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冷水沟自然村
释义
1 云南开远市乐白街道下辖村

村情概况

冷水沟自然村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乐白道办事处乐白道村,属于坝区。位于乐白道办事处北边,距离村委会4.5公里,距离乐白道办事处6公里。海拔1044米,年平均气温19.5 ℃,年降水量800.7 毫米,适宜种植水果、玉米农作物。有耕地1045 亩,其中人均耕地2.99 亩;有林地55 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824户,有乡村人口339人,其中男性147人,女性192 人。该村以汉族、彝族为主(是汉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汉族169人,彝族170 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00人,占人口总数的29.50%;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17 人,参合率93.51%。其中农业人口339 人,劳动力22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57人。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 种植业、养殖业,主要销售往市内,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2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6.19%。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93.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16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产业为主。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现己栽种1500亩蜜桃,还有2000多亩适宜栽种的土地,但产品上市销售价格低,市场不广阔。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想继续扩种蜜桃,办水果加工厂。

农村经济

该村有耕地总面积1045 亩(其中:地1045 亩),人均耕地2.99 亩,主要种植玉米、水果等作物;拥有林地5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56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4.46亩,主要种植蜜桃、桔子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8000亩。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93.7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01.1 万元,占总收入的52.17%;畜牧业收入49.59万元,占总收入的25.59%(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69头);第二、三产业收入31.2万元,占总收入的16.1 %;工资性收入10万元,占总收入的5.16 %。农民人均纯收入3616 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4人(占劳动力的6 %),在省内务工44人,到省外务工2 人。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 84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045 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有固定资产 16.82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方式公开。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全村有84户通自来水。有84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7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92.8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75 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0户(分别占总数的89.29%和23.81%)。该村到办事处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0.6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4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13 辆,摩托车9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3户;装有太阳能农户32户。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混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66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4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2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乐白道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4公里,距离乐白道卫生院5公里。该村建有公厕3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2个,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冷水沟小学,中学生就读到开十一中学。小学校设在该村,距离中学5公里。

2 云南镇康县忙丙乡下辖村

村情概况

冷水沟村隶属于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忙丙乡新水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5.00 公里,距离乡政府10.00公里,国土面积1.95平方公里,海拔1,400.00米,年平均气温17.60 ℃,年降水量2,100.00毫米,适宜种植等农作物。有耕地475.00亩,其中人均耕地4.28亩;有林地1,450.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6户,有乡村人口111人,其中农业人口111人,劳动力6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0人。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2.0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2.34万元,占总收入的69.79%;畜牧业收入5.23万元,占总收入的16.34%(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7头,肉牛1头,肉羊0头);渔业收入0万元;林业收入1.91万元,占总收入的5.97%;第二、三产业收入1.93万元,占总收入的6.03%;工资性收入0.6万元,占总收入的1.87%。农民人均纯收入1962元,农民收入以种、养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0.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人(占劳动力的3.85%),在省内务工2人。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475亩(其中:田78亩,地397亩),人均耕地4.28亩,主要种植粮食、茶叶、核桃等作物;拥有林地145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4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3.6亩,主要种植茶叶、核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0亩;草地0亩;荒山荒地300亩,其他面积700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无路灯。全村有26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 %)。有26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1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和69.23%);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1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5户(分别占总数的42.3 %和 19.23%)。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0.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0.00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4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0户;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0.00亩,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0 亩。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3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2.0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2.34万元,占总收入的69.79%;畜牧业收入5.23万元,占总收入的16.34%(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7头,肉牛1头,肉羊0头);渔业收入0万元;林业收入1.91万元,占总收入的5.97%;第二、三产业收入1.93万元,占总收入的6.03%;工资性收入0.6万元,占总收入的1.87%。农民人均纯收入1962元,农民收入以种、养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0.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人(占劳动力的3.85%),在省内务工2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茶叶、核桃,主要销售往本县。2该村目前正在发展核桃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种植核桃75亩产业。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26户,共乡村人口111人,其中男性49人,女性62人,劳动力52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5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0公里。该村目前无公厕,无个垃圾集中堆放场地。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新水完小,中学生就读到忙丙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4公里,距离中学10公里。

