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元魁
释义

ESPN STAR Sports足球球评 五十年代国脚,司职后卫,天津足坛重要人物,并有多年足球执教及球队管理经验。其轻松自然、深入浅出的解说风格深得球迷喜爱。

小档案

解说/评述的体育项目:足球

我的性格特质 :静

我喜欢的朋友类型:容易与各种类型的朋友相处,只要能谈得来即可。

我最快乐的梦想:找一个安静所在,做前几十年的人生回顾。

我喜欢的国家 :中国

我喜欢的颜色:中间色,如海蓝、天蓝、灰色、米色。

我喜欢的花/鸟:皮实易养、不开花、光长叶的植物;鸽子,小时候养。

我喜欢的作家/诗人:鲁迅

我的嗜好 :没戒烟,抽得少了。

我目前的想法 :挺满意

自述与ESPN老爷子的新生活

带有京腔京韵的赛程解说员

如今国内能收看到的欧洲足球赛事的现场直播已经越来越多了,将多个频道的转播相比较,总是觉得ESPN的英超和冠军杯转播最有意思,一则是解说评论的风格味道与内地电视台有很多不同,再则就是常能看到天津名宿李元魁担任评论员,听着他的京腔京韵总能把球说到点儿上,让人在赛事的精彩紧张中有一种舒服的感觉。

顾问兼分析员的“李老爷子”

几年前,我常与李元魁教练在民园体育场他那间阴冷的办公室里闲聊天,听他讲自从他随国家白队来天津后经历过的天津足球故事。那时(泰达接手之前)他是俱乐部所设的训练部成员,既像个顾问,也干些分析敌情、汇总成绩、填表办手续之类的具体事。因为见面互相常开玩笑,所以我也不正经八百地称呼这几位有点年纪的技术顾问“教练”、“指导”之类的,而是管李元魁叫“李老爷子”,管霍同程叫“霍老爷子”。

老爷子自述“新生活”

老爷子们现在都不在俱乐部了,特别是李老爷子,见一面更难,因为他跑到新加坡去给ESPN当足球评论员去了。直到不久前李元魁放假回津,我才有机会见到他,听老爷子讲讲他的“新生活”。

新加坡之行

其实也总有别人问我,说你是通过什么路子去的?我说这你可错了,我任嘛路子没有,如果从根上说,我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就开始“触电”了。60年代国家白队刚调到天津来,电台有个王兆德解说足球比赛,他是播音员,也爱足球,但终究一个人单薄一点,就到队里来先找刘荫培,后来又找我。那时白队14个队员,就我和刘荫培是北京人,说普通话没问题,人家就是从这方面考虑。我们俩在队里也不是绝对主力,有时根本打不上,队里领导也比较重视宣传,所以就同意了。我帮着解说的一般都是天津队比赛,有时也有别的队,就这样断断续续,从踢球直到当教练,一晃这都多少年了。

我去ESPN之前就帮着香港卫视转播天津队的甲A比赛。那是有一次蒋群找我,说他们找了几个人干解说评论,但都有口音问题,还是你来来吧。结果一试还可以,所以从1997年开始,只要香港卫视体育转播天津队比赛,就找我作解说顾问,俱乐部当时也很支持。有时卫视转播北京的比赛,甚至重庆、青岛的比赛,也找我去,他们说在当地虽然都找了人,但有的口音不行,讲出来大陆观众听着还好一些,台湾那边可不行,有的地方色彩、倾向性太严重,其实我有时也有这问题,特别是一个队打得太糟的时候,也会挖苦几句。

旅居经历

那时我一直跟刘咏合作解说。一直到1999年,他们说新加坡那边需要一个人,不是全职的,问我需要的时候你过去一下行不行,我那会儿在天津足协也没什么事,就这么着,一年大约去个4、5趟。2001年他们又提出你能不能在新加坡干全职,我说可以,去就去吧。于是我跟ESPN签了两个赛季,2001年9月去的,去年6月1日回来的,8月中旬再回去,到今年5月冠军杯第二个赛季结束,我的合同也就到期了。

ESPN主要转播英超,一轮5场比赛,我和陈熙荣两个人作华语的解说评论。另外每周还要播一些冠军杯、意甲和西甲,有时还掺杂一些亚洲和南美的比赛,基本面向大陆和台湾、新加坡。

做这种工作主要是生活没有规律,天天熬夜,因为比赛经常是夜里进行。好在我都69岁了,睡觉也不那么多。虽然别人看可能在那边比较孤独,但我感到一点没问题,本来性格就好静,又没什么其他爱好,什么打牌、跳舞、下棋,我也不好那些。他们就担心我这身体,但我一个赛季一场比赛没落,不管转播是白天黑夜,从没有事假病假。平常活动身体主要就是走路,我和陈熙荣住在一个小区里,每天转一圈怎么也得一个多小时。

