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训 |
释义 | 1 唐代大臣唐代大臣。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位天水市北)人。字公垂,初名仲言。为唐代大臣,擢进士第。834年(文宗太和八年)由宦官王守澄引荐,由四门助教升至翰林侍讲。次年,升礼部侍郎,同平章事,与郑注结为党援,遂之排挤宰臣李德裕、李宗闵,为文宗策划“太平之策”。宣称“应首除宦官,次收复河湟,再次收复河北”,先后杀死宦官陈及、王守澄等,后又与郑注合谋并设计消灭宦官集团,伪称大明宫左金吾厅石榴树上有甘露下降,引宦官出现。事泄,宦官仇士良等率军捕杀朝臣,史称“甘露之变”。他逃至终南山(位西安市南)被杀。 ◎ 人物生平李训(?--公元835年)陇西成纪(今秦安县)人,以进士进入京师。曾以上疏收复河湟、清除藩镇、诛灭宦官受到唐文宗重用,任宰相。诛宦官陈弘志、王守澄。公元835年以宫中石榴树上有甘露为名,诱贪钱横暴的宦官仇士良观看,谋里应外合诛杀。不慎泄露,李训、舒元舆、王涯等良臣被杀。史称“甘露之变”,留下了千古遗恨。 ◎ 《新唐书·李训传》李训,肃宗时宰相揆之族孙也。始名仲言。进士擢第。形貌魁梧,神情洒落;辞敏智捷,善揣人意。宝历中,从父逢吉为宰相,以训阴险善计事,愈亲厚之。初与茅汇等欲中伤李程,及武昭事发,训坐长流岭表,会赦得还。丁母忧,居洛中。 时逢吉为留守,思复为宰相,且深怨裴度,居常愤郁不乐。训揣知其意,即以奇计动之。自言与郑注善,逢吉以为然,遗训金帛珍宝数百万,令持入长安,以赂注。注得赂甚悦,乘间荐于中尉王守澄,乃以注之药术,训之《易》道,合荐于文宗。守澄以训缞粗,难入禁中。帝令训戎服,号王山人,与注入内。帝见其指趣,甚奇之。及训释服,在京师。太和八年,自流人补四门助教,召入内殿,面赐绯鱼。其年十月,迁国子《周易》博士,充翰林侍讲学士。入院日,赐宴,宣法曲弟子二十人就院奏法曲以宠之。两省谏官伏阁切谏,言训奸邪,海内闻知,不宜令侍宸扆,终不听。 文宗性守正嫉恶,以宦者权宠太过,继为祸胎,元和末弑逆之徒尚在左右,虽外示优假,心不堪之。思欲芟落本根,以雪雠耻,九重深处,难与将相明言。前与侍讲宋申锡谋。谋之不臧,几成反噬,自是巷伯尤横。因郑注得幸守澄,俾之援训,冀黄门之不疑也。训既在翰林,解《易》之际,或语及巷伯事,则再三愤激,以动上心。以其言论纵横,谓其必能成事,遂以真诚谋于训、注。自是二人宠幸,言无不从;而深秘之谋,往往流闻于外。上虑中人猜虑,乃疏《易》义六条,示于百辟,有能出训之意者赏之,盖欲知上以师友宠之。九年七月,改兵部郎中、知制诰,充翰林学士。九月,迁礼部侍郎、同平章事,仍赐金紫之服。诏以平章之暇,三五日一入翰林。 训既秉权衡,即谋诛内竖。中官陈弘庆者,自元和末负弑逆之名,忠义之士无不扼腕。时为襄阳监军,乃召自汉南,至青泥驿,遣人封杖决杀。王守澄自长庆已来知枢密,典禁军,作威作福。训既作相,以守澄为六军十二卫观军容使,罢其禁旅之权,寻赐鸩杀之。训愈承恩顾,每别殿奏对,他宰相莫不顺成其言,黄门禁军迎拜戢敛。训本以纤达,门庭趋附之士,率皆狂怪险异之流。时亦能取正人伟望,以镇人心。天下之人,有冀训以致太平者,不独人主惑其言。 训虽为郑注引用,及禄位俱大,势不两立;托以中外应赴之谋,出注为凤翔节度使。俟诛内竖,即兼图注。约以其年十一月诛中官,须假兵力,乃以大理卿郭行余为邠宁节度使,户部尚书王璠为太原节度使,京兆少尹罗立言权知大尹事,太府卿韩约为金吾街使,刑部郎中知杂李孝本权知中丞事,皆训之亲厚者。冀王璠、郭行余未赴镇间,广令召募豪侠及金吾台府之从者,俾集其事。 是月二十一日,帝御紫宸。班定,韩约不报平安,奏曰:“金吾左仗院石榴树,夜来有甘露,臣已进状讫。”乃蹈舞再拜。宰相百官相次称贺。李训奏曰:“甘露降祥,俯在宫禁。