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昌鉴 |
释义 |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李昌鉴李昌鉴,1947年6月生,海南文昌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研究员。1970年中山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后,留校任党委办公室秘书。1976年至1978年任广东省委科教办公室、科教政治部干事。1978年至1980年任教育部副部长秘书。1980年至1982年任林业部部长秘书。1982年至1986年任林业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其间,1983年至1985年借调中央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秘书组任副组长。1986年至1991年历任中央办公厅办公室综合组负责人,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长,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宣传组组长。1991年至1993年历任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副主任、统战组组长。1993年后历任中纪委驻林业部纪检组副组长、组长,林业部党组成员,林业部直属机关党委书记,林业部党校校长,其间,1996年3月至5月在中央党校十九期省部级班学习。1998年后历任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党组成员、中纪委驻国家林业局纪检组组长。1999年3月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机关党组成员、全国政协主席办公室主任。是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2008年3月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 历史人物李昌鉴人物简介李昌鉴,(913?——954年)榆次鸣李人。后汉高祖刘知远的皇后。 主要经历李氏出身农家女儿,她与刘知远的婚姻,是充满传奇色彩的。刘知远少时家贫,充军当马奴,在晋阳牧马,邂逅李氏,遂生爱慕之情。刘知远托人向李父求亲,李父嫌刘家贫而拒绝。刘知远请了几位朋友,乘夜到李家抢亲,930年生子刘承佑(后来的隐帝),时李氏年约18岁,刘知远年38岁。婚后,刘知远以军功升河东节度使,封北平王,封李氏为魏国夫人。 947 年,刘知远起兵太原,由于军饷不足,要向百姓征收重税。李氏谏道:“方今起事,号为义兵,民未知惠而先夺其财,殆非新天子所以救民之意也。今后宫所有,请悉出之,虽其不足,士亦不以为怨也。”(《新五代史》卷十八《皇后李氏》刘知远纳谏,果然因此赢得人心。同年二月,刘知远称帝,立李氏为皇后。翌年高祖死,刘承佑继位为隐帝,尊李氏为皇太后。 950年,隐帝在宠臣郭允明、李业的怂恿下,准备杀死枢密使杨(分阝)和都指挥使史弘肇,入告李太后。太后说:“此大事也,当与宰相议之。”后弟李业在旁说:“先皇帝平生言,朝廷大事,勿问书生。”太后力劝无效,隐帝拂袖而去说:“何必谋于闺门”。杨(分阝)、史弘肇被杀后,隐帝又准备杀死枢密使邻邺都郭威。李太后又劝道:“郭威本吾家人,非其危疑,何肯至此!今若按兵无动,以诏谕威,威必有说,则君臣之际,庶几尚全。”(《新五代史》卷十八《皇后李氏》)隐帝不听,终于迫使郭威反汉,攻入开封,后汉亡。 郭威入京后,不马上称帝,以李太后名义发布法俞拟立湘阴公刘资为帝,在刘资本至前,请太后临朝。及郭威出征契丹,军士拥之以归,郭威仍尊李太后为母。李太后自知大势已定,迁居太平官,上尊号昭圣皇太后。951 年郭威称帝,建立北周。李太后终因反对杀郭威,而没有被杀,直到954 年死去,时年42岁左右。 刘知远与李氏的爱情故事,被元人刘唐卿改编成《刘知远白兔记》南戏,京剧以及川、滇、湘、豫、汉、潮剧等地方剧种,有《磨房产子》、《井台会》、《磨房会》、《红袍记》等剧目,李氏在戏中称李三娘,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