在新加坡的ESPN亚洲总部有500人,占三层写字楼。卫视体育台原来在香港,后来搬新加坡与ESPN合一块去了,因为原来两个老板变一个大老板了。本来ESPN也打算播甲A,但中央电视台没同意。

刘咏现在是多语言频道的副总监,算是升官了,但有时人手忙不过来他也帮着说NBA,ESPN用不同语种、不同频道转播的项目实在太多了。现在跟我和陈熙荣合作的几个主播主要是桂斌(北京人)、苏东(西安人)、詹俊(广东人)。

ESPN在转播风格上其实没什么要求,画面上的东西你随便说,不用固定模式要求,比如我和陈熙荣的风格就不同,ESPN不管,只要你把画面说清楚就行,而对主播要求比较多,背景材料、场上人员变化等,必须要熟悉。

我们每周三、四、六、日这四天晚上经常是两场直播,另外还有意甲、西甲以及其他英超的录播,一星期要播8到10场,常常是夜里2点半直播一场,到5点再录播一场,挺累人的,特别是录播时碰上比赛打得很闷,结果也知道了,到下半场跟要睡觉一样,自己都觉得没什么好说的了.

饮食起居

在吃饭方面,公司有食堂,或者到外面吃,那里的中餐跟咱们这可大不一样,闽南口味。我到那第一天,部里人请我去吃新加坡风味饭,就是肉骨茶,我一看不就是炖排骨吗。

两年前刚去时我们住酒店,离牛车水(中心商业区)近,溜达着就过去了。现在公司在新加坡中部,再去牛车水就得坐车了。新加坡是绝不会买到假货的,不过物价够高。我们的收入还可以,但上税也高,一般是公司给上税,个人收入都是税前的。我不在乎拿钱多少,主要是这个工作很适合我,确实感到能够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关于“国际足球”的那些事儿

其实我以前对国际足球知道的很少,过去信息渠道也闭塞,除了看中央电视台播的比赛,别的都不知道。到了这边就得适应新环境,抓紧补课。刚开始去时,主任问我:你上网吗?我说不上,我这岁数上网干嘛?一天够累的了。一个月以后感到不行了,不够用的。在国内《球迷》也好,《足球》也好,我每期都可以看到,可以了解很多东西,在新加坡虽然也能看到《中国体育报》,可都是一个礼拜前的。当地的《联合早报》、《联合晚报》也有足球消息,可内容少,也粗,找不到什么资料,所以我又学上网,丰富自己,不然脑子就空了。不过ESPN对主播要求高,还给他们配有资料员,我们主要侧重评论技战术。那些主播不光是足球,赛马、拳击、击剑都播。另外ESPN还经常请各项目的名将担任解说评论,像王立彬、陈正昊,而从台湾请的高尔夫、台球评论员比较多,如果转播板球就从印度请。

解说风云

我刚去时第一次转播就差点栽在那儿,那是试着让我播一场意甲,老总和部里的人都在一边看,看完人家说,这个李教练怎么不说话呀?那场球我忘了是拉齐奥跟谁了,下大雾,看不见球,我能说什么?人家主播有背景资料,我既没资料,刚去对意甲球队也不熟悉。

2001年11月又赶上一场球下雾,那是佩鲁贾的比赛,这次我稳住了,不那么紧张了,就和苏东(主播)聊点别的吧,聊聊下雾天穿什么比赛服好,下雾天汽车灯是黄的,足球应该选什么颜色好,碰上雪天穿什么。在ESPN的转播就怕你冷场,但是我又不能说多了,因为主播是主要的,你把人家盖过去就不合适了,可总不说话又不行,两个人还不能撞。后来配合的多了,大家都相互了解了就好多了。

去年世界杯韩乔生解说一场比赛时,主席台上出现一个特写镜头,画面没声音了,这种情况在ESPN不行,这人是谁你得马上说出来,当然这是主播的事,对我来说是场上出现技战术问题必须要跟上,特别是慢镜头,必须解说清楚。这个问题他们给我说了几次,我原来以为没必要,因为慢镜头已经看得很清楚了,不需要解释了,但是不行,只要出现慢镜头,就要重复解释,哪怕出现五次,虽然你不可能每次说同样的话,但也要解释。另外比如换人,下来的因为什么,上去的会有什么变化,转播要求较严,要求站在球迷的角度,有时一些动作咱们看惯了,觉得太普通了,但是也必须要说。

解说比赛之个人体验

转播了这么多场比赛,我个人比较喜欢英超、西甲。英超给人一种向上的感觉,比赛从一开始就拼,一直拼到结束,不管对方实力强,还是已经领先了两个球,但却不一定赢,另一方总想要扳平甚至赢你,比赛懈怠情况很少,这是英超本身的一种精神,一种内涵。从技术战术上虽然比较粗,但实用,像巴西那种即兴的东西比较少,哗众取宠的也少,弱队赢强队有时不奇怪,买彩票猜英超很难。西甲技战术含量多,意甲我感觉这两年说它没进步还好一点,应该是在退步。现在德甲要好一点,尽管ESPN不转播德甲,但是转播欧洲冠军杯,德国球队经常参加,他们引进的巴西球员对原来的德国风格有所改造,即兴、激情的东西也逐渐有了,所以德甲好看多了。