陛下宜亲幸左仗观之。”班退,上乘软舁出紫宸门,由含元殿东阶升殿,宰相侍臣分立于副阶,文武两班,列于殿前。上令宰相两省官先往视之。既还,曰:“臣等恐非真甘露,不敢轻言。言出,四方必称贺也。”上曰:“韩约妄耶?”乃令左右军中尉、枢密内臣往视之。 既去,训召王璠、郭行余曰:“来受敕旨!”璠恐悚不能前,行余独拜殿下。时两镇官健,皆执兵在丹凤门外,训已令召之,唯璠从兵入,邠宁兵竟不至。中尉、枢密至左仗,闻幕下有兵声,惊恐走出。阍者欲扃锁之,为中人所叱,执关而不能下。内官回奏,韩约气慑汗流,不能举首。中官谓之曰:“将军何及此耶?”又奏曰:“事急矣,请陛下入内。”即举软舆迎帝。训殿上呼曰:“金吾卫士上殿来,护乘舆者,人赏百千。”内官决殿后罘罳,举舆疾趋。训攀呼曰:“陛下不得入内。”金吾卫士数十人,随训而入。罗立言率府中从人自东来,李孝本率台中从人自西来,共四百余人,上殿纵击内官,死伤者数十人。训时愈急,逦迤入宣政门。帝瞋目叱训,内官郄志荣奋拳击其胸,训即僵仆于地。帝入东上阁门,门即阖,内官呼万岁者数四。须臾,内官率禁兵五百人,露刃出阁门,遇人即杀。宰相王涯、贾餗、舒元舆、方中书会食,闻难出走,诸司从吏死者六七百人。 是日,训中拳而仆,知事不济,乃单骑走入终南山,投寺僧宗密。训与宗密素善,欲剃其发匿之。从者止之,乃趋凤翔,欲依郑注。出山,为盩厔镇将宗楚所得,械送京师。至昆明池,训恐入军别受搒掠,乃谓兵士曰:“所在有兵,得我者即富贵,不如持我首行,免被夺取。”乃斩训,持首而行。 训弟仲景、再从弟户部员外郎元皋,皆伏法。 仇士良以宗密容李训,遗人缚入左军,责以不告之罪。将杀之,宗密怡然曰:“贫僧识训年深,亦知反叛。然本师教法,遇苦即救,不爱身命,死固甘心。”中尉鱼弘志嘉之,奏释其罪。 2 原浙江证券公司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1932年7月出生,淮阴县(今淮安市清河区)人。1949年11月,在中国人民银行宁波中心支行从事军事货币管理工作。1978年7月,任中国人民银行舟山中心支行行长。1981年10月,任中国银行浙江分行副行长,外管局浙江分局副局长。1990年3月,任浙江省证券公司副总经理。1994年9月,任董事长兼总裁。兼任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中国证券业协会理事会常务理事,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 原浙江证券公司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浙江国信控股集团公司退休干部李训同志(副厅级),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4月3日在杭州逝世,享年79岁。 今日早报 2010年10月18日32版 ◎ “不要怕,看准了就要大胆地闯。”李训:证券时代的拓荒者 “不要怕,看准了就要大胆地闯。” 李训:证券时代的拓荒者 十年史记【世家】 李训,80岁。浙江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前董事长,上海亿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董事兼高级经济师。创建了浙江第一家证券公司“浙江证券”,保荐上市了浙江第一家上市公司“凤凰股份”,成立全国第一家异地交易的证券营业部…… 本报记者 褚睿雅 文并摄 一边被批评 一边宣传股票 说起中国的证券业,就不能不说李训。 如果说,十年前的中国证券是一块荒地的话,那么,李训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拓荒者。 