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名洲
释义

李名洲,铜加工专家,是中国铜加工技术开拓者之一。成功地改造了传统酸性反射炉为全碱性炉精炼铜的工艺;创造性地解决了洛阳铜加工厂尽快投产的关键技术难题;研究开发国防建设和尖端技术急需的新材料,为中国铜加工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简介

李名洲,1923年2月16日出生于辽宁省绥中县农

村。1942 年考入奉天工业大学冶金系,1945年肄业,次年入长春大学工学院矿冶系学习,1948年毕业后,到沈阳冶炼厂(简称沈冶),任技术员、反射部副主任等职;1951年调至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历任第一部主任、一车间主任、生产技术科副科长、技术监督科正科长等职;1956年调黄河冶炼厂(又称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后为洛阳铜加工厂,今洛阳铜加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洛铜),1958年带队赴前苏联实习总冶金师,回国后曾任技术科长、副总工程师、技术副厂长。自始至终参与领导了生产准备、工艺技术、产品质量、军工生产与新产品科研试制工作。在前苏联学习虽仅1年,但受益匪浅,启发很大。吸收消化了前苏联在铜加工方面的生产、科研经验,在30多年的实践中,在生产第一线和科技工作中,他有所发明、创造与革新,解决关键性技术难题,在工艺技术上有所突破,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和发展。李名洲是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人物简历

1923年2月16日 出生于辽宁省绥中县。

1942~1945年 在奉天工业大学冶金系学习。

1946~1948年 在长春大学工学院矿冶系学习。

1949~1951年 任沈阳冶炼厂熔炼间技术员、反射部副主任。

1951~1956年 任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车间主任、副科长、科长等职。

1956~1988年 任洛阳铜加工厂技术科科长、副总工程师、技术副厂长等职。

1988年12月 退休。

科研经历

20世纪60年代初,前苏联撤走基建专家,生产专家也不再派来。当时洛铜正处在生产准备、负荷试车乃至投产过程的关键时期,遇到的工艺技术难题,可想而知。熔铸方面技术难题的解决自然就落在李名洲肩上。攻克5吨有芯炉连续漏铜难关进行全负荷试车是洛铜结束10年建厂历史的关键。5吨熔铜有芯炉在中国前所未有,当时苏方也仅一个厂有此种炉子,李名洲在苏实习时也没

能看到。该炉是三相双熔沟,用石英砂捣筑炉底,最薄处仅60 毫米。1964年春,用外购石英砂筑炉,负荷试车时连续发生漏铜。所用砂与先此过关的1吨无芯炉相同,只是烧结温度低约200℃,虽然烧结良好,但熔沟断面的四角有严重裂纹,漏铜更严重。90%的加工用锭靠5吨炉,炉衬不过关,全面负荷试车和投产都将落空。漏炉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出路何在,众说不一。李名洲在查阅《硅砖》生产原料论述时,使他联想起在苏邂逅相遇研究筑炉的专家,主动为洛铜筑炉材料——石英岩做鉴定的感人情景,而适合筑炉用的则是铁门石英岩。原设计的石英砂加工部因资金紧缺而缓建,筑炉用外购砂。他认为,外购石英砂捣筑5吨炉连遭败绩,可能是它不适合做耐火材料的结晶石英岩。由于1吨炉炉衬结构均匀对称,加上用炭块烧结温度高,裂纹的程度和危害有所缓解和掩盖,避免了漏炉;而5吨炉条件则相反,熔沟断面为矩形,其四角是应力集中处,晶型转化是加剧裂纹的重要内因。洛阳耐火材料厂所做铁门石英砂与洛铜外购的对比实验证明,后者属结晶石英岩;前者属半胶结石英岩,其耐火综合性能远优于后者。采用铁门石英砂再次筑炉,5吨有芯炉漏铜难题迎刃而解。结晶器是生产优质铸锭的关键工具,按苏方原设计生产6万吨加工材,所需8.5万吨铸锭的90%由半连铸供给。通过熔铸负荷试车,依设计的合金牌号、铸锭规格,逐个试生产,证明原来的结晶器全不适用,不解决这一问题,就不能按设计的工艺生产。其不能用的原因在于,苏方是在50年代中期为洛铜做的设计,到1959 年,苏方同类厂仅在个别合金品种中应用半连铸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缺乏广泛坚实的基础,洛铜半连铸合金品种和规格之多,远非个别合金的实践经验所能满足。虽然为设计洛铜,苏方专家曾考察美、英、法等国,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了解到工艺技术诀窍。未经生产实践验证的结晶器,不适用也就不奇怪了。此时,李名洲带领技术人员自行设计、制作结晶器,采用低高度、外螺旋铜套结构铸圆锭;舍弃原设计铸扁锭采用断面为梭形的结晶器,而用120 毫米×1040毫米整体铜内套结晶器,经30多年生产实践证明,其合理、适用,用它生产的铸锭质量属国内外一流水平。后来联邦德国、波兰的铸