02年世界杯前我在那边看网上说中国把土耳其列为弱队,我看这下坏了,国内转播冠军杯,很少转加拉塔萨雷队的,可我在那儿看这个队比赛挺多的,欧洲那些大牌队在土耳其客场别想赢。加拉塔萨雷的很多球员都是国脚,技术比德国球员细,又有德国的硬朗,代表了土耳其的水平,所以中国队直到土耳其第一场打完巴西后才知道土耳其不好惹,我看包括米卢在内,在小组赛中对土耳其认识有偏差。

我的合同到期后是不是还干下去,我还没想好,这要看人家是否需要,以及自己的状况,到时候再说吧。

被号外吸引一生的李元魁

人物简介

1968年出生于乌鲁木齐。乌鲁木齐收藏协会集报专业委员会主任。1996年开始收集报纸,主要以号外和文革小报收藏为主,他收集的“神五”、“神六”、战争、体育、“世界杯”等专题号外,在集报界屈指可数。

昂贵的号外

号外发行量少,故保存下来的也少,加上不易收集的特点,更使之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数十年前的一些老号外,流传下来的极少,价格随着年限的增加攀升,没有数百上千元莫想问津,且有价无货。

在李元魁的“红色”报集中,一份1964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行,关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号外,让他感慨万分。李元魁用“三下伊犁”来形容寻报的艰辛。这份号外一直是他梦寐以求的,当得知图书馆有一份《人民日报》合订本被人回收的消息,李元魁迫不及待地来到图书馆打听情况,经过一番周折,好话说尽,才从图书馆工作人员口中得知这批报纸流到了伊犁,于是来不及多想,他回到家匆匆整理了行李,便连夜赶赴伊犁。到了伊犁,四处打听方才找到买走这批报纸的人,但此次前往他并没有表明

自己真正的来意,只是说来观摩,包括两个月后的第二次伊犁之行,他依然没有流露任何想买的意思。表面若无其事的他,此刻心里燃烧的那团火已经无法扑灭了。当他第三次踏上了伊犁之行,便直奔主题,卖主被他的诚心所打动,由第一次叫价3500元优惠到2500元,尽管价格不菲,李元魁还是爽快的答应了,但临行之即,卖主却非要把300元给李元魁做车费,一番推搡之后,李元魁只好收下。此刻李元魁握着卖主的手,竟禁不住颤抖了……

“错版”珍藏

我国“神五”、“神六”飞船首次载人航天成功,国内近百家媒体推出了号外,使方兴未艾的号外收藏热进一步升温 ,人们又将目光纷纷投向“神五”、“神六”号外,一些老号外也开始大幅增值。一直以来,他收集的所有国内报纸发行的关于“神五”、“神六”的号外都让他欣慰。最让他引以为豪的不仅仅是它的齐全性,还在于一份2005年10月12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发行的“神六”号外。他熟练地从“神六”报夹中取出了这份报纸,用极其神秘的语气说:“这是一份‘神舟错版’(费俊龙和聂海胜的姓名顺序颠倒了)!现在市面价要400多元一份。”如果仅仅是个错版,他也就不会这样兴师动众了,偏偏这份报纸发现错误后,被发行社一百元每份回收了回去很多,所以市面上这份报纸的存量不过几十份,李元魁手上的这份便是其中之一。

报友情深

2006年7月1日,《西藏商报》发行了一份西藏铁路通车的号外,遥远的西藏给这份号外的收集增加了更大的难度,全国一百万集报爱好者纷纷“垂涎”于此,李元魁自然也不例外。但另一方面,号外发行的数目很有限,除去自然消耗,从所剩数量中得到一份对每位集报爱好者都是一种挑战。在这个时候,人脉的重要性也就最大限度的凸显了出来,一向与人为善的李元魁,因为平时经常与各个省市的众多报友保持着紧密联系,他们互通有无、相互交流,虽然从未谋面,但却都以诚信为先。所以当报友在第一时间得到这份号外时,在众多求购的报友中首先选择了李元魁。说到这里,李元魁感慨道:“要是没有报友间的相互交流,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空间,是永远都不可能把集报做到极致。这份西藏铁路通车的‘号外’,就是托了报友的福,尽管花了三百元,但是钱对我来说没有意义,而报纸对我来说却意义重大……”

目前我国活跃着一支上百万人的号外收藏大军,相应的研究会、收藏协会、专业报刊如雨后春笋应时而生。面对这一号外收藏热的现象,有关专家认为,它今后将是集报界的主流,并将和连环画、宣传画等热门收藏一道再创辉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