1990年,李训被派到英国伦敦考察、学习国际金融,看外国人是怎么做证券,怎么做保险。对李训的触动非常大,原来,金融还可以这么做。 回国之后,他去参加一个金融研讨会,说到自己的学习体会,就是中国也要搞股票,也要搞证券交易所。这在当时是很前卫的想法,所以,当即就有人说了:“老李啊,是不是伦敦的月亮也比中国圆啊?!” 李训的证券之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起步的。所以,在当时,他不仅要研究怎么做证券,还要去宣传证券,非常困难。 李训曾上大学讲台给大学生们讲股票,先后被聘为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工学院、杭州商学院等学校的兼职教授;他也曾走向街头、交易大厅、礼堂给股民讲课;他还去党校、机关单位给干部讲股份制、讲股票。 1990年,李训在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资本金和开办费的情况下,筹集了5100万元股本金,其中50%来自于外省。一些领导担心地问:老李,这不妥吧! 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李训花了40万元席位费购买上交所席位。有人告到省里主要领导那儿:李训把浙江的钱拿给上海去办事! 浙江证券成立后,李训花了100多万,在全国率先拉通了上海、深圳远程同步股票行情及交易系统,使杭州成为继上海、深圳之后第一个能同时交易两地股票的城市,一时形成了上海、深圳、杭州中国股市的“金三角”。当时,有人却指责他把浙江的资金挪到上海、深圳,影响了本地经济的发展。他因此遭到通报批评,说他搞乱了证券市场。 在1990年至1992年间,李训一共遭到了5次通报批评。面对这一切,李训只是说了一句话:“泰山压顶不弯腰!” 他曾当众 反对再建交易所 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南巡,在深圳说,股票这个东西到底好不好要实践。股市才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李训的工作才变得容易。同时,他也牢牢记住了小平的话,“不要怕,看准了就要大胆地闯。” 上交所成立的时候,分席位,1000多个交易员都在争,最后决定抓阄。李训不肯抓,他觉得如果让外国人知道是用这种方式分席位,肯定要被笑话。结果,李训反而拿到了001号。 1992年,鉴于李训对上海证交所的贡献和浙江证券的发展,上交所理事会决定推选副理事长,获得提名的两个人很有意思,是一对父子,就是李训和他儿子(李朝阳)。最后,经过上交所理事会全体理事的选举,李训成为上交所第一位异地公司的副理事长。理事们要李训请客,因为临时订不到酒店,决定送领带,结果把上海南京路上所有的领带都买光了。 上海证交所成立的时候,朱镕基是上海市市长,他就说搞得好,并且记住了李训这个人。1992年,北京开会,研究股票试行办法。李训接到了朱镕基的秘书从北京打来的电话,让他去参加。这是李训第一次到中南海,心情很激动。 “会一开,朱镕基就说了,今天研究股票试行办法,首先请我们浙江股票专家李训讲话。我都愣住了,很多部长、市长都来参加这个会议呢。” 会上,李训的观点就是中国已经有上海、深圳交易所了,加上香港的,就有三个了。而且没有经验,不应该再开。“当时,武汉、天津都在申请交易所,武汉的市长也来开会,马上就说了,‘老李,你不对!’但朱镕基很干脆,李训说得对,不能再开!” 行情不好的时候 公司掏腰包买股票救市 现在是个全民皆股的时代,但是在20年以前,股票、证券在中国是既没有政治地位也没有群众基础的,很多人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当年深圳“发展银行”的原始股得让人沿着深南大道挨家挨户叩门销售,李训也正碰上了这一幕。