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升堂
释义

李升堂,1936年生于迁安彭店子乡,195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后就读于空军某军事学院。1963年到唐山空军机场任调度员。

一,基本信息

1976年,任唐山飞机场航行调度室主任。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的14天内,和战友用肉眼指挥的方式,指挥了3000多架次救援飞机起降,未发生一起事故;1977年5月25日,李升堂团队被中央军委授予"集体一等功";1982年,转业到唐山市司法局;1997年退休;2006年唐山抗震30周年时,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接见;2006年底被评为感动唐山十大人物之一。

李升堂,唐山人民不能忘记的名字。33年前的7.28大地震后,是他果断拍板,指挥开通了唐山通往外界的唯一生命通道,第一个向党中央报信,并在地面雷达等设施破坏殆尽的危难面前,用眼看、耳听、大脑分析的办法,指挥3000多架次救灾飞机安全起降,最多的一天指挥356架次飞机起降,最短起飞间隔仅26秒,被称为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

二,空中奇迹:14天指挥3000架次飞机安全起降

在唐山大地震发生后,谁第一个向中央发出了求救信号?很多人会想到开车进京的开滦矿工李玉林。33年后,重提往事,年届七旬的李升堂回忆说,事实上,早在李玉林到北京之前,唐山空军就先行通过无线电向中央报信,第一架飞往北京的唐山机场求救飞机,于当天凌晨5时50分飞离唐山,向北京南苑机场进发,并成功着陆,比李玉林早到北京两个多小时。

决定派出飞机的,正是时任空军唐山场站调度室主任的李升堂。随后他和战友们用向空军司令部发电报和向天空喊话的方式,最先向中央汇报了地震灾情。

第一架飞机顺利升空后,唐山机场高速运转起来。铁路和公路都受到了严重破坏,开辟空中通道是救灾的惟一的选择。在最需救援的震后最初14天,一批批救灾物资、救灾人员从天而降,2万多名伤员从这里转运……机场成为唐山的生命绿洲,李升堂和战友们指挥了来自全国30多个机场13种机型3000架次飞行,最多时从清早到傍晚平均2分钟就有一架飞机起降,起降间隔最短的只有26秒,没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密度之高,架次之多世界罕见,创造了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

震后第15天,铁路运输打开,陆路救援才接替空中救援。李升堂和战友们被中央军委授予“集体一等功”。

三,伏案两年:只为让后人详细知道这段历史

2006年,纪念唐山抗震30周年,70岁的李升堂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接见。“我说我叫李升堂,原空军调度主任,指挥飞机抗震救灾。没想到,胡锦涛总书记连说‘我知道我知道’。”接下来,胡锦涛总书记握住李升堂的手说,“你为唐山人民立了大功。感谢你们。”合影时,胡锦涛总书记还问:“我挡住你了吗?”回想这些细节,老人欣慰不已。

“很多老同志劝我,别人哪有你这个经历?你不写出来,后人还有谁能更详细知道这个情况?”李升堂萌生了写书的念头。在唐山抗震30周年前后,李老先后接待了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采访。冯小刚剧组为拍唐山大地震,也曾到李老家中寻找素材。对于来访者,老人都尽量详细地讲解。写书的想法再次萦绕脑海:我都这个岁数了,一旦有一天说不动了怎么办?写个东西,给后人永久地留下来。

其实,早在唐山抗震20周年时,唐山文史办就曾约请李升堂写一篇回忆性的文章。“当时出了个洋相,我不会写。我只上过初中,没有写过文学类的东西。”找他的人告诉他,“写史是一种责任。”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李升堂。李升堂开始有意识地看报纸文章、文学作品,学习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三易其稿,最终写出了一万多字的回忆性文章《特殊飞行》,收录在《唐山百年纪事》和《唐山大地震百人亲历记》等文史资料中。“那个文章写的比较粗,很多细节并没有展开讲。”李老觉得还是有必要写一部书出来。

从2006年下半年起,老人开始伏案写作。70多岁的人,又患有白内障,用眼时间一长就流泪模糊,家人很心疼,但李老横下心:“书里写的,都是这70年的亲身经历,一下笔,有很多东西从心里汩汩往外冒,不写都不行。”

