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嘉诚基金会 |
释义 | 李嘉诚基金会是香港认可的慈善机构,1980年由香港富商李嘉诚创办以更有系统地资助香港及世界各地的慈善服务。基金会主要捐款予教育、医疗、文化及其他公益事业。李嘉诚希望透过教育强人力和文化资源,透过医疗项目可建立一个关怀的社会。 基本信息基金全称李嘉诚基金会 Li Ka Shing Foundation,简称LKSF 创办简史李嘉诚基金会是香港认可的慈善机构,1980年由香港富商李嘉诚创办以更有系统地资助香港及世界各地的慈善服务。 2005年1月,李嘉诚以12亿加元(约78亿港元)出售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股份,并成立以加拿大多伦多为基地的“李嘉诚(加拿大)基金会”。 李嘉诚先生少年经历忧患,不足15岁便辍学到社会谋生,深深体会健康和知识的重要,认为对无助的人给予帮助是世上最有意义的事情,教育及医疗两者更是国家富强之本,他也认识到个人力量到底有限,惟有事业成功,才能对社会和国家作更大的贡献。故早年随着事业进展、行有余力的时候,便热心慈善公益,支持中国内地及香港的教育医疗事业。于1980年,成立李嘉诚基金会,一直致力参与公益事业,并透过资助能提升社会能力的项目,达致基金会的两大目标:推动建立“奉献文化”及培养创新、承担和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李嘉诚基金会及由李先生成立的其他慈善基金对教育、医疗、文化及公益事业支持的款额已超逾87亿港元。此外,李先生亦推动旗下企业集团捐资及参与社会公益项目。 公益目标李嘉诚基金会的使命,是推动社会建立“奉献文化”本质的力量。基金会主要捐款予教育、医疗、文化及其他公益事业。李嘉诚希望透过教育强人力和文化资源,透过医疗项目可建立一个关怀的社会。 主要捐款教育事业教育是百年之大业,人类文化和科技得以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有赖良好的教育基础,而教育与地方、社会和国家的富强进步,更属息息相关,唯有加强教育、创新科技,才能开拓无限的发展空间。多年来,李嘉诚先生深深感到教育的重要,认为是培养国民慎思明辨和具创意的思维方式、广阔的胸襟视野和正确的价值观,掌握科技创念和专业技能的最基本因素,其发展不单依靠政府提供资源,亦有赖企业及个人投入心思和资助,李先生关心香港,热爱国家,对推动教育发展不遗余力,以下为历年在教育方面的主要项目: 内地 汕头大学 长 江 商 学 院 西 部 教 育 医 疗 计 划 长 江 学 者 奖 励 计 划 北京大学图书馆 新 馆 清华大学 FIT 未 来 互 联 网 络 研 究 中 心 潮 州 基 础 小 学 广 东 警 官 学 院 香港 香港大学 香 港 理 工 大 学 圣 保 罗 男 女 中 学 香 港 公 开 大 学 李 嘉 诚 专 业 进 修 学 院 香 港 大 学 庄 月 明 楼 及 庄 月 明 文 娱 中 心 明 爱 庄 月 明 中 学 千 禧 万 里 行 海外 新 加 坡 国 立 大 学 李 光 耀 公 共 政 策 学 院 新 加 坡 管 理 大 学 奖 学 金 计 划 医疗事业医疗服务是基本民生需要,一个地方的医疗质素水平,更属当地先进程度的指标之一。优秀的医疗人才和先进的仪器设备,是优质医疗服务的保证,有助病人减少痛苦,回复健康,重拾自信和尊严。由于少年时代的经历,李嘉诚先生深深感到贫病无助是世上最痛苦的事,故自早年起已本着推己及人的精神,立志为医疗事业奉献力量,使有需要帮助的贫病者及时得到照顾。以下为历年在医疗方面(包括医疗教育及研究、医疗扶贫等)的主要项目: 内地 汕头大学医学院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长江新里程计划 ( 第一期 )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长江新里程计划 ( 第二期 ) ‘ 人间有情 ’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 “ 重生行动 ” 全国贫困家庭唇腭裂儿童手术康复计划 上海市金山众仁护理院 潮州医院 、潮州市中心医院 医疗扶贫 “ 关心是潮流 ”计划 海南省农村卫生建设 陕西农村卫生扶贫建设 广东省公安民警医疗救助基金会 健康快车 微笑行动 香港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 香港中文大学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所 香港安老院服务 沙田威尔斯亲王医院李嘉诚专科诊疗所 ‘ 人间有情 ’香港宁养服务计划 大口环根德公爵夫人儿童医院李嘉诚物理治疗楼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与医院管理局长者注射肺炎疫苗先导研究 