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交所开业的大喜日子。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交所正式挂牌开业,交易的老八股中,浙江证券推荐上市的凤凰化工是唯一的异地股票,这支股票是李训极力争取来的。原本已说好同意送到上交所挂牌交易,但企业负责人在前一天又犹豫了,担心会被人们说这是把企业卖到上海去。李训就“吓唬”凤凰化工的负责人:“如果你不拿到上海去卖,以后就不和你来往了。” 最终,凤凰化工还是拿去了上海,而上海证交所成立当天的第一笔交易就是“凤凰化工”。 1994年,刚刚起步的中国股市经历了一个大熊市。股票只有300多点,上交所的人给李训打电话:“老李啊,股票不行了,还跌。”李训当时就说:“凤凰化工我全包了,涨了我再卖。” 在股市最低迷的时候,杭州百货大楼的股票要发行,李训看了不对劲,就和有关领导说,不能发。但领导说,不发不行。李训想了想,就说:“那借我500万吧,我发!”之后,李训又去说服百货大楼当时的领导,让他借钱给员工,让员工去买股票。终于,股票发出来了,市价6.3元,李训把那500万全部拿去买了这个股票。 本来,他只是想救市,但没想到三个月后,股市大涨了,百货大楼从6.3元涨到了13元。说起这个,李训忍不住笑了,“我一下子发了起来,百货大楼的员工也发了!” 不过,说起股民,李训也觉得很遗憾。有一年行情很不好,是大熊市,有个股民到李训办公室找他,但是碰巧李训去北京开会了,那个股民就从李训办公室的窗口跳了下去。“如果,当时我在杭州,他就不会死了,他借了20多万元炒股,跌得很厉害,承受不住就想不开了。如果我在,我会劝住他的,因为做股票要从长远看。” 中国股市没道理跌 但上涨是波浪式的 李训是我国证券界第一位宣传家,他关于证券市场的观点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在内的许多媒体都多次报道过他的观点。 “杭州的媒体都采访过我,《今日早报》是杭州比较早开始做证券的媒体。”回忆起当年的情形,李训笑了,“现在也还经常有记者打电话来问我行情。” 李训现在还关注着股票,每天都看财经新闻,自己虽然不操作了,但以前的助手们都还在操作,常常打电话问他的意见。 对于中国股市,李训很乐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的发展,现在的证券市场已经兴旺发达了。具有了三个‘化’——规范化、国际化、现代化。原来只有8只股票,几百万的股民,但是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有1000多支股票了,几亿股民,都是电脑网络操作。管理办法规范化了,现在还准备吸收国外公司在中国上市……” 所以,李训认为,中国股市没道理跌,但它的上涨会是波浪式的。对于今后股市的发展,他看好大型国有企业、证券金融、低碳、电动汽车、风电等方面。 评价 李训告诫所有的股民,涨了要落袋为安,亏了要沉住气、看得远。买一只股票前,首先要了解这支股票,了解企业以及各方面的信息,不了解的不要买。熊市的时候,要停一停,不要大量买,看起来要涨了,赶紧买进去。掌握趋势很重要,包括国际、国内、政治、军事、经济等等,这些都和股票息息相关。要用头脑和知识去买股票。另外,也不能和亲戚、朋友合买股票,会很麻烦,就连夫妻,也最好不要一起买股票。 关于李训的个性,从他对股民的告诫中,可见一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