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纮 |
释义 | 清朝官吏李纮 (?——1760) 字巨州,号南园居士,临川县人,李绂六弟。康熙五十二年(1713) 中副榜举人,雍正二年(1724) 登进士。仕途坎坷,一直不得重用,遂回家乡,在南园讲学,肆力于古文诗词。后适逢开博学鸿词科,大学士朱轼器重其才学,极力推荐。但其答卷不知何故被窃,只得再次返家。从此杜门谢客,一心奉养老母。乾隆初服母丧后,始出任湖北应城知县。应城地处冲要,民风健讼,前任知县屡以讦去官。上任后,他终日“坐堂为政”,“竞革其俗”。凡民间有诉状立判,“无稽留者”,征收税课也力避扰民。又创办文明书院以养士,开鱼子港以兴水利。为官3年,治绩卓著。后闻其兄李绂告归,亦以疾为由而归。李纮立身行教、著书立说,皆以程朱为法规,为文也多论经布道,有《南园答问》,洋洋数千言,论江西文化特征,颇有见地。夙性恬退,至性友爱,其诗也多平和之作,自抒胸臆,略无雕饰。 唐朝抚王抚王李纮,唐顺宗李诵十七子。贞元二十一年,与均、溆、莒、密、郯、郇、宋、集、冀、和、衡、钦、会、珍、福、邵、岳、袁、桂、翼二十王皆进王。咸通初,历司空,又进司徒、太尉。王七十三年,乾符三年薨。 北宋官吏李纮,字仲纲,李昌龄从子,宋州楚丘人。父克明,仕至提点广东刑狱。纮,进士及第,试秘书省校书郎、知歙县。地产黄金,民输以代赋,后金竭,责其赋如故。纮奏罢之。历知于潜、剡县,治有惠爱。御史知杂吕夷简荐之,改著作佐郎、监丹阳县酒税,知灵池县。刘均、蔡齐举为御史台推直官,拜监察御史。时召成都府乐工许朝天等补教坊,纮言:“陛下即位,尚未能显严穴之士,而首召伶人,非所以广德美于天下。”朝天等遂罢归。迁殿中侍御史。阁门使王遵度领皇城,遣卒刺事,告贾人有为契丹间谍者,捕系皇城司按劾。命纮覆讯,纮悉得其冤,抵卒罪,降遵度曹州兵马都监。 判三司开拆司。辅郡旱,流星坠西南有声,会僧禳于文德殿,纮奏曰:“文德殿布政会朝之正位,每灾异,辄聚缁黄赞呗于其间,何以示中外?”改盐铁判官,历梓州、陕西、河北路转运使,迁侍御史。建言:“西北久通好,士习安佚,不知战阵之法。宜择良将,练精卒,去冗惰,实仓廪,丰财用,为守御备。”举种世衡等数人,及奏罢贡余物遗近臣。迁知杂事、权同判流内铨。 为三司度支副使,使契丹。故事,奉使者以皇城卒二人与偕,察其举措,使者悉姑息以避中伤。前此刘随为所诬,坐贬,久未复。纮使还,具言其枉,稍徙随南京。除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迁刑部郎中,还,同知通进、银台司,进龙图阁直学士、知秦州,卒。纮方介有吏材,笃于交游,与刘颜为友,颜死,移任子恩官其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