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承勋
释义

后唐官吏

李承勋,与伊广同为牙将,善于奉使,名闻军中。承勋累迁至太原少尹。刘守光之僣号也,庄宗遣承勋往使,问其衅端。承勋至幽州,见守光,如藩方聘问之礼。谒者曰:“燕王为帝矣,可行朝礼。”承勋曰:“吾大国使人,太原亚尹,是唐帝除授,燕主自可臣其部人,安可臣我哉!”守光闻之不悦,拘留于狱,数日而出,诘之曰:“臣我乎?”承勋曰:“燕君能臣我王,则我臣之;吾有死而已,安敢辱命!”会王师讨守光,承勋竟殁于燕。

明代抗倭将领

李承勋,生卒年不详,字锡庸,浙江省处州府城关镇人,先世安远人。抗倭将领。永乐中由锦衣卫调处州卫,世袭指挥同知。万历元年(1573),因东南沿海受倭寇侵扰,奉命前往浙江行省抚标练兵,法令严明,倭寇不敢进犯。九年改任军门总务。十年士兵因减少军饷闹事,要挟巡抚,一些民众想乘机作乱,气势汹汹。承勋以权宜之计予以安抚,稳定了局势。次年春,设计擒拿为首的9名军人枭首示众军门。因功荐升游击将军。十六年,承勋将戚继光所撰的《纪效新书》十四卷刻本发行。二十三年(1595),升授蓟辽参将调往山东防备倭寇,不久荐为镇守山东总兵官署都督佥事,以荐赐一品服,提督南北水陆官兵,防备倭寇侵犯朝鲜。承勋治军严明,严禁部下索取民间一物。二十七年三月,神宗命征倭总兵麻贵、陈璘、董一元等从朝鲜撤兵回国,任命承勋以原官提督水路官军,充任防海御倭总兵官,入驻朝鲜。倭寇驻扎对马岛,与朝鲜仅一洋相隔,闻李承勋日夜操演,炮声殷地,不敢再来犯。二十八年,承勋率军班师回朝。朝鲜君臣赋诗赞扬他,大臣尹根寿诗曰“昭代须名将,求忠孝亦俱。每怀酬顾复,何睱惜肌肤。”承勋还朝回京,朝廷赐以帑金文绮,派遣他镇守贵州。不久改镇浙江,三十一年(1603)五月,李承勋陪同浙江督抚都御史尹应元视师海上,登陆普陀山,并在普济寺左建“渡海纪事碑亭”,遗存至今。

明代廉吏

李承勋(1473-1531),湖北嘉鱼(今湖北省嘉鱼县)人,字立卿。明代廉吏。

明孝宗朱祐樘弘治年间进士,初由知县迁南京(今南京市)刑部主事,南昌(今江西省南昌市)知府。1511年(武宗朱厚燳正德六年)率军镇压赣州(今江西省赣州市)等地农民起义,超擢浙江按察使,后历任陕西、河南左右布政使,又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指今辽宁省辽阳市南及大凌河以东之地),时边防久弛而辽东尤甚,他到镇后,招集逋逃等人开垦屯田,筑铁岭(今辽宁省铁岭市)、抚顺(今辽宁省抚顺市)等城,加强了边防。

此后,李承勋官位三迁至刑部尚书,再迁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专督团营,他为官廉洁奉公,积极能干,认真负责。卒时家无余财,为世人所尊。

韩国运动员

姓名:LEE Seung-Hoon中文译名:李承勋(又称:李成勋)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88年3月6日

身高:177 cm

体重:70 kg

个人成绩

2008年短道速滑世锦赛3000米冠军,5000米接力冠军;

2008年短道速滑团体世锦赛季军;

2009年第24届哈尔滨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大冬会)1000米冠军,1500米冠军;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速度滑冰(大道速滑)男子5000米亚军(突破欧美选手长期的垄断,成为首位获得速滑长距离奖牌的亚洲人);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速度滑冰(大道速滑)男子10000米冠军(韩国选手李承勋再次扮演黑马角色,他以12分59秒91的成绩成为今天唯一一位滑进13分的选手,并打破了这个项目的奥运会纪录!);

2011年第7届哈萨克斯坦亚洲冬季运动会(亚冬会)速度滑冰(大道速滑)男子5000米冠军(以6分25秒56破亚洲纪录的成绩夺冠)。

人物介绍

李承勋本是韩国短道速滑选手,可惜由于国内人才济济,在2009年国内选拔赛中没能入选国家队2010冬季奥运会阵容,一心想要参加冬奥会的李承勋想到了转行“大道”,练习速度滑冰。

“韩国的短道速滑选手在长距离项目上很有优势,我想试试在速滑项目上我是不是也可以做到。我想参加奥运会,于是,我从短道速滑转到了大道,”李承勋说。

刚开始时,李承勋训练得很痛苦,不过很快就收到了成效--在2009年底进行的世界锦标赛中获得5000米第五名。即使如此,除了他的教练,没有人相信他会在冬奥会上获得奖牌,包括他自己。

李承勋指出,自己今天实现历史突破的关键在于出色的弯道技术。“我是从短道速滑转到速滑的,对于弯道技术可能比其他选手更在行,我想这是今天成功的关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0:2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