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遵顼 |
释义 | 李遵顼(1163年-1226年),西夏神宗(1211年-1223年在位),党项族。天庆十年(1203年)三月,参加西夏癸亥科科举考试,被点为状元。皇建二年(1211年)七月,发动宫廷政变,废黜襄宗李安全,自立为皇帝,改元光定,成为西夏第八任皇帝。李遵顼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状元皇帝。李遵顼在位时与蒙古、南宋战争屡败,1223年退位,传位于子李德旺,为西夏唯一的太上皇。1226年病卒,谥英文皇帝,庙号神宗。 中文名:李遵顼 别名:西夏神宗 国籍:中国-西夏 民族:党项族 出生日期:1163年 逝世日期:1226年 职业:皇帝 特别: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状元皇帝 统治情况:内忧外患 庙号:神宗 人物简介李遵顼,西夏崇宗之曾孙、李安全堂兄弟、李彦宗之子,虽辈份比桓宗、襄宗低,但年龄却比他们大。西夏天庆十年(公元1203年)后统领西夏军事。虽然史书记载︰“端重明粹,少力学,长博通群书,工隶篆”,但根本是一个比襄宗明智不多的昏君。1211年发动宫廷政变,废襄宗自立,改元光定,全盘承袭襄宗自取灭亡的政策,继续破坏金国与西夏关系,发兵侵金;金宣宗也不遑多让,决定痛击西夏。更不幸的是,夏军军力早已废弛,因此不断战败,反而没有令遵顼知难而退,更激起他的野心和战欲,继续发动战争,令人民家破人亡,民怨四起,经济严重破坏,国势直线下降。在位期间根本没有想过与金国议和,虽不断有忠良之士直言进谏,但一一被他痛骂,包括其子李德任。1224年,传位于子李德旺,为西夏唯一的太上皇。1226年病卒,年64,谥英文皇帝,庙号神宗。 我国上唯一通过科举应试擢为状元的皇帝遵顼年少时虽贵为宗室,但勤奋上劲,史载其︰“端重明粹,少力学,长博通群书,工隶篆”,于西夏桓宗天佑十年(1203),庭试大显身手,夺得第一,后仕途一路顺畅 ,至以状元身份为皇帝,这个在中国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可谓弥足珍贵 但其人政略昏庸,在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上冒失轻率,反复无常,招致蒙古金国的双重打击,又及常年战事频繁,国家不事养息,终使西夏经济严重破坏,国力不振。 政治统治遵顼年少力学,博通群书。桓宗天庆十年(1203)廷试第一。之后袭封齐王。李遵顼中状元后,仕途一路顺畅。西夏皇建二年(1211),发动宫廷政变,自立为帝,时年49岁,改元光定。 光定四年(1214),应蒙古征调,李遵顼发兵三万帮助蒙古攻掠金国,因兵败宁州,拒绝再次发兵助攻,致使蒙古军队攻打西夏,李遵顼出奔西凉,转而采取联宋抗蒙攻金的策略,宋夏联合攻金取得惠州大捷后,因宋军配合不利,西夏军队再次受挫,联宋攻金策略遂告失败。后李遵顼又联蒙抗金,出于在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上的反复无常,及战事频繁,致使西夏国力不振。光定十三年,由于国事日敝,废掉坚持联金的太子德任,自立为太上皇,传位于次子李德旺。 史书记载︰“端重明粹,少力学,长博通群书,工隶篆”,但根本是一个比襄宗明智不多的昏君。1211年废襄宗自立,改元光定,全盘承袭襄宗自取灭亡的政策,继续破坏金国与西夏关系,发兵侵金;金宣宗也不遑多让,决定痛击西夏。更不幸的是,夏军军力早已废弛,因此不断战败,反而没有令遵顼知难而退,更激起他的野心和战欲,继续发动战争,令人民家破人亡,民怨四起,经济严重破坏,国势直线下降。在位期间根本没有想过与金国议和,虽不断有忠良之士直言进谏,但一一被他痛骂,包括其子李德任。 内交外战西夏光定七年(蒙古成吉思汗十二年,1217年)十二月,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第四次进攻西夏的作战。成吉思汗第三次攻夏获胜之后,转兵攻金,数年间占据金大片领土,金夏日渐艰危,蒙古愈加强大。光定七年正月,蒙古西征花剌子模(参见蒙古第一次西征),再次向西夏征兵,西夏不堪征调,拒绝出兵。成吉思汗遂以西夏不应从征为由,率军四度攻夏。十二月,蒙古军渡过黄河进入夏境,直抵夏都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夏神宗遵顼仓皇出奔西京(即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一说西凉,今甘肃武威),留太子德任守中兴府。