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金发
释义
1 中国第一个象征主义诗人

简介

李金发(1900.11.21—1976.12.25)原名李淑良,笔名金发,广东梅县人。据他在《我名字的来源》一文中说‘1922年在法国患病,老是梦见一位白衣金发的女神领他遨游太空,他觉得自己没有病死,于是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李金发。

生平

李金发早年就读于香港圣约瑟中学,后至上海入南洋中学留法预备班。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就读于第戎美术专门学校和巴黎帝国美术学校,在法国象征派诗歌特别是波德莱尔《恶之花》的影响下,开始创作格调怪异的诗歌,在中国新诗坛引起一阵骚动,被称之为“诗怪”,成为我国第一个象征主义诗人。1925年初,他应上海美专校长刘海粟邀请,回国执教,同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并为《小说月报》、《新女性》撰稿。1927年秋,任中央大中秘书。1928年任杭州国立艺术院雕塑系主任。创办《美育》杂志;后赴广州塑像,并在广州美术学院工作,1936年任该校校长。40年代后期,几次出任外交官员,远在国外,后移居美国纽约,直至去世。

著作书目

《微雨》(诗集)1925,北新《雕刻家米西盎则罗》(传记)1926,商务

《为幸福而歌》(诗集)1926,商务

《食客与凶年》(诗集)1927,北新

《意大利及其艺术概要》(艺术史)1928,商务

《德国文学ABC》(文学史)1928,世界书局

《异国情调》(诗文集)1942,商务

《鬼屋人踪》(小说)与他人合集,1949,广州《文话》杂志社

《飘零阔笔》(诗文集)1964,侨联出版社

《李金发诗集》1987,四川文艺

作品赏析

〖夜之歌〗

我们散步在死草上

悲愤纠缠在膝下。

粉红之记忆,

如道旁朽兽,发出奇臭。

遍布在小城里,

扰醒了无数甜睡。

我已破之心轮,

永转动在泥污下。

不可辨之辙迹,

惟温爱之影长印着。

噫吁!数千年如一日之月色,

终久明白我的想象,

任我在世界之一角,

你必把我的影儿倒映在无味之沙石上。

但这不变之反照,衬出屋后之深黑,

亦太机械而可笑了。

大神!起你的铁锚,

我烦厌诸生物之汗气。

疾步之足音,

扰乱之琴之悠扬。

神奇之年岁,

我将食园中,香草而了之;

彼人已失其心,

在混杂在行商之背而远走。

大家辜负,

留下静寂之仇视。

任「海誓山盟∶」

「溪桥人语,」

你总把灵魂儿,

遮住可怖之岩穴,

或一齐老死于沟壑,

如落魄之豪士。

但我们之躯体

既偏染硝矿。

枯老之池沼里,

终能得一休息之藏所?

〖爱憎〗

Soyons Scandaleux Sans Plus Vous gener

— P。 Verlaine。

我愿你孤立在斜阳里,

望见远海的变色,

用日的微光,

抵抗夜色之侵伐。

将我心放在你臂里,

使他稍得余暖,

我的记忆全死在枯叶上,

口儿满着山果之余核。

我们的心充满无音之乐,

如空间轻气的颤动。

无使情爱孤寂在黑暗,

任他进来如不速之客。

你看见 ,我的爱!

孤立而单调的铜柱,

关心瘦林落叶之声息,

因野菊之坟田里秋风唤人了。

如要生命里建立情爱,

即持这金钥开疑惑之门,

纵我折你陌上之条,

明日之静寂是在我们心里。

呵,不,你将永不回来,

警我在深睡里,

迨生命之钟声响了,

我心与四体已□冷。

时间逃遁之迹

深印我们无光之额上,

但我的爱心永潜伏在你,

如平原上残冬之声响。

红夏偕着金秋,

每季来问讯我空谷之流,

我保住的祖先之故宫既颓废,

心头的爱憎之情消磨大半。

无用躇踌,留你最后之足印

在我曲径里,

呵,往昔生长在我臂膀之你,

应在生命之空泛里沉默。

夜儿深了,钟儿停敲,

什 一个阴黑笼罩我们;

