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竟荣
释义

李竟荣(1885—1947年),字晓沧,号自苏,河北省赞皇县南羊角村人,出身于小商民家庭。李资质聪敏,18岁进秀才,20岁考入保定北洋陆军速成学堂。民国元年(1911年)入北平陆军大学,毕业后先后任模范团教育长、江西督军署参谋长、山东督军署参谋长、天津营房处长、绥远省府秘书长、河北省府委员兼农矿厅长,后改兼财政厅长,同时担任国民革命军三十三军副军长、总参议长及军官教育团副团长。授陆军中将军衔。民国31 年(1942年)改任河南省府委员兼省训团副主任。民国33年(1944年)转任国民政府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委员。

李早年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曾秘密加入同盟会。民国初期(1917年)参与讨伐张勋战役。民国14年(1925年)起,李开始在商震部下长期充任高级幕僚。他曾率部与奉系军战于河曲;在任河北省府委员时曾参与审理了东陵盗宝案;在天津时,曾遣散过霸占盐滩、鱼肉盐民的“盐棍”;21年(1932年)李曾参与营救赞皇被捕共产党人的活动。22年(1933年),李曾随商震率军在唐山、开平、滦县协同何应钦、徐庚瑶等团攻打抗日同盟 军。

同年3月,李赴邢台率三十二军参加长城抗战,指挥了冷口战斗,并在平汉线阻击日军。“七七”事变后,他曾向商震提出,以太行山区为依托开展抗日斗争的建议,但未被采纳。他对国民党军队向南一撤再撤不能理解,对在民族存亡关头仍然明争暗斗、保存实力的军队同僚们极为不满。不久,李辞去军职,隐居河南镇平,开始写诗译诗。31年(1942年),李出任河南省府委员时,河南大旱,李曾单车赴湖北、陕西借粮30万石以赈济灾民。晚年,开始对革命有所认识,同时,也渐无意于官场竞争。22年(1944年)辞去省府委员职务,挂考试院考选委员闲职,36年(1947年)病殁南京。有诗集《自苏室烬余稿》三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0: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