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晬光 |
释义 | 首尔的李晬光1563年生于首尔,是李朝(1392—1910)时期高级官吏李希俭的儿子。他自幼聪明出众,20岁时就在编纂历史的春秋馆做了官。朝鲜李朝哲学家,实学派先驱者。字润卿,号芝峰。朝鲜汉城人。出身于士族地主家庭。1585年及第,曾任春秋馆史官、左郎、都承旨、礼曹参制等职。后退隐,从事学术研究。 主要著作有《芝峰类说》、 《莱薪杂录》、《秉烛杂记》、 《读书录》, 均收录在《芝峰集》中。 首尔李晬光个人简介壬辰卫国战争(1592—1598)时期,他经历7年戎马生涯,亲眼目睹了人民的英勇抗战和倭寇惨无人道的野蛮暴行。后日他著书正确论述了战争胜利的因素是人民群众的爱国精神和义兵斗争。 李晬光是位节操崇高、性格刚直的人。两班贵族党同伐异,企图谋害为壬辰卫国战争的胜利做出贡献的李舜臣、赵宪、宋象贤等人时李晬光坚决反对他们。他身居宦海,深觉幻灭,遂辞退了官职。 对李晬光实学思想的形成予以巨大影响的,一是漫长的宦海生涯,二是壬辰卫国战争的体验,三是三次国外旅行。 学术作为李晬光主张实事求是的学风,创作了许多作品。他的著作《芝峰类说》、《芝峰集》,是反映他的这种观点和立场的代表作。《芝峰类说》共20卷,叙述了多达348名国内外各部门学者的著作和儒教性理学者不关心的天文、力学、地理、历史、风俗、宗教、文学、艺术等各领域的研究成果。《芝峰集》共34卷,收入了著者的哲学及社会政治见解、改革思想以及诗和散文。 他在这些著作中说,百姓不能因为愚昧而欺骗、也不能因为卑贱而藐视。他在《芝峰集》中继承先前的徐敬德(16世纪朝鲜代表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李珥(16世纪性理学者中有进步倾向的哲学家)等的哲学思想,提出了一系列进步思想。他反映了这样的思想: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而这种变化则通过一定的规律得到实现。这在朝鲜中世哲学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李晬光的作品《筑城歌》和《黄生的妄想》,是表明他作为实学者作家面貌的代表性作品。 他在《黄生的妄想》中,讽刺封建儒教学者脱离实际、死啃“学问”,批判对封建儒教教义的念经式学风的有害性,强调要在现实中探求真理。 李晬光于1628年12月逝世,享年65岁。他被称为朝鲜实学的先驱。但他的作品也有辩护统治阶级利益的一系列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朝鲜哲学家李朝李晬光曾亲身经历壬辰卫国战争,深知统治阶级的昏庸无能,封建社会的矛盾及战后国内社会经济的凋零状态,对他的思想影响很大。他曾三次出使中国,接触到一些欧洲文化,并引进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他反对儒学者以朱子经典为依据而对之盲目崇信,提倡结合实际研究学问,对自然科学,尤其对祖国的历史、地理、语言、制度等予以极大关心,表述了很多“求实”见解。反对党争,反对暴政,提倡仁政,对反倭卫国的爱国义兵运动给予了高度评价,提醒帝王将相应该明白“民心即天心”的道理,主张吸收外国文明,发展海外通商,改变锁国政策,以振兴封建国家。他的这些观点以后对实学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 所谓实学,是17世纪中叶,在朝鲜两班阶层即士族地主阶级中代表中小地主阶级利益的进步学者倡导的一种学风。他们竭力要摆脱朱子学脱离实际、清谈空论的学风,反对以应试科举为目的的形式主义八股学,在实事求是的口号下,力求通过实际和实践探索真理,深入研究对实际生活有益的学问,并以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艺术等各个领域为其研究对象。 李晬光以求实的方法,研究现实,探求真理,在批判儒教等唯心主义的过程中逐渐树立了唯物主义世界观。他以物质的“气”,即太极为世界的始源,认为太古“混沌”,谓之“太极”,“太极一为”变为“两仪”,即“阴阳之形”,又变为“泰素”,作为物质要素的“泰素”生成“万物”。 李晬光批判儒教“天道不变”的形而上学观点,提出“天道无不变”的辩证法思想,认为自然界和社会,如寒暑的往来、昼夜的更替、社会的治乱等无不是变化的,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阴阳、动静的相互作用,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 在认识论上,李晬光从实学立场出发,认为学习要做到有的放矢,指出“学如射,射者,志于鹄者也”;为了获得知识,就要“学书者必执笔行墨”,“学匠者必操斧运斤”,否则“口说虽精”,“终非实践”,“反不如学技者为”,“口说而废之”。他虽然提到实践在获知中的作用,但他所说的实践只局限于经验的范围,包括一些伦理道德行为。李晬光的实学思想带有朴素的性质,对后来朝鲜的实学和哲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