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理查德·迈克尔·戴利 |
释义 | 理查德·迈克尔·戴利(Lichard Michael Daley),美国人,1942年生。 人物简介理查德·迈克尔·戴利(Lichard Michael Daley),1942年出生在政治世家,在家中7个孩子里排行第四,是长子。 戴利的父亲理查德·J·戴利1955年出任芝加哥市长,一直任职至1976年心脏病去世,时年74岁。 戴利本人1972年当选伊利诺伊州参议员,1980年出任库克县州检察官,1983年首次竞选芝加哥市长失利。1987年,时任市长哈罗德·华盛顿死于心脏病。戴利在1989年举行的特别选举中当选市长,之后五次成功连任(1991、1995、1999、2003和2007年),截至去年12月,他担任芝加哥市长的年头将超过其父亲。 戴利的弟弟威廉·戴利曾在比尔·克林顿政府担任美国商务部长,也是现任白宫幕僚长,另一个弟弟约翰·戴利是库克县行政机构成员。两人及戴利家族中其他成员眼下均无“接班”意愿。 政治世家的“市长”传奇理查德·M·戴利出身美国著名政治世家戴利家族。由于出了父子两位“戴利市长”,芝加哥因此也被称为“戴利王国”。自1955 年戴利的父亲理查德·J·戴利当选市长时起,这个民主党家族就成为芝加哥政坛的中间力量。老戴利曾6 次当选芝加哥市长,服务了21 年,直到1976 年逝世。他曾经帮助约翰·肯尼迪成功当选美国总统。他的弟弟威廉·戴利和约翰·戴利也曾在美国政坛担任要职,前者担任过克林顿政府的商务部长;后者是库克县的行政长官。 父亲去世后,作为长子的理查德·M·戴利接过班,于1989 年当选芝加哥市长。他个子不高但身体健壮、目光坚定,长方形的脸孔和强有力的下颚透出坚毅的特征,外界评价他有着典型的芝加哥人性格。 1972 年,戴利当选伊利诺伊州参议员,1980 年出任库克县州检察官,1983 年首次竞选芝加哥市长失利。1987 年,时任市长哈罗德·华盛顿因心脏病去世。戴利在1989 年举行的特别选举中当选市长,之后五次成功连任。 “种树市长”振兴经济有意思的是,戴利的生日正好和美国植树节是同一天。也许是因为命中带土的缘故,这名芝加哥的父母官一生热爱植树。从1989 年上任至今,他始终不知疲倦地带头植树。植树只是他推行环保理念的第一步,在当年的竞选宣言中,他就发誓要将环保作为今后工作的主要职责。 芝加哥曾经是美国著名的 “黑都”。19 世纪末,芝加哥的污染程度高居美国之首。大量工业废料及污水被毫无限制地排入运河。戴利上台后,树立了绿色城市环境治理的目标。他要求在每个著名大厦的屋顶建造花园,就连市政厅的屋顶也被改造成了花园,甚至在屋顶放养蜜蜂,戴利就在这个遍布植物的屋顶下办公。 如今,芝加哥一改过去灰暗的重工业城市形象,成为美国最绿色和最环保的城市。近10年来,大量原先从芝加哥涌出的人口搬了回来,众多大牌公司重新回到这个曾经的“总部之都”。 放弃谋求第七任期戴利在宣布不再连任市长职务时曾说,“我已经做了我可以做的,而且也尽了全力,现在我和我的家庭已经准备好开始进入生活的一个新阶段。”说这番话时,他的妻子玛吉正拄着拐杖,微笑着站在他身旁。身患癌症的玛吉已经和病魔抗争了多年,近几个月病情突然恶化。外界猜测戴利可能是想用更多的时间照顾妻子。戴利一向极少对外提及他的家庭和个人问题,他不喜欢自己的家人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总是尽力保护他们。 尽管戴利一再表明这个决定完全是出于个人原因,但分析人士认为并不完全如此。《芝加哥论坛报》总编辑、戴利父亲的传记作者理查德·西科恩说: “考虑到妻子的健康,再看看前面的路:要裁员,要增税,还能想当市长吗?”甚至有传言说,戴利很有可能会转而竞选美国总统。 由于眼下戴利家族的其他成员均无“接班”的意愿,因此,芝加哥近56 年的“戴利市长”时代很可能将要结束。至于下一届市长人选,有媒体猜测,51 岁的前白宫幕僚长拉姆·伊曼纽尔很可能是热门人选。 伊曼纽尔是土生土长的芝加哥人。在戴利首次竞选市长时,他曾为戴利出谋划策并筹措资金,也曾是奥巴马的头号助手。 第一夫人曾是他的雇员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评价戴利说:“美国没有哪个市长比理查德·M·戴利更爱他的城市,能拿出比他更大的热情为市民服务。”奥巴马的这一评价固然包含赞赏的成分,但他本人和芝加哥之间的渊源也很可能是原因之一。 奥巴马在当选总统之前曾是伊利诺伊州参议员,并定居在芝加哥,可以说是从芝加哥走向白宫的,而第一夫人米歇尔更是从小在芝加哥南部长大,大学毕业后还在该市著名的悉尼·奥斯汀律师事务所工作过,可以算是市长戴利的直属雇员了。 2005 年,戴利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美国“五大城市最杰出市长”之一。尽管政绩卓著,戴利的失败之处同样引人注目。他未能带领芝加哥赢得2016 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权,还受到政府官员腐败丑闻的困扰以及经济不景气的拖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