造、加工专家先后对洛铜生产的紫、黄、青铜锭给予质量无可挑剔的评价。1959年,李名洲在苏实习期间,目睹了其石墨结晶器半连续铸圆锭初次实验的全过程。他认为,其产品表面光洁,组织致密,发生表面裂纹是结晶器结构不尽合理所致,用它铸紫铜锭的优越性和前途是肯定的,回国后完成了这项工作。1964年5吨炉负荷试车,用原设计梭形断面结晶器得不到合格铸锭,他便主持研究铸紫铜扁锭石墨结晶器设计和制造。并提出设计要领——石墨内衬必须与铜外套紧密均匀贴台;上半部冷却强度小于下半部,有利于析出气体充分逸出,获得致密铸锭;应采用高强、高密度石墨材,如没有大规格材料,亦可用小块拼接。生产中,上半部采用电极石墨内衬、下半部为铜内套的120毫米×650毫米的结晶器,铸得无气孔、夹渣和冷隔的合格铸锭,实现了热轧前不铣面。进一步选用核反应堆用石墨材废料的小块拼装内衬,获得更好效果。这项成就促使洛铜的半连铸工艺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铸锭质量可与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相媲美。80年代中期,在波兰召开的国际金属学会,曾邀请李名洲发表论文,他因故未赴会,但消除热轧前铸锭铣面,避免了热轧裂纹、大量铣屑产生和回炉烧损,已产生国际影响。

研究开发国防建设和尖端技术急需的新材料

20世纪60年代初,为实现自力更生研制中国的“两弹一星”,第二机械工业部急需提供铀氟化装置主体构件——孟乃尔合金大、小胴体各一套的异型铸件和轧板用优质铸锭。后者尚属有色金属加工范畴,前者本属机械制造领域。这项任务,1961年1月原冶金部下达给洛铜,限3个月完成。洛铜决定这个任务只准干好,不准干坏,并责成李名洲在技术及组织、指挥方面全面负责,面对重重困难,深感担子沉重,通过调查研究,集思广益,李名洲认为制备优质合金熔体,铸出直径900毫米、长1500毫米、壁厚25毫米,无夹渣、无气孔,6个大气压下无泄漏的大胴体是关键。核心是产生夹渣气孔是在浇注的刹那间出现。为此,除在熔铸前采取一系列严密防范产生气孔的措施外,必须用1吨炉熔制1.2~1.3吨合金熔体,强化除气、脱氧;必须用与雨淋式顶注法相反的分段环流底注工艺,使熔体自下而上平稳上升,消除熔体落差高达1.6米,落入25毫米型腔冲击面砂,形成夹渣、气孔的可能性。中国史无前例的铀氟化装置主体——大型孟乃尔合金铸件一次铸造成功,为自力更生发展核工业,粉碎帝国主义的核讹诈,提供了必需的材料。在铸造开始的前一天,收到母病故速归电报的李名洲是在“母殁丧不临”和事业有成的悲喜交织中度过的。随后,小胴体与供重庆钢铁公司的优质合金锭任务相继完成。

