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瑞书 |
释义 | 简介李瑞书(1970-2010.4),男,汉族,广东省揭阳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90年6月毕业于广东省劳改工作警察学校管理教育专业(1994年改名广东省司法警察学校,2002年4月由广东省司法警察学校和广东司法学校合并为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后被分配至原广东省济广塘劳改支队(1995年3月更名为广东省四会监狱)工作。199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0年4月16日牺牲在工作岗位,卒年40岁。其先后于1994年担任原济广塘监狱(现四会监狱)三大队八中队副中队长,一大队三中队副中队长;2003年任四会监狱一监区二分监区分监区长;2007年10月任一监区教导员。其生前6次被监狱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先进个人”,7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3次被广东省监狱管理局记个人三等功。李瑞书牺牲后,被广东省监狱管理局追授为“广东省监狱系统忠诚事业的人民警察”荣誉称号、“广东省监狱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6月被广东省司法厅追授为“广东省司法行政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模范监狱人民警察”;2010年12月3日被广东省委追授为“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12月20日被司法部追授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二级英雄模范”。 工作20年竟没休过工休假2010年4月15日19时20分许,李瑞书在值班时,突感左胸疼痛,但仍坚持工作,16日1时30分送至广州陆军总医院医治,7时50分,因身体过于劳累导致主动脉夹层瘤破裂,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年仅40岁。李瑞书至牺牲时连续值班42小时。 “阿书是1990年从广东省劳改工作学校毕业分配到四会监狱工作的。副监狱长陈志锋介绍说,20年来,李瑞书扎根基层,一步一个脚印,从办事员到教导员,从没离开过教育改造服刑人员的第一线。李瑞书的同事们都说,他对待工作就是老黄牛,任劳任怨,参加工作20年来没有休过一天工休假。 在外工作20多年,李瑞书只回过潮州老家三五次,他的父亲说儿子每次都在电话里开“空头支票”,说好回来都没回。10年来,李瑞书只带女儿和妻子去过一次鼎湖山,还是当天去当天回,已经算是全家最奢侈的旅游了。 虽然在时间上不能对家人付出太多,李瑞书在经济上也有区别对待———对妻子、女儿和自己都非常吝啬,对其他家人都很大方。他从来没送过礼物给妻子,没给女儿买过一件“反正也没啥用”的玩具和公仔,只给自己买50元一双的运动鞋。但他每月从工资中拿出一半寄给父母,给7岁小侄儿买从小到大的所有衣服,资助已经考上大学的侄女…… 尊重比“高压”更让犯人买账记者来信在与服刑人员的对话中,没人说自己怕李教导,他们都说很尊重李教导员。在这些经历复杂的服刑人员心里,尊重比高压更能让他们“买账”。 正是摸透了服刑人员的这个心理,李瑞书才做出了许多让大家感动的事: 突然下雨了,赶紧撑把伞站在服刑人员的餐车旁,怕淋湿了饭菜;给有音乐爱好的服刑人员提供乐器;帮助有自杀倾向的服刑人员解除心锁;深夜将生病的服刑人员送去医院;在一线20年没和服刑人员红过一次脸…… 服刑人员称他“贴心书”李瑞书被服刑人员私底下称为“贴心书”———经常和他们谈话、拉家常、解心锁的李瑞书教导员突然殉职的消息,令许多服刑人员感到意外和哀伤,这些昔日被冠上“冷血”称号的重刑犯竟然还落下了伤心的眼泪! 李瑞书靠的是尊重和真诚赢得了服刑人员的心。刚到一监区的时候,李瑞书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将300多名服刑人员的信件全部看过,并洞察到了每个服刑人员心事和特点。 服刑人员赵平(化名)在信里的一句话吸引了李瑞书,他说自己“生活在人群中,却游离于人群外”,李瑞书就“游说”他给监狱的刊物投稿,赵平没说什么。过了两天,李瑞书就买了一沓稿纸带给赵平(按规定,这类用品需服刑人员自己购置)。那一年,赵平写了几十篇稿件,被评为年度优秀通讯员,还获得了立功加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