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大坑 |
释义 | 李大坑: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历史名村。关于李大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传说道家创始人老子,姓李名尔,曾在此地讲道说法,遂把此地称作“李”,从此一些李姓后人,便在此生活繁衍,他们依河而居,这条河,他们命名为大坑,因此便把此地叫做“李大坑”。 受道家学说的影响,李大坑早期的人民,奉行小国寡民的生活,主张“道不拾遗,夜不闭户,人民老死不相往来”。受其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影响,人们在村的周围修建了坚固的城墙,在城内开垦田地、建造房屋、种植桑麻。数百年来人民安居乐业,五谷丰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西汉时期,政治清明,轻徭薄税,人民安居乐业。汉初沿袭秦朝制度,废分封设郡县,便在当时的谯郡设立李县。文景之治时期,朝廷坚持黄老之道,崇尚无为而治,为汉朝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得当时李县出现田连阡陌、摩肩接踵,于是当时的李县县令,便在其以西和以东分别设置西李和东李。李县从此便一分为三,奠定了现在李大坑的基本区域位置。 隋朝时期,隋炀帝荒淫无道,大动土木工程,开通了连接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使得南北经济文化大大加深,当时的著名设计师李春路过此地,看见此地交通设施匮乏,便在李大坑的两座城门出各修建了一座石桥,多年以后,当年的石桥已经在战火中消失,解放后人们在石桥的遗址上又修建了两座拱桥,疏通了水利建设,打通了李大坑通往外地的交通。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李大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日千里,已有当年的历史名村变成现在的经济文化示范村,全村三千多名人口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逐渐把李大坑建设成为了,一个融合文化、农业、药材小商品经济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农村。 人文: 李大坑历来是一个人文荟萃的好地方,这里中琉敏秀人杰地灵,养育了一代代聪明勤劳的大坑儿女,他们从李大坑走向社会,坚守在社会的不同岗位,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李大坑这块热土上,曾诞生过一批批优秀的中华儿女,他们为现代化的建设呕心沥血,为新中国的发展鞠躬尽瘁,他们可能只是这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但是他们的精神是不朽的,是千千万万李大坑儿女学习的榜样。 教育: 李大坑早在清初时期,就建设有李大坑私塾,那时多教授写蒙学知识,《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老师多是一些前清遗老,或是一些晚晴儒生,教授的课程偏重于经史子集,李大坑私塾,在当时已是远近闻名,附近村社青年多慕名前来求学,李大坑私塾在当时已是初具规模。 后来辛亥革命爆发后,李大坑私塾也在战火之中而风雨飘摇,虽仍有人读书,但已是日落西山。新中国成立后,在李大坑私塾的原址上修建了李大坑小学,有当时的前清进士李冉亲自题写校名,李村小学建立后,云集了大批的有志之士前来任教,他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5年义务教育,使得李大坑的文化教育产业步步高升,截止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在全村以扫除了文盲。进入了新世纪,在中共中央的政策指引下,李大坑政府结合自己的优势,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并不断加大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2000年初由私人创办的东李小学正是成立,这标志着李大坑的教育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新的征程新的希望,李大坑政府始终坚持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思想,始终贯彻科学发展观,争取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解决适龄儿童的上学难、老年人的就医难,年轻人的就业难的三大难问题。 在肯定李大坑先阶段所取得成果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在发展建设中所曝露出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历程中在所难免的,面对问题,我们要肯抓实干,实实在在的为老百姓办实事,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