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清良 |
释义 | 李清良,男,汉族,湖南省新宁县人,1970年7月生。1988年9月—1994年12月,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获文学学士学位与文学硕士学位。1995年2月—1997年12月,就读于四川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1998年—2005年,任教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历任副教授(1999年起)、教授(2004年起)。2006年1月调入湖南大学文学院任教。自2007年1月起任教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从事20世纪中国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2004年入选湖南省“121跨世纪人才工程”、青年社科人才“百人工程”培养对象。 2002年11月应邀赴台湾大学黄俊杰教授项目组访问1个月。2009年7-8月,应邀赴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访问2个月。 2003年之前主要致力于中国文学批评史与中西文论比较研究。2003年之后主要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以熊十力哲学研究为中心)、中西诠释学思想比较研究(以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研究为中心)。曾先后主持湖南省教育厅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各1项。自2010年起,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现代新儒家的本体论探索与‘中国现代性设计’”。 近年所开主要课程: 《经典阅读》(本科); 《哲学原典导读》(硕士); 《中国近现代哲学专题》(硕士); 《诠释学专题》(硕士)。 主要论著:除 出版《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文论话语》等合作专著3种之外,另有独著专著3种: 1.《中国阐释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中国文论思辨思维》(岳麓书社2001年版)、 3.《熊十力陈寅恪钱钟书阐释思想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版,曾获湖南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主要论文: 《〈文心雕龙〉方法论体系之梳理与评价》,《中国文学研究》1994年第3期 《话语建设与文化精神的承继》,《求是学刊》1997年第4期 《“天人合一”与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社会科学家》1998年第2期 《孔子与中国古代文论的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东方丛刊》1998年第1期 《如何返回自己的话语家园》,《文艺争鸣》1998年第3期 《激发法与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3期 《异质文化的“激发”与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东方丛刊》1999年第2期 《〈沧浪诗话〉与理学及佛禅之关系》,韩国《诗话学》2000年总第2辑 《缘情:朱熹治经之依据》,《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从〈艺概〉看古代文论思维方式的现代转化》,《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论朱熹对理解之蔽的认识——兼论中西阐释理论的一项本质差别》,《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立志说:熊十力的阐释态度论》,《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黄俊杰论中国诠释学》,《中国诠释学》2003年第1辑 《中国阐释学中阐释的相对性及其正当性构造》《新哲学》2003年第1辑 《中国阐释学研究的合法性何在》,《河北学刊》2004年第5期 《修养工夫与经典阐释——朱熹阐释思想研究之一》,《湖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论汉代史学对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贡献》,《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文学阐释与心理分析——钱钟书文学阐释思想研究之一》,《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姜斋千载是同参——论王船山对熊十力的影响(上)》,《衡阳师院学报》2005年第5期。 《一位西方学者的中西阐释学比较》,《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中国身体观与中国问题》,《哲学动态》2006年第5期 《现代解释意识与思想史研究——徐复观阐释思想研究之一》《湖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钱钟书“阐释循环”论辨析》,《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 《马一浮对熊十力〈尊闻录〉之异议及其影响》,《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熊十力〈唯识论〉撰作时间考辨》,《中国文化研究》2009年夏之卷 《马一浮对〈新唯识论〉中〈明心〉章之影响》,《湖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马一浮对〈新唯识论〉前半部之影响》,《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论马一浮对熊十力〈新唯识论〉之影响,《台湾东亚文明研究学刊》第7卷第1期(2010年6月) 《伽达默尔自相矛盾吗?——“视域融合”说辨析兼论阐释学辩证法的立足点》,《中国诠释学》第7辑(2010年) 《论徐复观对熊十力思想的继承与推进》,《中国儒学》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9月) 《伽达默尔论“同在”:作为理解者的存在方式》,《山东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