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兴民 |
释义 | 一、云南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白族,1964年11月生,研究生班学历,中共党员,1986年2月参加工作。历任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直属支队副政委、支队长,高速公路交巡警支队支队长,云南省公安厅装备财务处处长。2007年12月任云南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省委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二、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概要李兴民,电子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教授,公共管理研究所所长, 硕士生导师。兼任四川省现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员、四川省科技厅项目评审专家。 荣誉从事大学教学20年,先后担任“行政管理学”、“国家公务员制度研究”、 “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与传播”、公共管理写作与电子公文处理”、 “秘书学”、“大学实用写作”等近十门课程的教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认真负责,讲授内容生动翔实,思想敏锐,受到好评。曾获得“海星奖教金一等奖”、“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托普奖”二等奖、“全国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等。编写发表教材、专著3本,发表有关教育教学的论文4篇。 研究方向其研究方向主要是行政管理和文化建设与传播,在《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出版》、《出版发行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论文被多家学术刊物转载。现主持在研课题四川省社科基金项目《电子政务信息沟通模式构建与信息安全研究》。 研究课题和项目1.电子政务下信息沟通模式构建与信息安全研究(四川省哲学社科基金) 2.政府信息公开机制的住址模型研究(四川省哲学社科基金) 3.面向公众的成都市个性化政务信息服务体系研究(成都市邓论研究中心) 4.地方政府与传媒的互动模式构建(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发表论文[1] 编辑出版界的一面旗帜. 中国出版.2004.3 [2] 政府信息沟通与电子公文的发展. 社会科学战线.2004.10 [3] 政府职能转变与中介组织的发展和监管. 东北亚论坛.2004.10 [4] 影响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因素分析与信息安全体系构建.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11 [5] 对档案部门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思考. 档案.2004.12[6] [6] Construction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 pattern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in E-Government. 2005公共管理国际会议论文集.2005.10 [7] 廉政文化:反腐倡廉的精神基石. 江汉论坛.2006.2 [8] 百年巴金---一座世纪的文化丰碑. 中国文化报.2006.6 [9] 电子政务下政府信息沟通网络模式的构建.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4 [10] 信息失真:政府行政沟通亟待解决的问题. 山东社会科学.2006.2 [11] 政府领导政绩考核的定位与绩效评估. 2006公共管理国际会议论文集.2006.9 [12]Analysis of the Government Costin Terms of the Evaluation of Government Achievement2007公共管理国际会议论文集.2007.10 出版著作1.大学应用写作教程.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9 2.公共管理写作与电子公文处理.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6 3.公共管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2 三、宿州市副市长汉族,河南商丘人,安徽农学院农学专业毕业,高级经济师。1950年9月出生,197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7.09~1980.10亳县大杨区农技站技术干部、大队书记、农技站负责人 1981.02~1984.04亳县古城区副区长兼农技站站长 1984.04~1989.10亳县政法委副书记、亳州市纪委副书记(1983.09~1985.07省委党校学习) 1989.10~1995.11亳州市常务副市长、市委常委、副书记 1995.11~1996.03亳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1996.03~1996.11亳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1996.11~1998.10亳州市委书记 1998.10~1999.05宿县地区行署副专员 1999.05~宿州市副市长 四、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概要男,1957生,山东省陵县人, 中共党员, 博士, 教授。 主要学习经历: 1981.12 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并获学士学位. 1990.7 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 导师:李琼瑶教授; 1993.9-1994.7北京大学数学系访问学者. 1998.7 北京大学数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理学博士学位. 导师:彭立中教授、程民德教授 主要工作经历: 1982.1 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系任教. 1999.3 享用广州市引进人才政策,到广州师院数学系任教. 2003.9 到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任教. 2008.6 到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任教 成就1994年起,为美国数学会会员,1994年晋升为副教授。1995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位),1996年荣获北京大学光华奖学金,博士论文《八元数分析》2000年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00年晋升为教授。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多次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作邀请报告。在《Proc. AMS》《JMAA》《中国科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研究领域已往的研究领域:调和分析及其应用、八元数分析、Clifford 分析; 小波分析与图像处理; 时频分析与信号处理。 现在的研究领域: 1.小波分析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包括: 数字水印、滤波器构造、八元数彩色图像模型、模式识别、八元数神经网络、四元数八元数解析信号的理论和应用); 2.有限元方法在数字医学图像中的应用; 3. 中国医学的数学基础。 五、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基本信息性别 男 出生日期 1964年12月 籍贯 民族 汉 学历/学位 职称 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肉类品质评价;肉类风味研究;功能性乳、肉制品开发。 代表著作与论文参编《乳与乳制品营养》,《现代养猪生产》,《中国养猪大全》等著作。 主要科研项目曾参加国家九五攻关课题“优质肉牛品质评定及分割标准的制定”;北京市科委“法式肉制品中式风味化研制及新产品开发”;北京市科委“应用生物工程和膜技术制备乳酸菌发酵剂的研究”及北京市科委“优良乳酸菌筛选及新型发酵乳制品研制”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其中北京市科委项目“法式肉制品中式风味化研制及新产品开发”获北京市星火科技二等奖;北京市科委项目“优良乳酸菌筛选及新型发酵乳制品研制”获中国农业大学科技二等奖。 现主持及参加项目: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中国传统肉制品现代加工技术、设备与产业化示范”;国家“十五”奶业科技专项“乳品加工关键技术及设备的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国家“十五”奶业科技专项“北方大城市郊区奶业现代化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及国家863专项“农产品快速无损检测技术”等。 六、高级讲师李兴民 男,高级讲师,1939年11月出生,重庆武隆重人,中共党员,毕业于涪陵教育学院,大专,丙行琥隆重县委副支部书记。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撰写论文《浅谈"左"的危害》、《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浅谈琥隆重县委党校的函授教育》、《重视农民的问题保护农民利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的困难及应选的途径》、《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等12篇,发表在省市级报刊上,有4篇获优秀论文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