文学革命提倡的“不用典不讲对仗”,有“矫枉过正”之嫌,他说“文学家之用典对仗,犹药品之用毒物,妇人之用脂粉也”,并举英文“figures of speech”中的“metonymy”和“antithesis”来证明修辞的重要。可见其思想比较保守,与老师林纾的思想比较接近。他曾在《甲寅》周刊写信为其师辩护,且严辞批评陈独秀和胡适。不过章士钊在复信中说,来信意气太盛,为师辩护,拳拳之心,无可非议,但攻击陈独秀和胡适却不当,“即舍寻常风义不论,亦有伤不薄今人之道,犹非养气君子所宜”。这算是对李濂镗的规诫。胡适也有《追答李濂镗君》(《新青年》5卷5号)一文与其进行学术交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7: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