我欲生活在睡梦里,

奈他恐怕日光与烦嚣。

蜘蛛在风前战栗,

无力织世界的情爱之网了

吁,知交多半死去,

无人获此秋实。

呵妇人,无散发在我庭院里,

你收尽了死者之灰,

还吟挽歌在广场之隅,

跳跃在玫瑰之丛。

我几忘却这听惯之音,

与往昔温柔之气息,

愿倩魔鬼助我魄力之长大,

准备回答你深夜之呼唤。

〖时之表现〗

风与雨在海洋里,

野鹿死在我心里。

看,秋梦展翼去了,

空存这委靡之魂。

我追寻抛弃之意欲,

我伤感变色之樱唇。

呵,阴黑之草地里,

明月收拾我们之沈静。

在爱情之故宫,

我们之Noces倒病了,

取残弃之短烛来,

黄昏太弥漫田野。

我此刻需要什么?

如畏阳光曝死!

去,园门已开了栅,

游蜂穿翼鞋来了。

我等候梦儿醒来,

我等觉儿安睡,

你眼泪在我瞳里,

遂无力观察往昔。

你傍着雪儿思春,

我在衰草里听鸣蝉,

我们的生命太枯萎,

如牲口践踏之稻田。

我唱无韵的民歌,

但我心儿打着拍,

寄你的哀怨在我胸膛来,

将得到疗治的方法。

在阴处的睡莲,

不明白日月的光耀,

打桨到横塘去,

教他认识人间一点爱。

我们之Souvenirs,

在荒郊寻觅归路。

艺术特点

李金发诗歌深受波德莱尔的影响。在法国留学期间,弱国子民在异族里所受到的歧视、恋爱的无望、祖国的忧患,都使他心理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烟雾之中。于是,以表现死亡、丑等为擅长的诗人彼德莱尔的诗歌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1921年,在饱尝了白眼之辱的环境里,李金发课余就在书籍里寻找安慰,“鲍特莱尔的《恶之花》,他亦手不释卷”了,遂成了一个“唯丑的少年”,讴歌唯丑的人生:“我抚慰我的心灵安坐在油腻的草地上,/静听黑夜之哀吟,与战栗之微星,/张其淡白之倦眼,/细数人类之疲乏,与牢之不可破之傲气。”(《微雨·希望与怜悯》)1923年春,他在德国编好第一本诗集《微雨》。在创作《微雨》集期间,李金发读魏尔仑、波德莱尔、萨曼、雷尼耶等的诗最多。同时,他还读福尔·瓦雷里以及耶麦等人的诗。当时周作人、宗白华等人读了《微雨》后,称赞李金发为“东方的鲍特莱”,钟敬文认为李金发是魏尔仑的徒弟。

在柏林不满三个月的时间里,李金发又创作了第二本诗集《食客与凶年》。这时他一方面由于潜心研究叔本华的哲学,愈加深了其悲观思想,另一方面,阅读了歌德等人的作品,诗风有所变化,较少神秘色彩。又过六个月,李金发又写出了第三本诗集《为幸福而歌》,从这本诗集的题记、译诗所涉及的范围来看,有德国的歌德、海涅,法国的雨果、夏多布里昂等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可以看出,李金发的三本诗集的倾向日趋明晰:在象征的整体特征下,渗透了浪漫的感伤主义。尽管李金发所吸取的影响比较杂,但是,他的诗作中最突出是对死亡、丑恶的抒写以及始终笼罩着的绝望、郁闷、悲哀的烟雾。

孤独感、遗弃感是他深入骨髓的体验,也是他对人生的整体感受,因此他选择弃妇作为人生的象征,以弃妇为中此乃意想的《弃妇》一诗成了他的代表作。

李金发有两句历来为人们指责的诗句:“如残叶溅/血在我们/脚上,//生命便是/死神唇边/的笑。”在李金发看来,“死亡”是人最终的归宿,它并不可怕,“死!如同睛春般美丽,季候之来般忠实,/若你设法逃脱,/啊,无须恐怖痛哭,/他终究温爱我们。”(《死》)可怕的倒是现实生存。德格格尔认为,死亡能够“使自己从普通人当中解放出来”,能够使人一次性摆脱焦虑和沉沦的烦恼。现世生活带给人无休止的压抑、焦虑、厌恶,使人产生了浓重的渺小感、孤独感、软弱感、恐惧感,造成了普遍的“神经症人格”。怎样消除这些基本因素呢?李金发认为只有死亡。这里,我们找到了诗人歌颂死亡的根本原因,乃是在于对丑恶社会现实的彻底绝望,或者是以死来完成对生存的最有力的诅咒。

