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生宝
释义

李生宝1

李生宝,男 ,甘肃武威人。高中语文教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写作、书法特长突出:书法作品《早发白帝城》被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东北师大文库”收藏;在“东北师范大学校庆60周年”活动中,书法作品《学府风骨,东师情怀》被东北师大校史馆收藏。2005年文章《尊重的教育 选择了希望》入选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盛连喜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十五科研课题”——尊重的教育研究成果集《尊重的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书。诗歌《鹰》、《我梦成一只灯蛾》入选《璀璨诗星——中国当代大学生诗歌精选》。2009年语文报等20余家报纸、媒体举办的“全国首届原创文学大赛暨全国百佳文学社团评选”获得“伯乐奖”,所指导的中山市第二中学“荷韵”文学社获得“全国百佳文学社团”;多次参加科研课题研究,并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级文学竞赛,并获得“优秀指导老师”称号。文章《李白教我乐观生活》获得中山市“对我帮助最大的一本书”征文比赛成人组三等奖。和刘姿老师合作在中山市庆祝建国六十周年“诗乐舞”比赛中获得优秀奖。

现代诗歌

鹰的浮躁可以和它的高飞相比

草原。三月。草长它飞,飞的很高

我是在百无聊赖的时候看见过它的

在天空中游荡,似乎无所事事

在秋天气爽风清的高空,急冲下来

或在电线杆孤独矗立的村庄

蹲成树梢上的雕塑。夜里的猫头鹰

不寒而栗

鹰在风中寻觅激情

在尖牙和利爪下,让众鸟目瞪口呆

古典诗词

永遇乐

深院重云,尽日烟雨,湿暗帘幕。

最累无晴,相逢前度,谈笑经几许。

香尘未散,倚栏生怕,冷月不谙琴语。

谁能料,漂泊少驻,又经堪苦寻路。

横波羞顾,须臾无迹,昼梦空留无数。

玉影绰姿,桃花人面,芳景犹如故。

怨幽今夜,残灯明灭,难销风尘心绪。

凭窗问,知人最苦,睡荷见否?

文学评论

品味贾平凹

“正常的新文化、新理论应该是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交流、吸收融合后才产生的。接受外来文化首先必须是以坚守本土文化为基础的,否则像一阵旋风来了又去了,什么也没有留下,这就不应该了。”(《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创新——贾平凹访谈录》,张英著《文学的力量——当代作家访谈录》,第149页)贾平凹朴实、真诚、自然的话语对文化生命力的概括显现了他比较保守的心态。在黄土黄原出生,成长而又永久地定居在西安古城的一位大作家固守了古城古老的精神。西安是世界性的城市,浓厚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无与伦比。而现代它的落后也正显示了它保守的一面。其实,西安人也一样,贾平凹就是很典型的一个。

贾平凹可谓高产作家,到去年《秦腔》出世,他已有一百多部作品(不包括重复出版的),近千万字。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名作,甚至大作。有评论家说《秦腔》是中国乡村题材小说的一个总结,一个顶峰。然而他和李建军的恩怨也不知会演到何时结束。近几年来,他几乎每出一部作品都会遭到李建军的严厉批驳。文坛有许多这样臭于提及的故事,论战也罢,但有的甚至上升到攻讦人格。先前王蒙和王彬彬,后来又是他和李建军,到底谁是谁非也难于言明。总之,这些年轻的评论家借他们的名气而斐声文坛。看来大作家也有不聪明的时候。

我认真读过贾平凹的《怀念狼》和《秦腔》,他的小说语言很质朴,就像他个人一样,娓娓道来而又不愠不火,如小溪流淌又如白云飘过,轻悠自然。因为是农村题材的原因,显得文章里面描写的人物、景物以及故事都带有俗文化的特征。然而,我却更喜欢他的散文,这更能表现他的心血,流露他的清淡、淳朴的艺术追求和具有传统色彩的艺术兴趣。他还是个非常热心的书法爱好者(我不认为他是个书法家,他的字确实还不够水平),因为文学名气大,求字的人门庭若市。后来他烦了,却引来众人的嫌疑和“暗骂”。我能理解这位大作家,至少他的心是善良的,因为他还用字替文友的一位亲戚调动工作(免费送的,那家确实有困难)。真子的《侠骨柔肠——贾平凹印象》(《当代作家面面观》第358页)里记述的很详细,很让人感动。大作家身上也有一些让人喷饭的糗事:

有一次,王安忆来西安,贾平凹请他吃葫芦头泡馍。西安的泡馍类吃食可有名了,什么羊肉泡馍、牛肉泡馍……给王安忆要了二两,给自己要了二两。当王安忆正要吃的时候,贾平凹问:“你知道葫芦头是啥?”王安忆答:“不知道”。贾平凹说:“就是猪的大肠头,也就是猪痔疮。”说的王安忆顿时没了胃口。他就将王安忆那碗端过来,自己一个人吃了——他的饭量恰是四两。

当然故事的结尾是说贾平凹太“啬皮”,或许贾平凹也不是有意说的,只是没有注意到忌讳。大男人,更何况是大作家也不至“啬”到这种程度。但给我们的感觉是贾平凹这个人挺可笑的。

贾平凹著作等身,但在创作中也面临着矛盾和困境,张志忠在《贾平凹创作中的几个矛盾》(《当代中国作家面面观》第691页)中说,贾平凹在跨新世纪的文坛上不可小觑。二十多年的创作之路留下了有俗、有雅的文学大作,但也出现了让人不得不思索的问题:一是徘徊在自我与作品之间,二是创作的形象和理念的悖立,三是作品中形而上思想与神秘主义的共存,四是女性理想与男权主义的不可调和。张志忠在这几个方面写的很深刻,也不失为我们新添研读贾平凹的文学资料。

贾平凹对一些评论家十分反感:“评论家谈作家的作品实际上是在读自己,欣赏别人实际上是在欣赏自我。”(《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创新——贾平凹访谈录》,张英著《文学的力量——当代作家访谈录》,第136页)评论家不致被作家说的如此自恋。然而究其原因是批评家过于草率。贾平凹就甚为抱怨,说作家辛辛苦苦字字血写出的文章,有些批评家看都没看,或是随意大观后就主观臆断,还大声要寻找好作品。这样的行为确实损害了作家的自尊心,伤了作家们的心。我想科学的精神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包括作家,神秘主义色彩的充斥也便成为贾平凹永远的一个痼疾。

(写于2008年,初贴于好心情原创文学网(署名雪中樵客),中山教师博客(署名雪中樵客,原名)

书法作品

李生宝2

 李生宝,男,1958年11月出生于宁夏惠农区燕子墩乡一个农民家庭,197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林业大学林学系水土保持专业,从此便和农林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1982年毕业回到宁夏,到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工作,曾任技术员、工程师、副研究员、林业研究所副所长,宁夏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所长。现任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所长、党支部书记、研究员,是我区年富力强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

李生宝同志从事荒漠化治理研究工作23年,始终把治理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和科技富民作为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他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科研方面严谨、认真,对工作始终是高标准、严要求,不仅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把青春献给了绿色,献给了宁夏农业科技事业。他的事迹,在宁夏农业系统受到交口称赞。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2:3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