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苦禅纪念馆 |
释义 | 纪念馆简介李苦禅纪念馆设在济南市趵突泉公园内的万竹园,面积21亩共有18个展室,160余间房屋常年展出其遗作和生前收藏的书画文物400余件,其中有《红梅怒放图》、《晴雪图》、《墨竹图》、《盛夏图》等精品。李苦禅84岁高龄时绘制的巨幅《盛夏图》面积达21平方米,在写意花鸟画史上是罕见的。是一座兼有江南庭院与北京王府、济南四合院风格的古式庭院。该馆是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体设计,由清华工美环境艺术设计所进行内部装修设计。 纪念馆布局纪念馆始建于元代,因园中多竹而得名,占地10亩,总建筑面积4782平方米,建筑总高度为17.9米。该园有3套院落,结构紧凑,布局讲究,13个庭院186间房屋并有五桥四亭,楼台亭阁参差错落。1986年6月李苦禅纪念馆在万竹园内建馆开放。 纪念馆共有18个展室,160余间房屋常年展出其遗作和生前收藏的书画文物400余件,其中有《红梅怒放图》、《晴雪图》、《墨竹图》、《盛夏图》等精品。李苦禅84岁高龄时绘制的巨幅《盛夏图》面积达21平方米,在写意花鸟画史上是罕见的。 纪念馆特色纪念馆建筑造型极具汉唐风韵,屋顶为庑殿形式,外墙饰仿青砖面材。其室内装饰部分,延续了建筑外檐的风格,在满足现代展示功能的基础上,运用简约的现代设计手法;色彩上以黑、白、灰为基础色,结合新工艺、新材料,把传统元素充分诠释演译成适合现代人审美习惯的视觉形式,创造一种文儒清雅的人文空间,使艺术馆成为人们陶冶情操、学习观摩的艺术交流场所。 画家李若婵李苦禅(1899-1983)原名李英杰,字超三、励公。中国当代杰出的书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曾受教于徐悲鸿、齐白石的门下。1925年毕业于北京国立艺专,先后在北京师范学校、保定第二师范、杭州艺专等学校从事国画教育。建国后,曾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全国政协委员。 李苦禅大师出生于山东高唐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他幼年受到民间画师的启蒙,青年时代,他刻苦研究民族绘画的优良传统,融汇西方技法为我所用,师法古人而又独辟蹊径,创造性的走出了自己的艺术道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李苦禅大师在长达半世纪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许多艺术珍品,树立了大写意花鸟画的一代风范。大师的书法古拙苍劲,韵味深厚,与其画互为表里,相得益彰。中国大写意画坛素有"南潘(天寿)北李(苦禅)"之称 。 艺术成就20世纪前期,我们中国美术运动的中心,一个是上海,一个是北京,还有一个比较晚一些的是杭州。苦禅先生当时正好是在这三个地区都生活过,工作过。他早期的艺术实践,就跟当代我们中国美术发展——往前推动,正在开动的时候融和在一是起了,他在这里边起了重要作用的。他不是站在保守的那一面,而是站在革新的一个方面。苦禅先生的艺术里边作为一种知识的结构,他是有中国传统,有西方的艺术观念。 他把一个很广博的东方的背景都融入了他的艺术观念、艺术的创造中了。所以我觉得苦禅先生的艺术,在中国当代的中国画坛,他是一个非常杰出的代表,放在历史长河中他也是非常杰出的。 地理位置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趵突泉公园内的万竹园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