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士琦 |
释义 | 1、少将李士琦(1909-)广东东莞人,成都中央军校上校教官,后任国民政府广东第七区少将保安副司令。 2、教授人物简介(1942-)男,1963年原北京钢铁学院本科毕业,1963年-1978年在北京特殊钢厂冷轧硅钢车间技术组长。1981年获硕士学位。1981年3月至今,在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系任教,历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所长;1992年任教授;1996年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家政府津贴。兼任中国金属学会特殊钢专业分会副理事长,炼钢专业分会理事,冶金反应工程专业委员会和冶金工艺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过程系统专业分会理事。《钢铁》和《钢铁研究学报》编委。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讲授"冶金工程实验统计"、"冶金工程数学模型"、"冶金系统工程"、"现代钢铁冶金技术"、"冶铸轧系统工程"、"钢铁厂总体设计"、"冶金和材料工程基础"等课程。培养硕士60余名,博士20余名,获冶金部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主要从事电弧炉炼钢和特殊钢冶炼工艺技术、冶金反应工程和冶金过程系统工程学研究;先后承担国家"六·五"至"十一·五"攻关课题、国家经贸委之国家技术创新项目、国家科委火炬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部级重点项目、厂协项目多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8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正式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幅。主编专著三册,参编专著和教材五种,主持译文集两部。 课堂教学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讲授"冶金工程实验统计"、"冶金工程数学模型"、"冶金系统工程"、"现代钢铁冶金技术"、"冶铸轧系统工程"、"钢铁厂总体设计"、"冶金和材料工程基础"等课程。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电弧炉炼钢和特殊钢冶炼工艺技术、冶金反应工程和冶金过程系统工程学研究;先后承担国家"六·五"至"十一·五"攻关课题、国家经贸委之国家技术创新项目、国家科委火炬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部级重点项目、厂协项目多项。 论文著作正式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幅。主编专著三册,参编专著和教材五种,主持译文集两部。 项目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 国家发明专利2项; 实用新型专利4项; 冶金部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