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绍先 |
释义 | 1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李绍先,山西太原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三世界研究中心主任,国际舆论研究室主任。中国中东学会副秘书长。中东问题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代表著作: 《一脉相承阿拉伯人》、《海湾寻踪》,时事出版社出版。 2 湖北革命烈士◎ 个人简介李绍先(1905.6.16-1930.8)男,乳名田园,原名祚志,曾用名登甲,化名赵旗。出生在湖北省蒲圻县白石团新塘角李家(现茶庵岭白石村)的一个富裕家庭。 1930年5月,被汪子霞带领颚南赤色游击队误以为是敌人被击毙,时年二十八岁1982年10月30日,经蒲圻县(今湖北赤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李绍先为烈士。 ◎ 革命烈士事迹1921年,其父自为学东,在七屋设塾馆,绍先在馆中读书八年,后在家自学和务农。一九二一年考入蒲圻中学,第二年转入武汉高中。绍先在学生时代,喜爱结交朋友、乐善好施,刚直不阿,好鸣不平。一九二六年,李买了新店李登甲大学毕业文凭,报考录取了广州黄甫军校,因而更名李登甲。绍先在学习期间,经常阅读进步书籍,深受革命思想影响,积极参加各种进步活动,后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 绍先在黄埔军校末曾毕业,奉命参加北伐,在北伐军第八路军政治部任宣传员。八月,李随军进入蒲圻,顺便回家看望亲人,因当时战斗激烈,末能久留,即参加攻打汀泗桥和贺胜桥的战斗。十月十日,北伐军攻破武昌城后,绍先遵照党的批示,回到家乡从事地方革命活动。他第一次接见来看他的父老乡亲们时说:“我不是没有官做,也不是没有饭吃,我若随军去南京,少不了我的师长。可是面临人民的痛苦,国势的动荡,只做官不革命,这种局面是难以改变的,革命虽苦,但为了国家和民族,就是万丈深的井我也愿跳”。 1927年春,白石团农民协会,由秘密转向公开,绍先首先动员了自已的亲友李春华、孔耀庭等加入了农民协会组织,并将白石团团总李子贞以族下的关系争取过来,也加入了农民协会。绍先亲自领导了这个农民协会的工作。正在这时,绍先的妹妹巨珍,因丈夫病故回了娘家。其父要将她改嫁与当地有钱有势的团总彭树阶。彭为人阴险毒辣,横行乡里,极端反对革命,群众恨之入骨,绍先早就想杀掉他为民除害,因条件不成熟,尚末动手,他得知父亲要将妹妹送进虎穴,极为反感,他对妹妹说:“你到东到西,那是你的终身大事,我都不管。可是你千万不能到反革命分子彭树阶那里去,否则我就要杀了你”。但妹妹一心听了父亲的话,被势力薰心,终于在 1928年古历正月14去了彭家。正月15夜,群众大闹花灯,庆祝元宵节。绍先与黄昌谷、余共太、李济平等,组织了一支22人的小队伍,按事先探好的路线,子夜摸进彭宅,找到彭树阶的宿舍,新婚次夜的彭树阶与巨珍,还坐在床沿上没有睡,听到外面动静不对,忙藏于床后拖柜内。绍先等破门而入,从柜内搜出彭树阶,亲手举枪,结果了作恶多端的妹夫彭树阶。烧了他的家俱房屋,并要将其妹妹同时处死,经过队员再三劝阻,始得饶恕,绍先在处决彭树阶之后,随即去劣绅彭厚安家,因房屋高大结实,末打进去,便用材草进行围烧,彭厚安此时藏身于侧屋檐内,在火光和月光的照明下,窥视到队伍的人数和面貌,认出都是本地人,怀恨于心,绍先带着队伍,连夜又赶到大田畈去杀团总任绵武,已是拂晓,因任绵武外出未归,只得砸烂他的家俱,烧了他的房屋,队伍即返回驻地。 对敌人一夜的镇压,造成社会极大的震动,群众欢快,土劣心惊。彭厚安与大恶霸彭秀峰,据情呈文向县告急,说地方有匪,请求派兵镇压,未迄一月,蒲圻派出军队,在白石团的伴旗山、苍谷山、纸棚沟一带杀人放火,抢动民财,闹得群众不能安生,赤卫队员李祚悦和马义清被抓去杀害,土豪劣绅一时气焰嚣张。 绍先为避免无谓牺牲,带领李春华等一行,转移到崇阳的柏岩庵杉木坑姚月桂家隐蔽,李绍先与周努力、雷达昌、李春华等1928年4月22日(古历三月初三)以游春为名,进行窜联发动,27日,在该地召开了上百人大会,公开揭露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政策、号召群众起来参加革命,反帝、反封建、争取自由解放,会后在姚月桂家成立了鄂南工作团,由李绍先担任主任,八月,转移到沔阳的民志相继回到蒲圻,工作上的力量不断壮大,绍先即着手筹建红色政权,他把赵李桥、茶庵岭、、柳家山分为三片,派工作团的王金龙(李祚亮)余共太、饶楚材等,到各片负责,组织农民武装,在一个夜间,各片同时行动,将民愤极大的土豪劣绅,流氓恶棍贺良勋、贺民春、雷克向、祝天启、张华南、余共豹以及教堂的许神甫等十余人,进行镇压,并以鄂南工农红军的名义,书写标语张贴布告,宣布正式起义。