香港医院管理局“ 健康创繁荣 ” 香港医学专科学院 海外 英国剑桥大学 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李嘉诚生物医学和健康科学研究中心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圣米高医院成立李嘉诚知识研究院 美国斯坦福大学 英国牛津大学全球卫生计划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防治禽流感及新发传染病研究 澳洲皇家飞行医疗服务 文化事业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一个国家文化的承传,更是每一代国民应有的天职。李嘉诚先生向具传统的人文思想,热爱中国文化,因对文物的保护、维修以至宗教哲学研究、艺术、体育发展及文化交流活动的推广,均予以大力赞襄,主要项目包括: 内地 重建文物古迹 中央芭蕾舞团 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 中国文化论坛 香 港 重建文物古迹 中华文化城文艺活动 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 香港管弦乐团 海外 甘乃迪艺术表演中心 哈林舞蹈剧场 公益项目能够帮助社会上无助的人,是李嘉诚先生认为最有意义的事,故历年来国内多次严重的天然灾害如水灾、地震等,基金会及李先生旗下集团均带头率先作出捐献,救灾赈济,发扬民胞物与的精神,以下为历年在公益方面的主要项目: JIT基金 ( Just in Time Fund ) 香港公益金 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国际潮青联谊年会 香港潮州商会 基督教励行会“ 香港精神 ” 成长希望基金会 香港哥尔夫球会“ 哥尔夫球慈善赛 ” 亚洲防盲基金会 资助年表1997年,北京大学100年校庆期间,李嘉诚基金会向北京大学图书馆捐赠1000万美元,支持新图书馆的建设。 1999年,李嘉诚基金会捐款4千万港元予香港公开大学,香港公开大学将设于信德中心的持续及社区教育中心命名为李嘉诚专业进修学院。 2004年南亚海啸,李嘉诚透过旗下的和记黄埔及李嘉诚基金会,共捐出300万美元予受灾人士。 2005年5月7日,李嘉诚透过李嘉诚基金会向香港大学医学院捐款10亿港元,香港大学宣布于2006年1月1日把医学院命名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令部份医学院校友反对命名。 2005年10月10日基金会与和记黄埔合共捐出50万美元予巴基斯坦地震灾民。 2005年11月30日,基金会捐款2500万加元予多伦多大学圣米高医院,并成立“李嘉诚知识研究院”,于2009年落成。 至2005年,李嘉诚基金会及李嘉诚属下的其他慈善基金总捐款达76亿港元。 基金理念李嘉诚基金的管理特色在于从不动用现有资产,基金用多少,李嘉诚补上多少。 李嘉诚曾在长和业绩会上表示,“基金会是我的第三个儿子,基金会的份量有一日一定不会少于我的财产三分之一。基金会由1980年成立至今,捐款已近80亿港元,未来如有好的项目,基金会一定会捐出更多。基金会内拥有股票和现金,但一定不会影响长实、和黄或赫斯基的业务。” 李嘉诚曾多次强调指出,基金会是100%做慈善,帮助有需要的人,只是一直不喜欢将基金会用慈善两个字。李嘉诚还表示,无论其家族成员或是董事,都不能从基金会拿取一分一毫,基金会是百分百做捐献的。 李嘉诚基金会集中两方面的发展:通过教育使能力增值以及通过医疗及相关项目建立一个关怀的社会。至今,李嘉诚基金会及由李嘉诚成立的其他公益基金会已捐助过很多项目,其中64%用于中国内地的助教兴学、医疗扶贫和文化体育事业上。 另外,李嘉诚基金会的运作模式也有其独特之处,虽然基金会的资产规模已过百亿美元,但李嘉诚却从不动用基金会的现有资产,如果基金会在一年捐出10亿元,第二年他就会再放10亿元来补足基金会的本金。 事实上,即使在各种慈善机制相当成熟的西方世界,让基金会保持高效也并非易事。直到近年,比尔·盖茨为首的一批年轻慈善家才尝试将慈善基金会像企业般运作,高度介入项目运行,并追求结果。在诸多配套机制难言成熟的中国,李嘉诚如何让其基金会保持效率? 关键是对于项目的选择--在决定投入后,如项目在国内,李嘉诚通常会选择国内相关部门合作,以此强化项目的落实。 多年来,李嘉诚基金会以教育、医疗、文化、公益事业为慈善方向。其中对于教育的投资占60%,另有30%是医疗扶贫和医疗科研。在李嘉诚看来,这都是“对人的能力提升的项目”,他一直试图将教育、医疗扶贫和医疗科研的关系搭建起来,实现一加一加一大于三。“良性循环是李先生另一个重要的哲学”,与李共事多年的周总结说。 项目的最终决定均由李嘉诚本人判断,但在此之前,基金会会通过一个成熟的体制进行筛选。