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玉林
释义

李玉林,男,山东德平人。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党政干部基础科。吉林大学副校长李玉林,男,汉族,1950年1月20日出生,吉林省东丰人,1969年12月参加工作,1972年7月入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正厅级)兼任白求恩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北煤炭医学院教授李玉林,从事医疗教学科研20余年,近20年来共发表论文23篇均为第一作者,专著4部。获河北省科研奖2项,教材优秀奖一项。

1.天津市作家李玉林

1972年后历任中共天津市和平区委调研组长、和平区文联主席,城市人杂志社社长、主编,《慈善》杂志主编。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2.原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李玉林

个人履历

1970.06——1973.08 吉林医科大学医疗专业学生。

1973.08——1979.08 白求恩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助教。

1979.08——1982.08 白求恩医科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82.08——1986.03 白求恩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讲师。

1986.03——1989.10 在日本东北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1989.10——1993.03 白求恩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

1993.03——1995.11 白求恩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主任、教授(1993—1994年日本东北大学客座教授)。

1995.11——1996.05 白求恩医科大学校长助理。

1996.05——1999.12 白求恩医科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1999.10—1999.11 作为教育部首批大学校长考察团成员赴澳大利亚访问考察)。

1999.12——2000.06 白求恩医科大学校长。

2000.06——2005.12 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00.06—2007.01 兼白求恩医学部学部长,2001.03—2001.07 在中央党校厅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2005.12——2008.12 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正厅级)。

2008.12—— 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正厅级)兼白求恩医学院院长。

1992年被评为白求恩医科大学教授,1995年被评为白求恩医科大学博士生指导教师。

2006年3月兼任病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985”整合生物学科技创新平台主任。

工作分工

分管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国际交流中心、资产管理、医疗与公共卫生工作;兼任白求恩医学院院长。

分管部门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国有资产管理处、医务处、国际交流中心、土地资源开发办公室。

联系单位

白求恩医学部、白求恩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病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再生医学研究所、吉林大学前列腺疾病防治中心、实验动物中心、测试科学试验中心。

社会兼职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生命科学学部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委、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命科学部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基础医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终审专家、国际病理学会委员、国际诊断计量病理学会委员、中华病理学会常委、人事部专家服务中心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吉林省科协副主席、吉林省政府智力支撑系统科技组召集人、吉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吉林省病理学会主任委员、长春市病理学会主任委员、吉林省公安厅客座教授、吉林省司法医学鉴定委员会法医组组长、吉林省科技成果评审专家。

获奖荣誉

曾获得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林宗扬医学教育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跨世纪优秀人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首批省管优秀专家、第二届省管优秀专家、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吉林英才奖、吉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吉林省先进工作者、长春知名教授、长春市高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现为全国医学院校专科、本科、研究生“十一·五”《病理学》规划教材的主编,国家《病理学》精品课程的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863”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它部委级课题13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被SCI收录30余篇,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被广泛引用。主持承担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课题,被教育部评为样板课题,其成果在全国117所医学院校推广,2001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其它自然科学奖项包括吉林省和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成体干细胞分离、纯化及其制剂产业化前关键技术研究,2006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3.华北煤炭医学院教授李玉林

主要研究方向为:

1.消化性溃疡的个体化治疗

2.顽固性腹水的内科治疗方法

3.上消化道出血的非手术治疗

4.非酒精性脂肪肝防治研究

5.肝脏干细胞的临床应用

6.溃疡性结肠的炎性介质拮抗物筛选

唐山抗震英雄李玉林

基本信息

李玉林,1935年生,河北唐山人。1949年进开滦唐山矿做工,1950年参军,1959年转业回开滦唐山矿。1975年、1976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唐山市级劳模,历任汽车司机、矿机关党支部副书记、矿工会副主席、矿党委副书记,局、矿篮球教练。1994年退休。

