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弄岗穗鹛
释义

简介

弄岗穗鹛(学名:Stachyris nonggangensis),画眉科穗鹛属的一个品种,于2008年被确认为新种。

该鸟类新种被命名为Stachyrisnonggangensis,中文名为弄岗穗鹛,英文名为NonggangBabbler,发现地是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放介绍,在中国分布的1300多种鸟中,以往仅有发现于广西的金额雀鹛是中国学者任国荣先生于1932年定名发表的,其余都由国外学者定名、描述发表。在广西弄岗地区的喀斯特季节性雨林发现弄岗穗鹛,是70多年后,在中国甚至整个东南亚第一次记录到鸟类新种。发现植物或昆虫新种相对较为容易,发现鸟类新种却非常困难。

外观描述

弄岗穗鹛体长约18cm,全身大部分为深褐色,只有脸颊耳后有新月形的白斑,喉部及前胸主色为白但上有黑斑点。飞羽及尾部则为棕色,翼展为68mm,尾长61mm,喙长19mm,跗蹠骨29mm。由现时只有两头标本去看,不具有两性异形,个体差异不大,繁殖羽的变化等亦未有详细资料。

习性

在树上及飞行的时间甚少,并只在受惊吓时才会短飞。多探头在地上觅食,透过翻开落叶下的碎石寻觅昆虫及节肢动物,偶而在被锯去的树木附近的土堆上觅食。在非繁殖季节时常见5至10头鸟一起觅食,在繁殖季节则双双对对出现。

分布及数量

弄岗穗鹛现时只分布于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喀斯特季节雨林的蚬木(Excetrodendron hsiemvu)林内。而且它们对其他地貌似乎不感兴趣,在附近的广阔树林内从未曾发现其踪影,而仅在自然保护区内石灰石地区活跃。虽然现时它们在自然保护区内活动而备受保护,但在保护区外的雨林正面临被砍伐的危机,其栖地可能备受破坏。

发现及命名

蒋爱伍是周放教授的学生,弄岗穗鹛的野外调查基本由他担任。他说:这一鲜为人知的鸟类属于画眉科穗鹛属,体长约为18厘米,个子不大,浑身棕黑色,脸颊有一道月牙状白斑,喉部有黑白相间的斑纹,眼睛是蓝色的虹膜,非常奇特。它栖息在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存较好的喀斯特季节性雨林中,性格羞怯,平时常在地面活动,除受惊吓外,极少飞行,以落叶下面的各种小动物为食。目前这种鸟类分布于弄岗自然保护区及周围保存较好的森林中,种群数量仅为100多对,生存状况岌岌可危。

在弄岗自然保护区发现新种,表明目前对弄岗包括整个广西西南部边境地区,特别是石灰岩地区的森林调查还远远不够,加强深入调查尤为必要;同时加强对这一物种,以及整个地区的保护,也显得非常重要。

《TheAuk》杂志由美国鸟类学会编辑出版发行,是世界最权威的鸟类学术刊物之一。这是中国内地学者首次在该刊物上发表学术成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1:4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