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含英 |
释义 | 李含英(1897~1961) 字育斋,李良子乡李良子村人。喜读兵书,好武善骑,22岁任赵百户民团团总,组织团丁习功练武,抗击兵匪游勇,维护社会治安,在庆阳府东川一带声望颇高。民国十二年(1923),在李良子等村兴办私学、轮学,所培养学生后来多参加革命工作。民国二十年(1931)春,任陇东民团军第三营营长。1935年,任陇东保安司令部第三中队队长。1937年2月,任西北抗日联军第一支队副支队长。不久,辞职隐居西峰什社。1942年初,离开国民党统治区回到家乡李良子,将带回的2支枪及近300发子弹送交华池县抗日民主政府。1951年11月至1954年7月,任华池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副主席,期间曾当选为政协甘肃省第二届委员会委员。1955年10月至1957年10月,先后任华池县经济建设科、农业科副科长。1958年因病退休。1961年病逝,时年64岁。 山西临县李含英李含英(1913——1940),原名生芯,字心梅,临县彩家庄村人。从小家境贫苦,高小毕业后立志深造,在亲友资助下到太原准备考学,但因经济拮据,先在太原楼儿底“觉民书社”当伙计。这个书报社门面不大,却因常卖进步书刊而顾客盈门。他在这里开阔了眼界。翌年考入太原第一师范。在校学习中,结交进步同学,较早接触到马列主义,参加革命活动,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23年(1934),含英的行动引起阎锡山特务机关的注意,虽经同学帮助,离开太原,但不几天在汾阳以共产党嫌疑被捕,解送太原山西陆军监狱,民国25年西安事变后,经组织营救出狱,先后在牺盟会、决死队工作。 民国26年(1937),含英受中共党组织的派遣,回到临县组建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并任动委会主任委员。是时,因局势混乱,学校停办,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参加动委会,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动委会在新军教九团的配合下,收缴了溃兵武器,平息了溃兵扰乱,安定了临县的社会秩序。 离石失守,日军进犯临县,八路军、决死队和县游击队等人民武装抗击日军,含英负责地方上的抗日工作。他作风民主,能听取各种意见,对开明人士的正确意见,全力支持,深得各界人士的拥戴。他十分重视搞好军发关系,千方百计为驻军解决给养问题,在发动组织商界人士为八路军一二O师解决万套棉衣中,李含英坚决贯彻党的抗日统战政策,起了重要作用。同年,临县牺盟会和动委会在全县农村发动了以“减租减息,合理负担”,改善农民生活,批斗坏村长,选出好村长为中心的农民运动,全县迅速形成“有钱出钱,有粮出粮,有物出物”以及“父送子,妻送夫”的抗日局面。 民国27年,含英调绥远大青山工作。初任动委会总务长,后被调到环境复杂的武川、固阳、萨拉齐联合县任县委书记兼县长。民国29年5、6月间,在敌人扫荡中被俘。他在张家口狱中,面对敌人的残酷折磨,坚贞不屈,并组织战友开展绝食斗争,最后壮烈牺牲,时年28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