唐山地震经历

1976年前的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秒,唐山发生了举世震惊的7.8级强烈地震,震中烈度高达11度,百年城市毁于一旦。地震造成24.2万多人死亡,16.4万多人重伤,7200多个家庭全家震亡,4204人成为孤儿。灾情之重,损失之巨,举世罕见。西方媒体曾预言唐山从地球上“抹掉”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唐山大地震”现在已成为一段悲恸的历史。 这场灾难,究竟留给今天的人们多少清晰的图像、难忘的瞬间、沉重的警示和震撼人心的细节?其实这一切都深藏在唐山人的内心深处,深藏在唐山每一个市民的回忆里……

“当时,我那个房子没彻底倒,多亏几个大衣柜把预制板给挡住了。但我的脑袋还是被砸出了血,肩膀也砸坏了……这时候,一种声音响了。整个唐山市只能听到一种海潮似的声音:‘哗——’,那是建筑物倒塌的声音。也不知道当时我们是怎么爬出来的。直到向党中央毛主席汇报完情况后,我才发现自己脚上有9个很深的伤口,大的有8公分长,但是一点都感觉不到疼。脑袋流了血,肩膀也砸坏了,但都没有疼痛感。”记者插话问道:“您爬出来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要去北京报信吗?”“一点都没有那个想法。根本没想到地震那么严重。我当时只想去矿上看一看。当天晚上矿井里全是工人,我是工会副主席,心里着急。爬出来后,我一看就吓坏了——除了一些电线杆和树还立着,其他的全倒了。我踩着废墟,顺着铁路跑。这可不是一般的地震,不少地段的铁轨都成了S形。我越看越为矿井里的同事们担心,于是急忙往矿上跑……”李玉林感伤的讲到。

驱车前往中南海

从李玉林家到矿上,平时步行只需10多分钟,但这一天,这条路似乎格外漫长。7月27日晚,李玉林所在的唐山矿,共有1600多干部、工人下了井。李玉林只是想尽快赶到矿党委,指挥营救井下的矿工。“跑到矿上以后,我碰见了救护队的贾队长,问他情况怎么样。他就说了3个字——‘全平了’。我急忙冲向矿党委,发现那里也都‘平’了。我是当兵出身,参加过抗美援朝。这十年兵没白当——危急的时刻我反倒冷静下来。在矿党委门口,我看见了矿党委干事王思仁。他说:‘李师傅啊,赶快给省委打电话。’我告诉他,这个时候得调动千军万马,除了党中央毛主席,谁说话都不灵。我说我只能亲自去北京了。”纵然是在30年后进行回忆,李玉林的眼中仍然满是焦急。“你刚才问我去北京报信的念头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应该说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然后我就琢磨,去北京得有车。那时候车很少。我光着脚丫子找车的时候,崔志亮开着一辆矿山救护车过来了,我当机立断——就开这辆车。

路上,我们又碰见了两个同事,考虑到路上可能需要更多的人相互照应,就把他们也拉上了车。”

于是,1976年7月28日凌晨4点10分左右,也就是地震发生不到30分钟,一辆红色救护车从唐山矿出发,向北京驶去。这是唐山市第一辆“苏醒”的汽车。

“我到今天还跟朋友们说,不能忘记崔志亮。他家离马路只有12米,而我们路过时根本就没有停车。等我们从北京回来后,他的爱人和孩子都死了,都死了!”忽然,老人的声音哽咽了,不停地用手擦眼泪。

救护车颠簸前行之时,李玉林突然想到,最好能通过电话将灾情汇报给党中央。但此时,唐山与外界的通信已完全中断。汽车一路飞驰,竟找不到一部能拨出去的电话。早上7点多钟,一个工厂门口的电话让这辆唐山来的红色救护车“嘎”的一声停了下来。李玉林激动地发现,这部电话能拨通!门口的老大爷见他满脸是血,吓了一跳——“哎呀,你是干啥的?”李玉林简单地说明了一下,然后拿起电话就喊:“请转北京!”老大爷说:“同志,你已经到北京了,怎么还找北京啊?”原来,他们此时已身在北京通县(现通州区)。