一年后,5大本、将近20万字的回忆录手稿初稿完成,此后一年,老人对这些文稿进行了反复修改,并搜集大量相关图片,充实到书里。

四,详细披露:震后两小时,飞机在风雨中飞向北京

如今,这部定名为《航空史上的奇迹》的传记性书稿就摆放在老人的案头。此书跨越70年,初稿17-18万字,其中有2/3的篇幅都与唐山大地震后的空中救援密切相关。这部书与其说是对李老70年人生历程的回顾,不如说是首次全面详尽整理了唐山大地震后空中大营救的历史全貌。

本书首次详尽披露了震后两小时,唐山机场第一架飞机如何起飞,如何向中央带去了求救信。当时,机场尚有两架能用的飞机,只有一架能飞复杂天气情况,李升堂果断决定派出飞机,由高永发机组领航,由空军干部刘忽然汇报灾情。飞机在暴风骤雨中升空。

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地面设备被毁的情况下,李升堂和战友们向北京发电报,因找不到“地震”两字而想尽办法,又通过过往的飞机转达灾情。当高永发机组着陆在南苑机场时,中央军委的专车火速将他们送往中南海。“在以往的回忆材料中,这段历史写得很概括,以至于到底是谁第一个向中央报信,最初的救援通道怎样建起来的,许多人并不清楚。”

书中还详细记录了最惊险的一次着陆:第一架搭载着全国矿山救护专家的专机到唐,恰逢暴风骤雨,气象员紧张到手哆嗦,李升堂指挥若定,飞机连续3次穿越乌云,寻找跑道,最终安全着陆。救护专家下机后,唐山外事办的人恳求这架飞机能将在唐的50名外国友人带回北京。当时的国情下,随便运送外国人,不允许。又是李升堂果断拍板,50名外国人登机起飞,这就是后来传说中的“外交部专机”。

李老评价说,本书具有历史性、奇迹性、知识性和真实性的四大特点,青年人能从中受到教育,老年人能从中找到乐趣,而对于地震,人们更能够找到最真实的历史。

五,大家期盼:书稿应尽快完善尽快出版

“咱这不比作家的作品,说它是砖,还没有经过烧制,说它是块玉吧,书中确实有很多好的东西,但还没有经过雕琢。这本书如果能够出版更好,如果不能出版,就当给想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提供一些资料吧。”说起自己的书稿,李老的心态非常平和。

写书过程中,来访者通过文稿深刻了解了震后的那段历史。大家都认为,这本书应该成为有关地震文化、有关唐山抗震精神、有关城市品格的宝贵文献。大家提议,老人应该将这本书尽快完善,正式出版。

曾为李升堂拍过专题纪录片的龙裔传媒公司的王子囡等人帮助老人把书稿录入了电脑;唐山市广播电台的冉茜帮助李老修改字词错误;部队转来《南市报》有关“第一架飞机去北京报告唐山大地震灾情”的采访;老战友也纷纷为李升堂写来回忆性的材料……

另一位对此书的出版怀有极大热情的是唐山抗震文化的收藏者黄志强。这位40岁的唐山汉子,亲历过唐山大地震,对唐山地震文化等情有独钟。2008年,他与李老结为好友。对“出书”,他比老人更加热切。

黄志强在网上发布帖子,将李老晚年写书的种种努力向大家做了介绍,并将老人书中的一些精彩内容进行了披露。

“这部书的精彩与惊险足可以拍成一部电影。”黄志强说,唐山本土作家和地震亲历者写大地震的有影响力的作品几乎没有,钱钢的《唐山大地震》是写唐山地震大营救中陆路救援、赈灾,而对于空中救援通道的记录几乎是一片空白,理应把这段唐山上空的奇迹正式出版,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也为唐山人文建设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六,转业15年:公证地震罹难者遗属的合法权益

1982年,李升堂经过一年多的法律培训,转业到地方,被分配到唐山市司法局,任公证处主任。从此,他结束了26年的军旅生涯,走上从事司法工作之路。脱下军装,穿上公证员的制服,他依然保持着军人的作风,廉洁奉公,公证严明,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尽心竭力。