该村目前无文化活动室、图书室、业余文娱宣传队。

3 云南文山县开化镇下辖村

村情概况

冷水沟自然村隶属于开化镇铜厂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开化镇西南边,距离铜厂村委会4.00 公里,距离镇政府15.00公里,。国土面积2.46平方公里,海拔1,400.00米,年平均气温19.10 ℃,年降水量779.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139.00亩,其中人均耕地0.90亩;有林地1,700.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8户,有乡村人口155人,其中农业人口155人,劳动力10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4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3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245.0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38户,共乡村人口155人,其中男性79人,女性76人。其中农业人口155人,劳动力106人。该村以苗族为主(,其中苗族149人其他民族6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08人(人员名单附后)邓有会 陶云美 陶飞林 邓永志 张所兵 刘凤

陶志昌 陶光雨 陶雪金 陶友波 张所芬 刘琼

杨桂英 陶有宽 杨永翠 邓金鑫 陶光亮 胡学庄

陶有凤 杨光琼 张明福 邓金磊 张友英 金叔玉

陶有军 陶光文 陶文仙 陶有忠 陶辉兰 陶志安

孙自清 陶光武 张金文 陶世美 陶志荣 王保仙

李品兰 陶志学 陶有能 陶光祥 陶有超 陶有德

邓永堂 陶有发 杨春芬 项进珍 陶梅 陶有万

邓金丽 项有英 陶光良 陶友金 马春兰 杨文芬

邓自荣 陶光云 陶光海 陶志江 陶光荣 陶有林

李品仙 陶光洪 陶光英 杨国珍 熊家英 杨保芬

张金发 刘汉祥 张玉 陶有平 陶辉云 陶光苹

杨 仙 周志仙 陶辉燕 陶有明 陶光彪 陶光才

陶有志 张万玲 邓永周 陶有桂 陶有云 郑代珍

李金兰 陶有富 邓金敏 吴文山 张金友 陶光蝶

熊兰 杨丽仙 邓金华 吴文美 黄红苹 陶志友

陶雪海 陶光凤 陶永美 陶志明 张所英 吴汉文

陶雪艳 陶光龙 陶飞龙 邓自琼 陶成志 陶有慧

,参合率39.13%;享受低保11人(人员名单附后)陶志明 陶志学 邓永志 李得仙 陶志祥 陶有桂

张明福 邓有会 陶世兰 杨正英 邓自清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4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5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个,建有2个垃圾集中堆放场地。

基层组织

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4人,党员中男党员4 人。团员9人。

4 云南玉龙县石鼓镇下辖村

村情概况

冷水沟村隶属于石鼓镇石鼓村委会,属于 坝区。位于石鼓镇东边,距离石鼓村委会6.00 公里,距离石鼓镇6.00公里。国土面积0.14平方公里,海拔1,800.00米,年平均气温0.00 ℃,年降水量0.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烤烟、小麦、蔬菜等农作物。有耕地208.00亩,其中人均耕地26.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5户,有乡村人口138人,其中农业人口138人,劳动力7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63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500.00 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35户通自来水,有35户通电,有35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3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00%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5户(分别占总数的100%和100%)。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6.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6.0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4辆,拖拉机0辆,摩托车2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9户;建有小水窖6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96.00亩,有效灌溉率为86%,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96.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70 亩。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3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8.0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7.00万元,占总收入的81.3%;畜牧业收入5.00万元,占总收入的7.1%(其中,年内出栏肉猪70头,肉牛5头);第二、三产业收入6.00万元,占总收入的8.6%;工资性收入2.10万元,占总收入的5.3%。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1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0人(占劳动力的3%),在省内务工8人,到省外务工2人。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35户,共乡村人口138人,其中男性69人,女性69人。其中农业人口138人,劳动力78人。该村以汉、纳西族为主,其中汉族78人,纳西族54人,其他民族4人。

到2006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38人,参合率100%。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6公里,距离镇卫生院6公里。该村没有公厕,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石鼓完小,中学生就读到第四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5公里,距离中学2.5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1人,其中小学生28人,中学生13人。

该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

村务公开

到2006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92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93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一事一议筹劳355个(劳均1.5个)。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黑板报方式公开。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人居环境差,宅基拥挤;公益事业基础建设薄弱,人畜饮水水源不足,饮水管网严重老化,急需改造;农村电网没有进行农网改造,用电安全难以保证;乡村道路晴通雨阻;村内道路硬化程度较低,需要完善;村内排水沟渠、垃圾池、公厕、文化娱乐场所等急需建设,村容村貌差,须待整治,群众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发展畜牧业及二三产业。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群众思想文化整体素质的提高,大力推广农村实用科学技术,积极发展农村畜牧产业,努力提高牲畜养殖科学技术含量,提高养殖效益。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