可紧接着,李玉林他们又犯难了。“一进建国门,我们几个就‘傻’了。咱们都说找党中央毛主席,可党中央毛主席在哪儿呀?中南海在哪儿啊?不过我想,新华门准是个大机关,于是就直奔过去……车在新华门前刚停下,哗啦一下就冲过来差不多一个班的战士,个个端着枪。不远处的两个民警也以百米速度冲了过来。当时看他们那个表情,恨不得要把我们拎起来揍一顿。我推开车门蹦下去。两位民警一看我,眼都直了——‘哎呀,你是干什么的,你是哪儿的?’我回答说:‘我们唐山地震了。’他们看我下身只穿着一件三角裤衩,浑身是血,马上就消了气,然后告诉我们,新华门是咱们的国门,只有国家元首才能走这个门。”

驱车驰报中南海第一人

唐山大地震后,想到前往中南海给中央报信,使党中央准确了解震中位置和情况的,是一个叫李玉林的人。当年,他一条内裤满身泥血,从地震废墟中爬出,来不及顾及家人的安危,地震后,时任开滦唐山矿工会副主席的李玉林,果断带领曹国成、崔志亮、袁庆武(后中途带国家地震局的人返回唐山)3名同志飞车向首都告急。第一时间将灾情报告给中央领导。他是第一个(唐山大地震后,唐山抗震英雄李升堂是第一个通过无线电向中央发出求救信号,早在李玉林到北京之前,唐山空军就先行通过无线电向中央报信,第一架飞往北京的唐山机场求救飞机,于当天凌晨5时50分飞离唐山,向北京南苑机场进发,并成功着陆,比李玉林早到北京两个多小时 )把唐山地震的情况亲自驱车带给中南海的人,为中央的救灾工作抢出整整一个白天时间。

时任国务院领导因唐山震情而落泪

在两位民警的指引下,李玉林等人最终来到中南海,来到副总理办公室。不过,最终只有李玉林一个人见到了那些领袖人物。他作为代表,独自进了内厅。“我披上一件修车工穿的破棉大衣,上面沾满了油,还露着棉花。快到门口时,我一看,里面有纪登奎副总理,李先念副总理,以及陈锡联、陈永贵、吴德、吴桂贤。他们一看到我,就一路小跑似的走过来。纪登奎同志在前边喊:‘哪位是李玉林同志。’我说:‘我是。’他上来就拥抱我。我当时非常激动……”说到这里,李玉林再次泪流满面。“领导同志穿的都是白汗衫。除了吴桂贤同志握手问候我,其他领导都跟我拥抱。他们的衣服都让我弄脏了。纪登奎同志问:‘李玉林同志,你家里情况怎么样?’我说:‘家里情况还不太清楚,我脱险以后,就上北京来找党中央毛主席来了。’他说:‘李玉林同志,你是个好同志啊!往里请!’进去以后,纪副总理就喊:‘李玉林同志,你是从灾区来的。你了解灾区的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我们这6个同志都听你的,你说吧,让我们干什么!’纪副总理这么一说,我倒冷静下来了,当时就提了3个条件:第一,赶快派解放军,越多越好。好几十万人都在废墟底下压着呢。听我这么说,6位领导没有一个不掉眼泪的。第二,把全国各大煤矿的救护队都派到唐山,因为整个开滦煤矿的矿井里可能有两万名夜班工人。第三,全国各省市都得派医疗队,并且要多带药品。” 尽管当时中国还处于动荡之中,但在震灾来临之际,社会的凝聚力却迅速恢复起来。7月28日上午,就在李玉林等人向中央领导汇报灾情后不久,党中央就向全国下达了救援命令。一场全国性的救灾战斗打响了……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过程中,李玉林老人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讲到在中南海汇报灾情时的情景,老人更是哽咽着泪流不止。一直在旁边倾听的李玉林的老伴低声告诉记者:“今晚,他一定又睡不着了。这么多年来,只要一提起这件事,他就是这样,我特别担心他会生病。”听完大妈的话,记者先是大吃一惊,随后深感歉疚。但记者同时想到:历史不会忘记李玉林他们四个,他们送到北京的“鸡毛信”,将为历史所铭记!

