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来泰
释义

1.人物简介

李来泰(1624-1682)字仲章,号石台。江西临川城南下桥寺人。明末清初学者、文学家。 李来泰生于其父任学正的泰州学署。自幼聪慧不群,4岁开始读书,6岁即能作对联,12岁考中秀才。顺治八年(1651)中举人,第二年得中二甲第八名进士。屡试辄冠,有“英绝领袖”之目。初授工部虞衡司主事。顺治十二年出任江南上江(今江苏、安徽、上海一带)学政。一到任,就当众表态:“如不尽忠职守,当受戮于此。”随即采取明职掌、端士习、正风俗、严考试、修社学等12项措施,使江宁学风为之大振,寒俊学士多得以奖掖。十七年,任苏州、松江、常熟、镇江粮储道员,大力革除粮赋运转中的弊端,一年就为当地百姓减轻负银二万余两,深受百姓爱戴。

康熙五年(1666),受命整顿苏州农田水利,因其改革措施遭到上司和同僚的忌恨而被革职。还乡后,闭户读书、潜心著述。十三年,曾受过李来泰斥责的抚州知府王永茂,诬陷李与耿精忠部属勾结阴谋叛乱,将他逮捕下狱,经多方营救,得免于罪。十八年(1679),由大臣举荐,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列二等第一,授翰林院侍讲,参与修撰《明史》,分撰“纪”、“传”百余篇,成绩卓著,被誉为“独备三长(史才、史识、史德),不愧鸿博之选。”二十年,主持湖广乡试,所取之士“皆文雅正、淳明不诡异”,学者仰其言行为师。康熙二十三年卒于京官邸。

李来泰为文广博深奥,穷极雕镂,不肯一语与人。但诗以平正通达称。力主诗文创新,反对趋炎附势、急功近利,劝人关心世事,勿卖弄才情,为清初著名八股文大家。前人评论他“熟于六经而运以史识,故辟畦开役,微显阐幽,令读者惊魂荡魄”,充分体现他“经史合一”的卓越才识。方苞说他“更能运才思于典则,庶无流弊”。他的诗以平正通达著称。他在反映家乡风貌的作品中,将传说与大自然的绮丽融为一体,其《文昌桥二首》、《羊角石》、《洗墨池》、《翻经台》等为人们所喜好。他的《玉茗堂》、《荆公故宅》则抒发了诗人对临川先贤汤显祖、王安石的仰慕之情。著述甚多,归里赋闲时编成《莲龛集》40余卷,因遭诬陷,被抄家时文稿俱失,其子士征、士昆四处搜集,仅得16卷,存目于《四库全书总目》,现已编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2.清史稿记载

李来泰[清](公元?年至一六八四年)字仲章,号石台,江西临川人。生年不详,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三年。年十二,补诸生;屡试辄冠,有“英绝领袖”之目。顺治九年(公元一六五二年)进士,授工部主事。提督江南学政改,善学校奖,拔寒俊之士。授分守苏松常道,缺裁乞归。康熙十八年,(公元一六七九年)应“博学鸿儒”科,试列二等第一。授翰林院侍讲,与修明史。历充湖广乡试正考官,取文雅正,时称得人。后卒于京师。来泰之文,穷极雕镂,但诗以平正通达称。著有莲龛集四十余卷,毁于火,后人搜集得半,今仅存十六卷,《清史列传》行于世。

莲龕集十六卷刋本

右国朝翰林侍讲临川李来泰撰。沈德潜云:先生文穷极雕镂,诗独以平正通达行之。能者固不可测。(浙江采集遗书总录癸集下叶47)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2: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