李升堂到公证处后接触到的第一个案件,是为一位在地震中失去儿子的老太太公证继承权。

老太太姓魏,生活在农村,家境十分贫寒。震前,她唯一的儿子在市里一家工厂上班,挣了钱存在银行里。地震发生时,老太太的儿子不幸遇难。后来,老太太想去银行取出这笔存款却一直未能实现。因为按照银行规定,存款人死亡之后,应由合法继承人领取此款,也就是说,魏老太太必须先办理继承权公证,成为合法继承人后才能取得这笔存款。

在当时,类似这样的案件其实很多,都属于大地震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解决起来难度比较大,调查起来也更为烦琐,公证处也从没办理过,所以凡属此类案件一直都在压着。魏老太太到公证处来了多次,每次都是空手而回。

李升堂了解了案件情况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大地震已经给唐山人民造成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以及心灵上的巨大创伤,不能再因为这样的事给这些罹难者的遗属雪上加霜了!他下定决心,开展创办此类公证,尽己所能为地震罹难遗属提供法律服务。

第一次处理这样的案子,颇费了他一番周折。为了调查取证,他连续数日在街道、居委会、工厂、农村间奔波往返,在取得了银行的支持后,他又仔细查阅了银行近10来年的档案,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一番努力,工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最终,他成功地为魏老太太办理了继承权公证。

拿到证明后,李升堂的心里特别高兴,亲自骑着自行车走了30多里路为魏老太太送公证书。时隔30多年,他仍能清晰地回忆起那一天,他推着车子走进村子,在几个孩子唧唧喳喳地指引下找到魏老太太的家。那是一所破落的老宅子,院墙还没有一人高,正房矮得几乎碰着头。走进屋里,他发现这家唯一的家具就是一个破柜子。魏老太太一个人住在这里,看见李升堂时眼光里一片呆滞。当他说明自己是唐山市公证处的工作人员时,老人的脸上有了一丝动容,似乎明白了他的来意。他拿出继承权公证书塞到老人的手里,大声地说:“老人家,拿着这张公证书,您就可以到银行取出您儿子的存款了。”听完他的话,老太太突然老泪纵横,失声痛哭了起来,“这么多年了,我都没能取出这钱呀,都成心病了!没想到现在你给我解决了,这不是梦吧!”老人一边哭,一边不停地向他道谢,还张罗着要给他做饭吃,他怎么肯吃呢。老太太又拿出一袋子花生,非要送给他,他也坚持谢绝了。当他转身要走时,老人拉住他说:“我给你跪下磕个头吧!”

说起当年的那一幕,李升堂仍然心绪难平。他说他那时万万没有想到老人家会有这样的举动,赶紧阻止了她。但是,老太太当时感激他、感激政府的表情,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他充满深情地连声感叹着:“老百姓啊,太质朴了!”

第一次公证的成功,坚定了李升堂开展了这项业务的决心。之后,他为地震孤儿办理过继承权证明;为在地震中失去儿女的老人们维护合法权益,解决家庭纠纷;宣传《婚姻法》,为震后重组家庭服务……类似的案件接手了数不清多少笔,每一次他都一丝不苟、公证严明、秉公执法,努力帮助广大地震罹难者遗属得到了经济上的补偿和精神上的巨大安慰。在这个岗位上,他一干就是15年。他的公正廉洁,为他赢得了群众的赞誉和尊重。

七,退休之后:安享晚年,努力发挥余热

1997年,李升堂正式退休。从领导干部,成为了一名普通的老百姓,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失落。他说,人生就像画一个圆,不管你从哪一点开始,到最后,都要回到原来那一点。不管当过多大的官,退下来后就要回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去。他笑言,退休就像脱衣服进了洗澡堂子,大家都是一个模样,没什么架子可言。

李升堂对自己的生活很知足。他说,自己是个地道的唐山人,生于斯,长于斯。在经历过大地震的洗礼后,亲眼目睹家乡的重建和三十多年日新月异的变化,他更爱自己的家乡,更爱唐山这座英雄的城市,他为这座城市而骄傲和自豪。

李升堂不吸烟、不喝酒,不会打麻将,生活很有规律。每天坚持学习,读书看报,关注国内外大事和党的方针政策。他说,看到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是对自己精神的鼓舞。