李金发对法国象征意义诗歌的借鉴,不是技巧上的,而是骨子里的。这表现在他的诗与波德莱尔们的诗,有着同构的关系。李金发诗歌中,有的提示了生命的虚无(如《希望的怜悯》),有的提示了灵魂的漂泊无依(《里昂车中》),有的诗歌颂死亡,以死来完成对生存的最有力的诅咒(《生活》),有的提示了上帝死掉后人的灵魂的不胜重负(《不幸》)。

李金发诗歌与波德莱尔的诗歌,在表现死亡主题时所使用权的意象有许多相异处,但是,李氏诗与波氏诗的相似处,是主要的。在诗的主题与抒写对象上,波德莱尔在《恶之花》中突出了三大主题:死、梦幻、爱情。李金发的三本诗集也是如此的。

传统的中国诗歌,是少有“丑怪美”的审美心理的。我们民族肯定“生”的价值,且具有“安贫乐道”、“知足常乐”的乐感文化特点,弱化和麻痹了知识分子对苦感、愁感、丑感、恶感的感受。在艺术表现层次上,铸造了他们不叙苦、不言贫、羞于言苦、耻于言贫的心理。魏晋时“人的自觉”思潮对这种价值观有所冲击,但毕竟未能成为支配中国人灵魂的主要力量。对人生、生命、生活的强烈欲求和信念,突出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进而在否定的形式中达到对个体生存价值观的肯定,这是近代人或者现代人的现代意识,在悲剧性的微笑中发掘“丑”之美,意义在于正视了生活落差、人生落差、命运落差在心灵上引起的酸辛。要写出“丑怪美”的作品,必须具备三个层次:⑴生活上的“丑况”;⑵心理上的“丑感”;⑶诗人的表现意象。“丑况”在主体心理上转化成强烈的“丑感”,但形成艺术表现的意象还需要特定的文化心理。李金发在巴黎形成的“厌世、远人”,“颓废而神奇”的思想,主要并非来自民族和传统,而是在异域受《恶之花》潜移默化的结果。例如,李金发与波德莱尔对“死”之赞美,对“生”之厌腻,都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染上了“世纪病”,心上开出了一朵又一朵病态的“恶”之花,其主题,乃至抒写对象都极为相象。他们对死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爱好。

梦幻和爱情,又是象征派逃避“生”之痛苦的避风港。现世生活使人有无边的烦恼,死神又无处不在地向人微笑。固然,死是对生的烦恼的解脱,除了死亡之外,在象征派诗人的眼中,还有梦幻和爱情。李金发有不少诗作都写自己对爱情至死不渝的追求,如他的《假如我死了》。这首诗假设自己死了,其幽灵夜间走近爱人的身边,给其亲吻和抚爱,并表明自己的爱情将“统治”所爱人的整个青春与生命。幻想的世界有两种:一为天堂,一为梦境。《为幸福而歌·乐土之人们》属前者,《微雨·寒夜之幻觉》为后者。

象征派

象征诗派: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出现于20年代中期,后期创作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也是象征主义诗歌的重要作者。象征派诗人多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其作品的特点是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强调诗的意向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所谓“观念联络的奇特”。①运用一种象征性的形象和意象来表现自己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传达对外部世界敏锐的感觉和印象。②运用新奇的想象和比喻,表现微妙的情境。③依靠艺术形象的暗示来表达感觉和情调。④追求诗歌语言的省略和跳跃。李金发于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作,为中国新诗艺术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象征派诗歌后来趋向成熟,取得较高成就的是在30年代戴望舒手中。

