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磨斧场村 |
释义 | 磨斧场村位于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金墩乡东边,距离村委会3.5公里,距离金墩乡4.8公里。国土面积1.27平方公里,海拔2200米,年平均气温13.2℃,年降水量966.4毫米,适宜种植粮食、蚕桑、果木等农作物。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47.7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粮食、蚕桑、畜牧业为主。 自然资源截止2009年,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63.95亩(其中:田101亩,地62.95亩),人均耕地1.1亩,主要种植稻谷、大麦等作物;拥有林地12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7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4.55亩,主要种植秋木、桉树、梨、桃、苹果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9亩,其中养殖面积4亩;草地30亩;荒山荒地300亩,其他面积200亩。 基础设施磨斧场村截止2007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37户通自来水,有4.8户饮用井水。有37户通电,有15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40.5%和 40.5%);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9户(分别占总数的67.5%和51.3%)。 农村经济磨斧场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0.1万元,占总收入的39.3%;畜牧业收入40.2万元,占总收入的39.4%(其中,年内出栏肉猪75头,肉牛30头);渔业收入0.4万元,占总收入的0.39%;林业收入0.5万元,占总收入的0.49%;第二、三产业收入10万元,占总收入的9.8%;工资性收入1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农民收入以粮食、蚕桑、畜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9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0人(占劳动力的20.4%),在云南省内务工15人,到云南省外务工5人。 特色产业磨斧场村的主要产业为蚕桑、稻谷、玉米,主要销售往鹤庆县。2007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4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41.7%。该村努力发展蚕桑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奶牛产业。专业合作组织1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人数154人。 人口卫生截止2009年,磨斧场村有农户37户,共乡村人口160人,其中男性85人,女性75人。其中农业人口154人,劳动力98人。该村以白族、汉族为主,其中白族120人,汉族10人,其他民族10人。 到2007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53人,参合率95.4%;享受低保10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2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3.5公里,距离卫生院4.8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1户。 文化教育截止2009年,磨斧场村小学生就读到北溪完小,中学生就读到金墩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3.5公里,距离中学5公里。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50人,其中小学生30人,中学生20人。 磨斧场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 村务公开该村到2007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37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63.95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财务。 基层组织截止2009年,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4人,党员中男党员3人,女党员1人。该村党小组2003年被评为集体先进基层党小组。该村设有团支部1个(设在村委会),团员5人。 发展重点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1、水利条件极差,群众负担重; 2、土沟多,水路远,管理难度大; 3、基础设施条件差,经济落后,发展不起来。 该村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 1、发展蚕桑特色产业; 2、发展养殖业,发展猪200头、牛100头、羊50只; 3、发展劳务经济,每年转移劳动力20人。 到“十一五”期末,力争使农民人均收入由2008年的2347.7元增加到3000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