几乎所有发往其基金会的申请都会得到回复,即使不符合基金会捐助标准的,也会被告之所申请项目不属于其范畴。 资助范畴内的项目,由基金会小组进行分析。宏观的标准有三:项目的目的是什么?项目方法是否可行?社会效益有多大?而最终提交给李嘉诚的,是每个项目的最基础元素:who、how、when、what、why--谁受益?如何受益?何时受益?受益价值为何?等等。对于多年来历经商海风云流变的李嘉诚,做出项目的选择与判断并非难事。 在周凯旋看来,每个项目都应该放出一个信息。比如当年与教育部合作,就将“知识改变命运”这一信息广泛发布,其效果是,在中国内强调了知识是受到重视的这一观念。因为无形效果的影响客观,有形的成果也必卓著:长江学者计划也一样,启动以来每年从海外吸引留学生归国研究,至今数量已经超过千人。 现在,李嘉诚基金会希望做一些与众不同的项目。如当社会流行在西部资助兴建学校时,李先生却认为没有跨跃式思维进步,投放的资源只是低效和低量的循环,没有重大意义,李考虑如何改变当地诸多学校的教学质量:通过卫星、网络和计算机,西部的教师和学生能够实现与发达地区同步的远程教育,这一斥资3亿,覆盖一万所中小学及13所大学,培训一万名乡村老师的项目的最直接影响是,有望突破乡村老师自己能力不足的瓶颈,形成教育的持续效果。 创办人物个人简介李嘉诚先生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和黄)董事局主席,长江集团业务遍布全球57个国家,雇员人数约26万名。集团在香港共有8间上市公司,总市值约为8,210亿港元。和黄是《财富》全球500大企业之一。 人物生平李嘉诚先生于1928年在中国东南部的沿海城市潮州出生,童年时为逃避战乱,与家人逃难到香港,他的父亲后来因肺病在香港去世。由于要负起供养家人的重担,李先生在不足15岁时便被迫辍学,到一家塑料贸易公司任职,每天工作16小时。凭着他的努力、谨慎及追求卓越的精神,李先生于1950年自行创立长江工业有限公司,最初经营塑料制品,随后李先生将公司发展成一家具主导地位的香港物业发展公司,并于1972年在联合交易所上市。长江分别于1979年及1985年透过收购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及香港电灯集团有限公司,持续进行业务拓展。 长江集团奠基于香港,业务包括物业发展及投资、房地产代理及管理、港口及相关服务、电讯、酒店、零售、能源、基建、财务及投资、电子商贸、建材、媒体及生命科技等。李先生深信众擎易举,众志成城,从他将公司以“长江”命名便可体现他此一信念,因扬子江是不择细流、汇聚百川的中国大河。李先生获英国泰晤士报及英国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评选为“千禧企业家”。 李先生相信每个人都需要尽其本份,才可营造一个平等的社会,并于1980年成立李嘉诚基金会,一直致力参与公益事业,并透过资助能提升社会能力的项目,达致基金会的两大目标:推动建立“奉献文化”及培养创意、承担和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李嘉诚基金会及由李先生成立的其他慈善基金对教育、医疗、文化及公益事业支持的款额已超逾87亿港元。 李先生于1981年在中国汕头创办汕头大学,推动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汕头大学共有9个学院,包括医学院连同5间附属医院,所录取的学生来自中国各地,大学共有近7,000名本科生及1,500名研究生。 由于李嘉诚先生热心公益,对各地社会贡献良多,先后获英国剑桥大学、加拿大卡加里大学、中国北京大学、香港香港大学及其它大学颁授名誉博士学位。另获颁授巴拿马国Grand Officer of the Vasco Nunez de Balboa勋衔、比利时国 The Commander in the Leopold Order勋章、英帝国KBE爵级司令勋章、香港特别行政区大紫荆勋章和太平绅士、以及获法国政府颁授荣誉军团司令勋章(Commandeur de la Legion d'Honneur)。 家庭情况李嘉诚先生有两位儿子,长子李泽钜,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副主席、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副主席、长江基建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及长江生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幼子李泽楷,现任电讯盈科有限公司主席,该公司为亚洲具领导地位的信息科技及电讯公司之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