旋遣使请降,蒙古军始退。 蒙古军第五次攻夏之战西夏乾定二年(蒙古成吉思汗十九年,1224年),蒙古军第五次进攻西夏,围攻沙州(今甘肃敦煌)、银州(今陕西榆林南)的作战。西夏光定十三年(乾定元年),神宗遵顼因附蒙攻金之策连遭失败,成吉思汗又屡遣使指责,不安于位,十二月传位于次子德旺,自称上皇。德旺继位后,改变国策,联金抗蒙,趁成吉思汗远征西域之际,遣使联络漠北诸部,企图结为同盟,抗御蒙古,以固西夏。乾定二年五月,成吉思汗从西域回师途中,闻西夏有异图,遂率兵由河外攻沙州,月余不下。旋令军乘夜暗挖掘地道,欲穴地而入,被西夏守将籍辣思义发现,夏军纵火于地道中,蒙古兵多窒息而死。九月,成吉思汗久攻不克,恐银、夏出兵赴援,遣总管华北诸州的国王孛鲁、黑马等分兵进攻银州。西夏守将盐府塔海出战,兵败被俘,蒙古军攻破银州,击杀夏兵数万,掳掠生口、牛羊数十万。孛鲁令都元帅扼守要地,自率军还。十一月,夏献宗德旺闻银州失守,漠北诸部溃散,遣使至蒙古军中请降,许以子为人质,蒙古军退走,沙州围解。 史籍记载宋史 列传第二百四十五 遵顼,始以宗室策试进士及第,为大都督府主。嘉定四年七月三日立,时年四十九,改元光定。金卫绍王崇庆元年三月遣使册为夏国王。 七年夏,左枢密使万庆义勇遣二僧赍蜡书来西边,欲与共图金人,复侵地,制置使黄谊不报。 其后金人南迁,议徙都长安,遣元帅赤盏以重兵宿巩州。夏主畏其侵迫,乃遣枢密使都招讨甯子宁、忠翼赴蜀阃议夹攻秦、巩;聂子述俾利西安抚丁?育答书,饬将吏严兵以待。时嘉定十二年三月也。子述寻罢去,?育持议不可轻动,师不可出。十二月,甯子宁遣使复申前说,且责我以失期,时安丙再开宣阃,许之,命利州副都统制程信任其责。 十三年八月,甯子宁以师期来告,丙遂决意出师,以奏札闻诸朝,不待报可,命将大举,卒无功。夏人甯子宁、嵬名公辅亦率其众归国。 十四年正月,丙回利州。 十六年,遵顼自号上皇,传位于其子德旺。 宝庆二年春,遵顼殂,年六十四。改元光定十三年。谥曰英文皇帝,庙号神宗。 背景介绍李遵顼(1163年-1226年),党项族,夏崇宗之曾孙,李安全堂兄弟李彦宗之子,原为夏齐王,虽辈份比桓宗、襄宗低,但年龄却比他们高。皇建二年(1211年),西夏齐王李遵顼废李安全,自立为帝,为西夏第八世神宗皇帝(1211-1223)。在位13年。博览群书,西夏天庆十年(公元1203年),后统领西夏军事。他是以状元当皇帝,在历史上是无前例的。虽然史书记载:“端重明粹,少力学,长博通群书,工隶篆”,但比襄宗没有明智多少。 李遵顼在1211年废襄宗自立,改元光定,全盘承袭襄宗自取灭亡的政策,继续破坏金国与西夏关系,不再向金国求封册,依附蒙古攻打金国,成为蒙古侵略金国的帮凶。他不断发兵侵金;金宣宗也不遑多让,决定痛击西夏。金国抗蒙不足,打西夏则绰辍有余,更不幸的是,夏军军力早已废弛,因此不断战败,反而没有令遵顼知难而退,更激起他的野心和战欲,继续发动战争,令人民家破人亡,民怨四起,经济严重破坏,国势直线下降。而蒙古征发西夏兵攻金国日渐频繁,西夏疲于奔命,使西夏亏多利少,西夏朝野上下对附蒙攻金的国策产生怀疑和不满。在位期间根本没有想过与金国议和,虽不断有忠良之士直言进谏,但一一被他痛骂,包括其子李德任。 李遵顼一朝渐渐疏远与蒙古的关系。光定七年(1217年)成吉思汗决定进兵西城,又命西夏出兵随征,李遵顼拒绝出兵。成吉思汗遂遣一支军队攻西夏。直至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市),西夏对此却毫无准备,中兴府再次被蒙古军围困。李遵顼命他的儿子李德仁守城,自己却逃到西凉,李德仁只好遣使请降,成吉思汗决定暂时放下西夏,专事西征,蒙古军才撤离中兴府,李遵顼得以返回中兴府。蒙古军退走后,李遵顼试图联金抗蒙,遭到金国的拒绝,光定十三年(1223年),李遵顼命太子李德仁攻金国,李德仁认为金国兵势尚强,应与之结盟,李遵顼拒而不听,李德仁以削发为僧相抗,却被囚禁于灵州城内。御史中丞梁德懿上书好言劝奏,请求诏太子还宫复位。李遵顼勃然大怒,将梁德懿罢官。由于西夏受蒙古所执,出兵征战十多年,军队精锐皆尽,朝野上下怨声载道,李遵顼只好于1223年12月让位给次子李德旺,自称太上皇。死于1226年,时年65岁。谥英文皇帝,庙号神宗。李德旺(1181年-1226年),夏神宗李遵顼之次子,西夏第九世献宗皇帝,1223-1226在位,凡4年。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