1967年,中央特别公函指定“○九”工程主冷凝器与海水管路等所需铜合金材料全部由洛铜供应。其中需量最大的是磷脱氧铜管和B30白铜冷凝管,这两种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在他主持下都已成熟稳定。主冷凝器用长1900毫米,宽1900毫米,厚50毫米B30管板,重达1.5吨,用宽1000毫米,长3500毫米紫铜热轧专用轧机增加轧制道次虽尚可适应,但铸锭质量是热轧成功的重要一环。为完成试制任务,特拟定准备工作互不干扰的两种工艺方案,一是简单易行的,对防止热轧开裂有效的水平模扁锭方案;二是采用半连续铸锭,对它预计在高温的8月铸造冷却用循环水温高,压力有限,冷却强度不够,形成发达的柱状组织,导致热轧开裂的可能性大。遇此情况,必须加锆细化晶粒,解决热轧裂纹。由于“文化大革命”,李名洲未能参与实际操作,但实际执行的正是上述方案。所遇问题的解决,都如他所料。

1965年,在李名洲主持下,为陆、海、空、电子等重点国防工程,生产、试制提供多达占产量60%的铜、镍、镁合金材料,特别是军用大功率电子管用大规格无氧铜材,全部立足国内,洛铜博得好评。“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因雷达电子管泄漏,“无氧铜有氧”之说,时有所闻,事关贻误军机、国防安全大事,国防科工委、原电子工业部、原冶金部组织联合攻关,洛铜为组长单位,李名洲任组长。共同查明泄漏原因,属谁,由谁解决;专投一批料,组装一批管,共同检查;总结经验,材料生产与管子工装各自完善强化技术管理措施,巩固攻关成果。李名洲认为无氧铜乃至管子工装质量都取决于一个“严”字,他大胆管理,“严”字当头,采取一系列周密措施,生产一批铜材提供装管,检查验证。由于攻关组成员的严细作风和艰苦努力,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管子慢漏并非铜材含氧所致,原因是在铜材探伤发现不了的挤压缩尾残余所致;有的是管子封接气密性不良造成;所供材料,经装管验证,达到攻关规定指标,圆满解决了问题,1983年初在厂的攻关总结会上,洛铜获攻关贡献集体奖,李名洲受到大会表扬。

科学成就

成功地改造了传统酸性精铜反射炉

1950年,为抗美援朝的需要,沈冶需增产一批电解铜,原料是4000多吨的杂铜。当时,杂铜在酸性反射炉内炼成粗铜要3天时间,而且炉衬寿命仅1个月,年有效生产时间仅一半,因此完成任务有一定的困难。作为反射炉负责人的李名洲,参照冶金炉发展史与调查研究后认为,杂铜的碱性炉渣同酸性炉衬的予盾是炉龄短的根本原因,便提出了当时前苏联专家持反对意见的把反射炉改建成反拱底的全镁砖碱性炉的技术改造方案,并获成功,保证了任务的完成。炉衬寿命由1个月提高到2年以上,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该技术后来被全国广泛采用。

1952年,每逢精铜反射炉开炉生产时,炉墙外侧与炉台接缝处有蓝色火焰,而且每次都因捣筑船壳型炉衬底部凸起开裂而停炉。李名洲怀疑是与炉底结构设计有关。将炉子拆开后,发现炉底下没有架空通道,只是管壁有小孔的树枝状管件置于炉底下面与槽型混凝土基础之间。蓝色火焰和炉底凸起开裂是炉底结构设计不合理所致。经请教在沈冶的苏方专家,他们也肯定了上述判断并列举了其国内某冶炼厂鼓风炉前床底下可燃性气体大爆炸的教训。据此,李名洲主持将该厂反射炉改造成底下设有架空通道的全镁砖炉,从而消除了可能发生爆炸的隐患。

主要论著

1 李名洲.重有色金属材料加工手册.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78

2 李名洲.新中国有色金属·重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7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