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宝凤
释义

李宝凤,女,安徽蚌埠人,祖籍泗洪,生于(1934-------)泗州戏四大名旦之一。出自梨园世家,四岁学艺,十二岁就唱红了淮河两岸,毕业上海华东戏校,中国戏剧协会会员。

中文名:李宝凤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日期:1934年8月15日

职业:泗州戏表演艺术家

毕业院校:上海华东戏曲学校

主要成就:泗州戏四大名旦之一

代表作品:《点兵》、《四告》、《大书观》

艺术经历

50年代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国务院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领导亲自接见,李宝凤曾与泗州戏周凤云、霍桂霞、王宝莲,带艺到上海华东戏校进修,是著名京剧大师周信芳学生,李宝凤一生演有四百余出戏,擅长刀马花旦,还能反串小生,唱打弹拉无一不精,是艺术界难得一位艺术家,在皖鲁苏豫享拉魂腔界享有“武旦皇后”之称。她的艺术在泗州戏、柳琴戏界影响了几代人。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一夜之间她就成了“反革命”、“走资派”,惨遭被斗,满街的大字报打到戏霸,被视为“四旧”。后又把她下放农村劳动,她只能忍辱负重,放下了她至爱的戏曲事业,练身段、吊嗓子、创唱腔、念本子,突然间离她很遥远。那些特务斗她、而且还烧了她的很多剧照,在怀仁堂汇演她跟周总理的合影,特务没注意,再放到剧照一起烧了,她热泪盈眶,到现在提起她还触目恸心。

又来一春

真是苦雨凄风终有涯,光辉照进艺人家。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解除了长期的“左”倾精神禁锢,召开了李宝凤平反文艺大会,文艺界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李宝凤有被重用了,恢复了五河泗州戏剧团团长之职。泗州戏千枝竟秀,百卉争荣,剧目涌现,又为观众带来精神食粮。后被誉为:梨园世家女,苦练艺超人。不屑伍奸器,戏曲之新春。

艺术特色

她功底扎实,扮相端庄秀丽,体态轻盈,武功深厚,身手矫健,开打讯利,台风稳健,刚健敏捷,出手准确,坐表规矩,继承传统,亦有创新,武功极有底根,打出手花样翻新,变换顷刻,各戏各戏的特色,绝不雷同,戏不离技,技不离戏,以做到:求深、求精、求新、求化。成为建国后泗州戏的佼佼者,领军人物。她的武功是现在泗州戏界演员竞相效仿。 她演戏台风端庄典雅,嗓音甜亮,音域宽广,节奏感强。她在大刀的各种扔法上,如左右手扔“面花”,反串腕刀头在下扔出去到台口,跑出去用左手接,这是一个很漂亮、难度很高的技巧。脚上功夫踢法有很多种,有前踢,后踢,旁踢,拐踢,前桥踢,后桥踢,虎跳踢,过包踢,双脚旁踢,双脚前后踢,爬虎绞柱踢,躺下蹬踢,背口袋踢等等。顶功的空顶、左右汗水、左右顺风旗、掐葫芦等。奇妙的表现四功五法。代表作有《杨八姐救兄》《大书观》《樊梨花点兵》《王二英思盼》《皮秀英四告》《赵美蓉观灯》《老河东》《化仙庄》《鱼蓝记》《鲜花记》《雁门关》《周公赶桃花》《吴汉杀妻》《密建游宫》《井泉记》等等,并且传百十余出戏给孙子吕咸蔚。

德艺双馨

在职期间,文化局分七分地盖房子住,当时李宝凤说,我要这么多的房子干吗?我家居住用不了这多,把这七分地盖三层小户型,分别安排剧团的员工,盖着的这些房子就成了文工团的员工宿舍楼。就是在这戏曲大院又培养的她的小孙子吕咸蔚,分别传授他小生、花旦、青衣行当。

她对工作可谓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刻画了许多戏剧人物。

2011年耄耋之年的她又被返聘团长之职,以“传',"带',的任务来发扬泗州戏。

个人荣誉

安徽省政协委员、人大代表

泗州戏剧院副院长

五河泗州戏剧团团长

1954年第一届华东首届戏曲汇演一等奖

1956年安徽省戏曲汇演一等奖

1957年进京汇演

1958年被文化厅邀请到合肥拍制《杨八姐救兄》等剧目

全国第三、四文代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4: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