他每天坚持有氧运动,能骑车的不坐车,能走路的不骑车。几年来,他参加市老干部局和单位组织的体格检查时,各项健康指标都是合格。

在享受晚年平静生活的同时,他还在努力发挥余热,利用自己的法律业务专长,为老百姓提供法律服务,为民伸张正义。很多打不起官司的老百姓,慕名找到他,向他进行法律咨询,请他代写诉状、合同、协议甚至遗嘱,他都是免费服务。并且每一件都认真办理,不怕麻烦,不怕挫折。他说,他代理案件不是一味地追求为代理当事人求得更多的利益,而是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理要求和利益,力求公平、公正、合理地解决纠纷。

闲暇之余,他常常回忆起往事。有时间就爱回到原来工作过的老地方——唐山机场去转一转。在那片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摸着比起当年已长高了许多的柏树,他仿佛回到了从前,脚下的大地似乎又颤抖起来。

“唐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但是英雄的城市里却很难找到英雄的印记。”回想过去,李升堂常常发出这样的感慨。他说,抗震救灾中无数英雄牺牲了生命,据他所知的就有很多,但是他们的事迹却鲜为人知,作为了解那段历史的人,有责任把英雄的事迹讲给后人听,把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扬下去。

退休后,他曾多次通过参加各类社会活动积极宣传抗震精神,一遍遍地讲述抗震英雄们的故事,每当接受采访或是有人向他了解当年抗震救灾的情况时,他都会强调应该把那些英雄们的事迹传播出来,让老百姓们都知道。

八,伏案2载:英雄的故事终成书

1995年,为纪念抗震救灾20周年,有人请他写一篇大地震时空军机场抗震救灾的回忆文章。他想写,但是又怕自己写不好,于是借口工作忙,想要推辞掉。但是有人鼓励他说:“写历史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回忆这段历史,可以弥补这段空军抗震救灾的历史空白。”听了这段话,李升堂内心深受震憾,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于是他这个“从来没写过书、出身军人、舞刀弄枪”的人开始写起了回忆录,经过三易其稿后第一次发表了回忆的文章,立即引起了广大群众的热读和新闻媒体的关注。

当有更多的人了解到他的经历后,劝他写书的声音也就越多。

有人劝他写,说:英雄的事迹可以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奋进。他说:“我眼不好,不敢用眼太多了。”于是有的老同志急了:“甭强调客观理由,你每天写上一小时总可以吧!”

有人说要帮他写,当年为他拍照的唐禹民说:“只要你出书,我可以把当时拍摄的照片全部提供给你。”

有人出钱请他写,直接了当地对他讲:只要拿出书稿来,出书的一切事项、费用全包了。

面对各种声音,他仍然有些犹豫,深恐自己能力不足,辜负了大家的期望。

直到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来唐山视察时,亲切接见了他。总书记紧紧握住他的手,声音有力地说:“你为唐山人民立了大功!”这句话让他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总书记对他的肯定,极大地鼓舞了他。使他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要把这段历史写出来,留给后人去了解。

他说,一个人的价值,不仅要看他一生中为人民、为社会做了哪些有益的事,还要看他为人民、为社会留下了什么。于是年已古稀的他,开始了每天的伏案写作。他用讲述的方法,从对“震前居住的小屋”的回忆开始写起,仔细地记录着当年的每个人,每件事。有些情景用文字不足以表达,于是他就亲自画,光是画小飞机他就画了好几个月。

期间,有人送给他稿纸,有人帮他把手稿存入电脑打印出来,还有人不断地鼓励他“要有信心!”对此,他的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感动,于是更加用心地去写。经过两年多的伏案,20多万字的书稿终于完成。就在不久前,这部回忆录已正式出版,定名为《空中生命线——唐山大地震空中救援亲历》。也正是由于这本书的出版,我才有了和老人家第二次的见面。我也有幸收到了老人家馈赠的新书。

7月22日上午,老人家在我市举办了新书的签售会,100本新书半小时内销售一空。虽然这个速度,称不上是签售的奇迹,但是,也足以令他感到欣慰了。他说:“两年多的心血,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总算是给大伙一个交代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5:4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