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名觉 |
释义 | 李名觉(Ming Cho Lee, 1930年-)宁波北仑小港人,美国耶鲁大学舞台设计系主任、著名的舞台设计师、建筑师。 出生于上海,父亲是1919年耶鲁大学的毕业生,舅父是1918年的耶鲁大学毕业生。1949年,19岁,高中辍学后,10月时搬到加州,一开始在洛杉矶的Occidental College当艺术学生,﹙是全校900人之中3位华人之一﹚此时他开始发展对舞台和戏剧的兴趣。在UCLA毕业一年后,李名觉搬到纽约工作,曾师事美国一流的舞台设计大师乔·梅尔金纳。他的第一个舞台设计作品是1962年百老汇的The Moon Besieged。 1970年他的舞台设计作品Billy第一次被百老汇声誉最高的东尼奖提名,1983年,他以Patrick Meyer编剧的K2的舞台设计获得东尼奖。此后他长居纽约,并陆续赢得相当多大奖。包括美国总统杰出贡献奖、2002年的美国国家艺术及人文奖等。在美国仅有4位亚洲人获得国家级艺术类奖章,其中包括李名觉和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李名觉的夫人是英国人贝茜·蕾伯特Betsy Lee。 李名觉的舞台设计作品内容包括有相当多百老汇,芭蕾舞和古典及现代剧,如奥塞罗、马克白、等待戈多、玻璃动物园、喜福会以及云门舞集的红楼梦九歌家族合唱等。 关于李名觉得评价 艺术大师李名觉,是小港李家第五代中成功转型而又最具国际影响者。他执著于当时无人看好、父亲反对的舞台设计,最后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舞台设计家之一。其风格几乎影响了所有美国的戏剧舞台,因而荣获“美国国家艺术及人文奖”。这是美国艺术家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由美国总统亲自授予那些对美国艺术创新及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人士。 李名觉与戏剧舞台的缘分,似乎是母亲赋予而与生俱来的。1930年10月3日,他在上海呱呱落地。母亲唐瑛是沪上名媛(其父唐乃安为上海著名西医),曾就读于上海最贵族化的基督教会中西女塾,学业优秀,又漂亮大方,而且多才多艺,酷爱昆曲,能唱擅演。1935年秋,唐瑛还登上卡尔登戏院(今长江剧场)的舞台,用英语演出了京剧《王宝钏》,艺惊四座,在上流社会传为美谈。李名觉尚在襁褓之中,就开始随母亲出入剧院,耳濡目染,虽然什么也不懂。 1947年,李名觉一家由上海迁到香港。在这里,叔父李祖永成立了永华电影公司。那是香港第一家规模较大﹑设备较现代化的电影制片机构,拥有全套电影摄影、录音、冲洗设备,包括背景放映机。于是,李名觉又对电影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永华旗下聚集了不少中国第一流的编、导、演电影的人才,他却格外钦佩为背景搞设计制作的幕后英雄。 孩提时代的印象和少年时代的兴趣,往往是不可磨灭甚至影响一生的。李名觉这些朦胧的爱好和崇敬,正在潜移默化地决定着他对人生道路的选择。 1949年,李名觉入美国南加州大学攻读电影艺术,但最终他选择了舞台设计这个专业。其父李祖法先生,早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归国后从事人寿保险业,对艺术没有感觉,对儿子的选择不表赞成--舞台设计能有什么出息?然而,名觉坚定不移,要走自己的路。 舞台设计离不开绘画,在学校里,李名觉的油画成绩平平,但水彩画颇为出色,这也许是天赋使然,也许是童年时代曾经跟着国画大师张大千学过两年,打下了一定基础。南加州大学的学生非常活跃,经常组织各种演出,名觉就为他们设计布景并绘制,这方面的艺术天赋初露端倪。而学校组织的一次并不显眼的讲座,则又为他走上这条道路提供了契机。 1954年,李名觉刚从大学毕业,他就直奔纽约。纽约是一座会让所有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城市,任何一个出类拔萃的年轻人,都有可能在这里一举成名,但前提是需要一块敲门砖。李名觉举目无亲,哪里去找这块敲门砖呢?他冥思苦索,突然灵光一闪,想起世纪灯光公司的经理埃迪·柯克来校作舞台灯光的讲座时,曾对学生们说过:“如果你们有谁到纽约,可以来找我。”于是他试着给柯克打了个电话。不料,柯克果然没有食言,不仅接见了他,而且像“伯乐”一样,推荐他进入设计大师乔·梅尔齐纳的工作室学习。 梅尔齐纳是二战后美国最著名的舞台设计家,一直活跃到1976年去世。他善于从剧本的内涵出发,吸取生活中某些因素,艺术地加以运用,而且能避免重复,每次运用都有新的创意。