十月,李绍先与余共太等二十余人,在金峰荷茶亭堂屋召开会议,成立了中共临时县委会,选举李绍先为临时县委书记,化名赵旗。 1929年4月,李绍先为了进一步造成革命声势,打击敌人的器张气焰,发动和巩固红色政权,派李济平带领县委武装特务队,处决了恶霸彭贵和,彭贵柏等人,在茶庵岭白石庙建立了金峰特乡支部,推动了蒲圻革命运动的不断向前发展。 1925年5月,中共蒲圻县委正式成立,徐敬之任县委书记、李绍先任军事部长。六月,一个私逃的国民党排长周拐脚,带了六条长枪,一支短枪和部分士兵,在蒲、崇交界的接云庵为匪,经常下山拦路抢劫,奸淫妇女,危害群众,绍先想消灭这股土匪为民除害,取得枪支武装和扩大赤卫队,但是他考虑到自身枪支太少,力所不及,必须智取,经研究,他派干部周反将(周长工)与周努力打入敌人内部,时机成熟后,绍先在柳家山倒堂屋设宴招待周排长,表示与其合作共事,周排长不知是计按时赴宴,就此一举缴了他们和全部武器,绍先对俘虏人员除当场处决了极反动的队长周世贵外,其余一律不杀,不愿继续当兵的,每人发给光洋四元作路费,教育他们回家改邪归正,经务正业,十二月绍先与余共太、周长工、李济平等带领赤卫队三十余人,夜袭了国民党茶庵岭炭局护铁路的保安分队,缴获长枪十四条半(一条打不响),以后他绍先与汪子霞两支赤卫队在柳家山合编成三个班六十余人的鄂南赤色游击队,由祝大同任队长,汪子霞任指导员。 李绍先无限信仰马克思主义和拥护共产党,他不但在政治上有鲜明的革命立场,而且在经济上有毁家献资的革命行动。蒲圻县委机关建立后,在狭小的山沟苏区,干部和群众为钱粮发愁。绍先总是派人到他家挑谷担米,以解决实际困难,有一次他派李济平带了四十余人到他家开仓担谷,其父正是痛惜,深感不满,绍先一面出言反抗,一面做说服工作,最后他父亲无法,只得让他们把谷担走。绍先在解决机关经费上,从不向民间摊物派款,他向土豪劣绅提出,“要钱不要命”的口号,土豪只要见到他的筹款条子,自动将钱送去,如土豪李世华,一次送去光洋七百元,丁明卿一次送去光洋五百元,他还动员其岳母魏新妈除留下自己度日的田外,将多余的田送给无地少地的穷人。 1930年5月,绍先与汪子霞等,带领颚南赤色游击队,于深夜包围了盘驻在益阳桥高桥沈家国民党蒲圻保安团刘步一部。次日早晨,绍先乘敌人出操完毕,准备开饭之时,命令手枪冲锋队突然出现在敌人面前,周围埋伏的部队,亦同时鸣枪呐喊,敌人顿时慌乱,四处逃窜,缴枪六十多条,匪首刘步一见大势已去,带着部分士兵向新店方向突围逃跑了。同年八月十三日,县委和所属各级机关,均收到情报称:羊楼洞、赵李桥的铲团要分路进山清乡,汪子霞、祝大同带着游击队出去肃反没有回来,机关基本上没有抵抗力量,恰恰当天夜晚,汪子霞也得知敌人进山清乡的消息,带部队从南区赶回,行至荷叶山中心坪字堂对门的港边与李绍先相遇,双方都以为是敌人进了山。绍先随即跳到桥下干港内。战士孔耀先,见有人跳到桥下,误以为是敌人逃跑,即用手电筒照射,朝着跑的人开了一枪,绍先被击毙,时年二十八岁,当时县委召开了追悼大使大会,将遗体安葬在柳家山倒堂屋李家后山。六个月后,其亲属李祚元再将其遗体搬回老家,改葬在新塘角虎形山。 1982年10月30日,经蒲圻县(今湖北赤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李绍先为烈士。 3 副主任医师李绍先 女,1939年出生,副主任医师,湖北武汉市东湖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预防医学会武汉分会理事,中国城市卫生事业管理学会理事,《中国卫生信息报》武汉驻地记者,《武汉卫生报》编辑部主任等职。曾任武汉市卫生局妇幼处处长、局办主任。从事卫生专业管理40余年。 组织《武汉市部分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研究》软题科研项目获1997年武汉市科学进步二等奖,《思想政治工作定量考核》获卫生部优秀论文一等奖,《武汉市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卫生工作目标管理过程浅析》等10余篇文章 1986年开始先后刊登在《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编辑并撰写《武汉年鉴》卫生篇、《医院管理学》、《适用医院管理学》、《生命丛书》、《妇幼保健》丛书、《武汉市流动人口研究》、《武汉市国土资源》、《医学伦理学450问》、《最新医学荟萃》等。荣获武汉市第十届"五一"奖章(1997年度) 1998年在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斗争中,带领市东湖医院医疗队赴新洲县特大洪涝灾区抗洪抢险、防病治病、该院被评为武汉市抗洪救灾先进单位,其获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