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开福
释义

李开福(1878—1976),字乾荪,号净通,海盐武原镇人。清末秀才,擅诗文书法。辛亥革命后曾任杭州《之江日报》主笔、《浙江民报》社长兼经理。不畏权势,评讦时政,遭浙省军阀之忌。1926年9月,《浙江民报》因刊国民革命军战捷消息被查封,开福被捕,经省议长金润泉力保获释。历任浙西水利议事会会长,浙江省第二、三届议会议员,缙云县长,江苏无锡、山东济南特税局长。曾于沪杭等地筹款,参与创办海盐电灯公司、轮船公司、丝厂等地方企业。抗日战争期间隐居乡间。胜利后任海盐县修志馆编纂,海盐县佛教支会理事长。解放后由张元济介绍,任上海市文史馆编纂。著作有《印光法师嘉言录》,于佛教界颇有影响。另有书稿《楞严经释义》,未刊。

云南花灯著名演唱艺术家、教育家

李开福(1933- ),云南晋宁人。著名云南花灯演唱艺术家、教育家,原云南省艺术学校(现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高级讲师,云南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戏曲声乐研究会理事,长期致力于云南花灯唱腔教育、研究和传承保护。云南花灯“五大灯星”(史宝凤、袁留安、蒋丽华、夏曼迁)之一,演唱细腻圆润,明快清新,韵味独特,花灯风格浓郁,与袁留安并称云南花灯“男腔双璧”。1957年毕业于云南省文化艺术干部学校(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前身)首届花灯班,学习期间跟随著名元谋花灯艺人张万育,著名“新灯”艺人熊介臣、李芹、佘家有,著名嵩明花灯艺人杨友松,姚安花灯艺人陶叶彩,以及李永年、蒋世凯等盛极一时的代表了不同时期和地区的花灯风格和流派的花灯名家学习,善于学习各家之特色,并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而独特的表演风格,以音色甜美纯净、行腔细致多变、韵味浓郁酣畅、音乐风格多样和富于情感气质为主要特征的演唱特色,并总结出“深究其境、善传其情、巧用其声”的演唱经验,提高了云南花灯的演唱水平。

曾任思茅地区剧团党支部副书记、副团长,云南省艺术学校花灯科负责人,著名唱段《打对金钗送情妹》、《不为兰花我不来》、《三十五里桃花店》、《小桥流水夕阳道》、《三更天》,主演的花灯剧《小放羊》、《梁祝恨》、《匡胤打枣》、《墙头记》等在云南城乡广为流传。著有《李开福花灯唱腔选集》一书。数十年来,先后在云南三十余个地区县市义务辅导花灯爱好者,累计辅导学生数千人,深受广大云南花灯爱好者爱戴,为云南花灯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1:5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