她一眼就看中了李名觉,悉心传授他的这种设计理念。而李名觉则象海绵吸水般地学习探索,从1954年到1958年,他边学习边实践,设计的作品有《The Most Happy Fella》、《Happy Hunting》、《The Square Root of Wonderful》、《Silk Stockings》等,短短四年,受益无穷。梅尔齐纳十分器重这位聪明勤奋的中国人,在有生之年始终给予帮助。 古人云“三十而立”。李名觉也在那时辞别恩师,独自到巴尔的摩一家歌剧院(Peabody Institute of Music)担任常驻舞台设计。在那里,他为《Whoop-Up》、《A Loss of Roses》、《There Was a Little Girl》、《The Best Man》等9个剧本设计了舞台背景和灯光。1961年,李名觉还兼职为旧金山歌剧院的舞台搞设计。不料,这份兼职竟培养了他对歌剧的特殊感情。 1962年,李名觉回到纽约,为歌剧《围困月亮》(《The Moon Beseiged》)设计布景获得成功。不久,李名觉应著名戏剧导演﹑演出人约瑟夫·帕普之约,担任莎士比亚戏剧节首席舞台设计,为戏剧节设在曼哈顿下城的公众剧院以及每年仲夏在中央公园德拉克特剧场的演出设计布景。这是李名觉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点。此后10年,他一共设计了20多个作品,包括莎翁戏剧及希腊悲剧,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李名觉的成名作《伊蕾特拉》(《Electra》,1964年)即为莎士比亚戏剧节演出而设计。这是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作品,为了突出希腊悲剧精神,李名觉把整个演区设计成六角形的平台和台阶,后边三面围着三块断缺的墙壁,墙壁已经破损,但它的厚度,它的凹凸立体感,石头的沉重质感,都给观众一种历史年代感,也散发着悲剧的气氛。墙壁正中是双扇大门,左右两边是两块空缺,代表着古希腊“更衣棚”;正面墙上的三扇门,是悲剧演出的必要出入口。而支撑这道风景线的,便是李名觉首创的立体构架。总之,布景很单纯,也很强烈,弥漫着古希腊悲剧的情调,观众在布景与演员之间可以感觉到一种张力。《伊蕾特拉》的设计,为李名觉第一次赢得了“马海仑奖”(Joseph Maharam Award)———这是在1965年,后来他又曾三次获得这项美国设计界的大奖。 在追求艺术的尽可能的完美上,李名觉永远是孜孜不倦、执着不懈的。1974年为《包瑞斯·郭德诺夫》演出设计布景时,他为了彻底理解穆索尔斯基的强有力的震撼人心的音乐,竟然整整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最后,他正是从音乐中找到了设计的形象钥匙,并且从这个设计中获得了难能可贵的满足。李名觉最喜欢歌剧,也一直在努力探索歌剧设计的艺术奥秘。他为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朱丽雅德歌剧院、纽约市立歌剧院和旧金山歌剧院等设计过许多演出。除了《包瑞斯·郭德诺夫》,还包括《清教徒》、《科文奇纳》、《杜兰朵公主》等名作。1980年,由于李名觉对歌剧设计的杰出贡献,他被授予国家歌剧院特别奖,后又获得国家艺术基金会杰出艺术家奖。 1982年,李名觉又凭借为阿伦纳剧院演出的《K2》的设计———用泡沫堆了一座高达12米的蔚为壮观的立体山--捧得了百老汇声誉最高的“托尼奖”。这是美国剧联于1946年设立的戏剧界最知名的奖项之一。它以美国著名女演员兼导演安东尼·佩里的名字命名,每年由600名专家投票评选,相当于今天电影界的奥斯卡奖。其实,早在12年前,李名觉就以舞台设计作品《Billy》获得托尼奖提名,当时仅以微弱的差距擦肩而过。真所谓“皇天不负有心人”,李名觉终于成为获此殊荣的唯一华人。 他的声名,飞越太平洋,传到了祖国的宝岛台湾。翌年,台湾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专程赴美,邀请李名觉为大型舞剧《红楼梦》设计舞台布景。李名觉高度重视这项设计。他和林怀民一同来到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就着馆藏讨论舞台设计的方案。琳琅满目的中国文物,悄然勾起李名觉少年时代的无尽回忆。他想到了跟随张大千学国画的经历,舞台设计的灵感也接踵而至———利用中国画滚动条的展开方式,将一长条、一长条的雪纺纱组合起来,透过前、后彼此升降移动、堆栈的意念,来产生视觉上不同的层次空间。因为雪纺纱可以透光,在其前后摆放灯具,借着亮度的变化,便产生了视觉变化,加上后舞台的使用,更能增加舞台的层次感。