评价

被誉为中国象征主义“第一诗人”(1)和“中国雕塑界之泰斗”(2)的李金发无论在20世纪新诗史上或是雕塑史上都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历来对李氏的研究多各执一端。研究诗人的李金发和研究雕塑家的李金发在两个互不关联的领域里平行展开。于是,活生生一个李金发被一分为二,见其诗人一面者因其20年代那批怪模怪样的诗作而称之为“诗怪”;(3)见其雕塑家一面者,则因其学成回国后在中国白纸一张的雕塑界拓荒创业而称之为“泰斗”。然而“诗怪”与“泰斗”判若两人,两种身份各行其是。一个完整的包含多个侧面的自相矛盾的李金发似乎没有真正进入研究者的视域之中,一些重要现象也因此而被遮蔽。比如:在20世纪的中国,涉足两个以上艺术门类的文学艺术家比比皆是,在不同的领域,他们以不同的角色身份拓展着自己的空间。多数情况下,艺术家所兼具的两种艺术身份往往互相涵养,精神气息相通相融,相得益彰。像既是画家又是文学家的丰子恺、凌叔华、叶浅予等就是这样。而李金发的情况却有些例外。

李氏20年代涉足中国文艺界。当其时无论新诗领域或是雕塑领域都存有大片空白地带。有所不同的是,新诗背后,站着有几千年传统的优秀而强大的古体诗巨人。无时无刻不处在这个“巨人”的阴影之下,新诗人所面临的不是“创业”的艰难而是“转型”的焦虑及压力。不蹈前人旧辙而重创一种新诗的体式,这是20年代新诗人必需面对的最大难题。一切刚刚起步,如何用现代汉语重造一个诗的世界,如何给世间万物及感受以新的命名,以建立新诗的体式或说一种新诗的传统?一切尚在摸索之中。李金发遇上了这样的历史时机。

作为雕塑家和作为诗人:李金发一体两面,为历史留下两个绝然不同的形象。写诗,他宣称“我的诗是个人灵感的记录表,是个人陶醉后引吭的高歌”。(15)做雕塑,他则有忡忡疑虑。他一再检讨当年选择雕塑专业时的“天真无知”(16):“没有体会到中国现在的社会是什么社会,艺术是否可以谋生,是否甘心一辈子过穷艺术家的生活?”(17)前者作为一种精神性的表达几乎是不计功利不顾一切的,后者作为一种生存手段却不得不与“价钱”、“合约”、“交易”联系在一起,在与位尊如宋庆龄、孙科、汪精卫之辈,财大气粗如歌院老板之流的扯皮中实现他的雕塑蓝图。写诗纯属个人事件,做雕塑则是面对公众的社会行为,尤其是历史人物塑像,它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总摆脱不了当局者或具体历史情境的诸多限定。因此,雕塑家的李金发就没有诗人李金发的那份洒脱超然,他不得不在生存的枷锁中小心翼翼地扮演他该扮演的角色。这种持重、稳妥的姿态在他30年代中期任广州市立美专校长一职时体现得更加充分。事后有穗美学生回忆道:李出任穗美校长,“完全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没有展拓艺术教育的崇高理想,充分表现当时腐化的官僚主义坏作风。”(18)此说法可能含有个人偏见,但那几年穗美没有明显发展却是事实。 任何艺术家都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成、发展、形成自己的面目,那怕是拥有两种身份的同一艺术家也会在不同境遇、不同心态的制约下呈分裂状态,其在同一时空中所进行的两种艺术行为也可能会持明显相悖的价值理念和审美趣向,李金发正是如此。他是20世纪中国具体生存环境所塑造的一个艺术家,对他的双重身份的考察,应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翻译书目

《古希腊恋歌》(诗集)碧丽蒂著,1928,开明

《托尔斯泰夫人日记》1931,上海华通书局

2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

简介

李金发,男,汉族,1964年12月生,湖北应城人,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履历

1982.09——1986.07,中国地质大学矿床学专业学生。

1986.07——1988.12,鄂西北地质矿产调查所地质分队技术员、矿区组长。

1988.12——1991.02,鄂西北工程勘察公司第二分公司副经理。

1991.02——1993.12,武汉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第五工程处经理兼党支部书记。

1993.12——2000.04,鄂西北地质矿产调查所所长。

2000.04——2002.10,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2002.10——2007.03,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2004.06获矿床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06.12获地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

2007.03——2009.11,中国地质调查局宜昌地质调查中心(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主任(所长)、党委书记。