大理州银苍高级美术师

李玉林 1945年11月生,云南大理市人,白族。又名苍洱、玉案山人。中共党员、大理州老龄老干诗书画协会会员、国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国际)、中国国际书画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高级美术师,大理州银苍书画院院士、高级美术师。2004年荣获全国百名人民艺术家称号。现住址及原工作单位:大理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务国家公务员。本人简历:1954-1963年在大理读小学、中学;1985-1988年在中国行政函授大学读函授;1965-1966年在楚雄州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工作;1967年8月前在永仁县人委卫生科工作;1967年9月-1982年在云南省国防工办九三九厂工作(管理员、机关科员等职);1982年4月至今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职务主任科员,2006年元月起离职退休。书画简历:自幼是书画之迷。从1972年起长期苦练书画创作之功。1995年至今拜老一辈国际文人大书画家马丽生和著名中国国际书画家杨玉堂先生等为恩师,尽力于“中国画”、“旅游书画”体裁创作工作;1995年7月成功和同事好友杨先权先生举办了首届旅游书画展;1995年5月至今投身于第二局旅游书画创作工作。本人书画作品,从2005年起参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世界华人书画艺术画卷》、《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中华当代艺术家作品展获奖作品集》、《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红色中国获奖精品集萃》、《世界文艺博览——中国书画》、《翰墨名家精品大观》、《中华名人大典》、《中国精神文明大典》、《人类进步全书》、《中国艺术》、《共和国精英档案》、《红旗谱——永远的丰碑》、《党的生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国际中华艺术家大典》、《2007年度中国时代人物》、《世界文化艺术经典》、《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小平与香港回归》、《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辞典》、《改革开放30年文化艺术功臣名典》、《中国文艺百年典藏》、《2008——中国艺术年度人物》、《2008年奥运书画风云人物》、《中国爱国艺术家》、《当代杰出艺术家》、《科技创辉煌》、《世界名人录》、《世界人物辞海》、《中华名人铭鉴》等二十八部大型书画典集入编工作。并获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授予三等奖;北京中国书画收藏协会,红色中国编辑委员会授予“终身成就奖”特别金奖;中国国际书画协会授予“特别金奖”杰出书画家荣誉勋章。中国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艺术类评定中心授予“中国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书画艺术类银奖”。近期又评定授予“中国艺术成果金奖”、“中国艺术创作名家”、“优秀共产党员”、“世界华人金冠艺术家”、“2007年度中国时代人物”、“世界华人杰出贡献金奖艺术家”、“世界优秀专家人才”、“2008年奥运书画风云人物”、“中国爱国艺术家”、“当代杰出艺术家”、“百佳科技之星创新人才金奖”、“世界名人”、“中国文艺榜——百名中国当代文艺人物”、“水墨中国艺术成就奖”等荣誉称号。本人书画爱好作品:格笔素描画、水彩画、水粉画(宣传画)、中国画、油画。书法作品:楷书、隶书、魏碑书、行书、草书一一苦练钻研。仅2004年12月简录书法作品:(1)老君山;(2)天池;(3)石门;(4)九气台;(5)水目山:(6)金光山;(7)南沼风情岛;(8)苍山;(9)千狮山;(10)鸟吊山;(11)石宝山;(12)鸡足山;(13)巍宝山:(14)白州长联;(15)锦绣大理长联;(16)邓公;(17)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18)白龙山庄;(19)威通山庄等近60余幅;书画作品:(1)白鹤与梅花;(2)白国风光马鹿图;(3)洱源茈碧湖图;(4)老君山龙潭图;(5)洱源浪穹图;(6)老虎图;(7)狮子图;(8)梅花图;(9)鹰图;(10)荷花图;(11)雄鸡与小鸡图;(12)牡丹图;(13)望夫云全境图;(14)二祖调心驾虎图;(15)苍山神韵清碧溪图;(16)苍洱风光图;(17)玉洱银苍图;(18)雄鸡与牡丹图;(19)工笔国画虎啸图等近百余幅。2005-2008年简录近期作品国画:(1)千手观音;(2)十八罗汉;(3)钟馗斩妖图;(4)猛虎下山图;(5)红白牡丹图;(6)虎啸图;(7)行虎图;(8)上山虎图;(9)中华之雄鹰图;(10)群仙祝寿图;(11)莲池观音图;(12)寿星图;(13)李白吟诗图;(14)铁骨红梅图;(15)荷花与鸳鸯图;(16)雄鸡图;(17)各式白鹤图;(18)临习徐悲鸿马图;(19)各式虎图;(20)竹林深处中渔寨;(2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虎图;(22)普慈观音图;(23)坐狮见音图:(24)坐象观音图;(25)普陀观音图;(26)庄严观音图;(27)送子观音图;(28)万里长城图;(29)苍洱漾濞江畔风光;(30)苍山永不落;(31)祖国锦绣河山云南好风光世界共分享;(32)锦绣河山大理图;(33)祖国锦绣河山七彩云南我可爱的故乡图;(34)白梅图;(35)红梅图;(36)黄梅图;(37)竹林深处有渔家;(38)竹图;(39)竹与梅花图等数十幅。书法作品:(1)祖国万岁;(2)和谐中国;(3)和谐中华;(4)毛泽东诗词:“念奴娇昆仑”、“送瘟神”、“水调歌头游泳”、“红军长征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祭黄帝陵”、“沁园春雪”、“江西月井冈山”、“满江红”、“登泸山”;(5)嫦峨一号;(6)虎字图:(7)新华村;(8)无量山;(9)龙腾虎跃;(10)李白诗:“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行路难”、“渡荆门送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1)白居易诗“忆江南”、“赋得古原草送别”;(12)孟浩然诗:“望洞湖增张丞相”;(13)王维诗:“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等数十幅。愿在有生之年,尽力为中华书画宝库添砖加瓦,积极执行“双百”方针,尽力为党和国家经济建设,为工农兵大众服务,为建设文化大省、旅游大省、文化大州、旅游大州奋力贡献。