虽然,由于当时台湾的剧场设备、剧场技术等条件的限制,演出时,没能达到追求尽善尽美的李名觉的标准,但他的设计,的确为舞剧《红楼梦》大为增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他与云门舞集结下了深厚的合作友谊。 1984年,为了庆祝美中通商200周年,纽约“华美协进社”设立了一年一度的“青云奖”,旨在奖励为增进中美两国友谊而做出卓越贡献的美籍华人。李名觉又成为首次获得“青云奖”的两位华人之一(另一位是王安)。当他从美国总统里根手中接过奖杯时,等于在小港李家百年史册上写下了成功转型、超越前辈的光辉一页。 就在这一年,李名觉踏上了阔别30多年的故土,第一次为祖国大陆的戏剧舞台奉献才智。那时,中央戏剧学院决定演出奥尼尔的《安娜·克里斯蒂》,导演乔治·怀特为了接近中国观众,就像当年李名觉设计《无事生非》一样,把这出戏的时代和地点改编成20世纪30年代上海吴淞码头和宁波港。剧中人物的姓名、籍贯、服饰,也一律都换成中国的(后来连剧名也改为中国式的《安娣》)。当聘请舞台设计时,他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青云奖”获得者李名觉。 李名觉欣然从命,甚至有点儿迫不及待。这不仅是祖国大陆同行的召唤,还因为沪、甬两地在他生命中的地位———上海是他出生之地,宁波是他的故乡家园,而30年代又是他睁眼看世界的最初印象,实在是再深刻不过了。他为《安娜·克里斯蒂》设计了非常写实的布景,以再现时代风貌和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结果,演出轰动一时,李名觉其人,也引起了同行与观众的浓厚兴趣,在中国内陆的知名度陡然提高。 此后,他多次应邀到上海戏剧学院等地讲学。学生们由衷地敬佩他,说他“拿一张普通的布,划上几笔、泼上颜料,就能变成一幅惊人的布景”。等到1994年,上海“人艺”和美国耶鲁协会、美国长港剧院联合推出了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这是一部描写四对华裔母女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悲欢离合的剧作,内涵相当丰富———于是李名觉再次表现出贯通中西文化的高超技艺,所设计的布景有力地烘托了剧情复杂内涵,与演员的表演相得益彰,给上海戏剧界留下了堪为典范的印象。他的名字也为更多的大陆同胞所熟悉了。 与此同时,李名觉与台湾的合作也在继续。1993年,他再度为云门20周年纪念舞作《九歌》设计舞台。这项设计获得了纽约舞蹈与表演艺术的设计奖。千禧跨年之作《焚松》,则是他与云门的第五度合作。而云门为了向这位大师致敬,征得纽约林肯中心表演艺术图书馆特别授权,与台湾多家文化学术机构联合举办“1997李名觉舞台设计回顾展”,地点在台北市的历史博物馆,展出一个月。从1964年的成名作《伊蕾特拉》到1996年的《罗生门》,共展出李名觉50部代表剧作的模型,以及平面素描图稿,演出实况录像等200多件相关资料。 这些设计手稿及模型,不仅是戏剧工作者研究学习的对象,更成为许多博物馆的重要典藏。纽约林肯中心表演艺术图书馆两度主办李名觉的个人作品展。大都会博物馆邀他设计“明园”,将中国式的苏州庭园移植到纽约的博物馆里。 2003年,李名觉获颁“美国国家艺术及人文奖”。该奖项是美国艺术家的最高荣誉,由美国总统授予那些对美国艺术创新及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人士。李名觉的贡献,在于他成功地创造了一种新的舞台设计风格,在他的影响下,美国的舞台设计才从最初的二度平面发展为雕塑型的立体形式。在美国国家艺术及人文奖历史上,仅有4个亚裔人士获奖;其中三个是中国人;而三个中又有两个是宁波人———李名觉和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这不能不说是宁波人的骄傲。3月6日下午,李名觉和其他几位艺术家一起在白宫出席颁奖仪式,并携家人和总统布什一家合影纪念。这一刻,又为小港李家百年史册增添了光辉一页! 如果说,李名觉还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迄今没能找到理想的衣钵传人。在半个世纪的设计生涯中、包括在纽约大学和耶鲁大学执教,李名觉一直渴望着亲自栽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人才,领悟并且发展舞台设计真谛,创造更多的为世人喜闻乐见的舞台艺术精品。也许,这是他最后的心愿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