2009.11——2010.06,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武汉地质矿产研究所)主任(所长)、党委书记。

2010.06——,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正局级)、党组成员。

业绩

在鄂西地质矿产调查所工作期间,从事过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工程勘察、基础施工等大量基础性工作,负责组织鄂西北地区地质调查、商业地质及矿产开发等主要工作,主持湖北省郧西县高桥坡锑金矿普查工作、郧西县佘家院矿区银金矿普查工作。先后负责完成《湖北郧西黄龙山金矿普查报告》、《湖北郧县许家坡银金矿普查-详查设计报告》、《湖北省襄樊市邮电大厦工程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报告》、《湖北省竹山县银洞沟外围西沟贵多金属矿普查-详查地质报告》等数份地质勘察报告。

在宜昌所工作期间,主持过中南地区地质调查基础图件编制与应用项目、科技部煅烧高岭土在医用丁基胶塞中的应用研究项目,参加了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仁和坪地区高岭土矿普查、湖北省神农架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实施项目等。

出版专著1本,公开发表论文10多篇,完成技术报告4份。

3 莆田市锦江书画院副秘书长

简介

1952年出生,福建莆田市江口镇人,号锦江仙客,醉云居士。全国性书画展多次获奖,加入多家社会艺术团体,并聘任书画师、理事、特约编委、记者、顾问等。其作品、事迹散见某报刊,现任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淮阴市中国书画艺术家联谊会理事、莆田市锦江书画院副秘书长,受聘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中华文化艺术研修会。

作品

作品入选《97墨缘书法精品台历》、《97、98香港东方文化中心书画鉴赏台历》(其作品由中国跃德画廊收藏,香港东方文化中心收藏)、《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集》、《中华古今书画家吉祥福寿大典》并优秀作品选送香港展出、《中国当代书法美术诗词人名大辞典》、《当代书画家精品集》,作品选送世界书画家协会加拿大总会庆祝香港光复书画展,并获"国际书画艺术名人证书"、"当代书画家名人证书"。大量作品传入东南亚诸国,入编《中国青年艺术家大辞典》、《中国书画篆刻家大辞典》、《当代书画名家大辞典》、《世界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世界美术书法家世纪末成就大典》、《世界书画家铭录》、《世界名人录》。

4 革命烈士

烈士简介

李金发(1907-1932.4),福建省龙溪(今龙海县)人。年轻时在漳州当染布工人。1926年北伐军进漳后,积极参加工农运动,并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丝染织工会。1927年春参加中共闽南特委在漳州举办的农工运动讲习所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到南乡一带组织农会和农民自卫武装,进行农民武装斗争。1929年任中共漳州县委书记,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积极组织农民武装,编写《十劝妹》、《劝八哥》、《工农歌》、《做田歌》、《亲姐妹》等革命歌曲组织发动群众。1930年任中共闽南特委委员,同年12月任闽南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政委。1931年任中共厦门中心市委委员。同年8月任闽南红军游击队司令部政委。1932年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在狱中坚持斗争,并同党组织取得联系,挖通监狱墙洞越狱成功。1932年4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东路军进军闽南,李金发带领游击队接应中央红军,在漳州东新桥头同敌军作战中不幸中弹牺牲。

生平经历

李金发年轻时在漳州当染布工人。1926年,北伐军进漳后,积极参加工农运动,并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丝染织工会。1927年春,参加中共闽南特委在漳州举办的农工运动讲习所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到南乡一带组织农会和一支20多人的农民武装队伍,进行农民武装斗争。1929年,任中共漳州县委书记,一方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农民武装。编写了《十劝妹》、《劝八哥》、《工农歌》、《做田歌》、《亲姐妹》等革命歌曲,做群众的发动工作。1930年,任中共闽南特委委员,同年12月,任漳州闽南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政委。1931年,任中共厦门中心市委委员。同年8月,任闽南红军游击队司令部政委。1932年,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在狱中,坚持斗争,并同党组织取得联系,挖通监狱墙洞越狱成功。同年4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东路军向闽南进军,他带领游击队想同中央红军会合,在漳州东新桥头同敌军作战中,不幸中弹牺牲。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