九江学院政法学院教授

个人简介

李玉林、男, 1958 年生,江西星子人,九江学院政法学院教授,江西师范学院政治教育本科毕业,学士;主要研究先进文化建设, 2000 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 20 余篇,主、参编书 3 部,主持省、厅级课题 6 项,获省、厅级科研成果二等奖 6 项、三等奖 4 项;荣获全省党校系统优秀教师,九江市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

代表性研究成果

课题

1 、主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十五 ” 项目《先进文化内涵与前进方向研究》(项目编号: 05KS21 );

2 、主持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十五”项目《大众文化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局限性研究》(项目编号: 06SH42 );

3 、主持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文化主题及其创新》(项目编号: 08ZX17 );

4 、主持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江西发展中的文化约束及基对策研究》(项目编号: jc0924 )。

论文

1 、独著:《建设先进文化必须树立和强化 “ 三个意识 ” 》,《江西社会科学》 ( 北图中文核心期刊 ) 2001 年第 12 期 ;

2 、独著:《建设先进文化必须树立世界文化视野》,《江西社会科学》 ( 北图中文核心期刊 ) 2002 年第 12 期 ;

3 、 独著:《论文化交流与创新》,《求实》 ( CSSCI 来源期刊 ) 2007 年第 4 期 ;

4 、独著:《论文化的主题与创新》,《求实》 ( CSSCI 来源期刊 ) 2010 年第 4 期 。

教材与著作

1 、主编:《理论思维 战略思考》,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2 、副主编:《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论纲》,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1 年版。

获奖

1 、 独著: 《论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获 2000 年江西省第九次优秀社会科成果三等奖;

2 、 独著: 《建设先进文化必须更新和强化文化意识》,获 2001 年江西省党校系统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 80 周年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3 、 独著: 《先进文化特质与建设先进文化》,获 2002 年江西省党校系统第九届邓小平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4 、 独著: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今天》,获 2003 年江西省党校系统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10 周年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原内蒙古日报社副总编辑

李玉林,汉族,1962年3月出生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1983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大学,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8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李玉林同志1983年8月至1985年11月在乌盟广播电台工作,1985年11月至1990年7月在呼市公安局工作,1990年7月至1994年7月在内蒙古党委统战部工作,1994年7月至2004年12月在内蒙古党委组织部工作,2004年12月至今任内蒙古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2011年9月任高级编辑职称。

李玉林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2月12日在呼和浩特逝世,享年50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5:2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