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雷沛鸿 |
释义 | 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字宾南。1888年出生,广西南宁人。早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1919年赴美国到哈佛大学留学,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到桂林任广西同盟会机关报《南风报》编辑。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南宁,争取陆荣廷响应,宣布广西独立。后历任广西省公署教育科长、广东甲种工业学校校长、上海法政大学经济系主任、广西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出国考察教育。后四任广西省教育厅长,创办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和西江学院,曾出掌广西大学和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所。1967年7月21日在广西逝世,终年79岁。 成就及荣誉在教育厅长任上,大力推行国民基础教育运动,创设国民中学制度,开展成人教育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中国致公党中央常委、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主任委员、自治区人民政府委员、自治区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自治区侨联主席、全国侨委委员等职。 个人著作著作有《英宪精义》、《英国成人教育》、《丹麦成人教育》、《国民基础教育论丛》、《广西地方文化研究一得》等。 社会评价雷沛鸿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教育革新家,他的教育实践活动几乎同中国现代教育史的开端同时,形成自己最具完备的教育理论体系,从民族教育中吸取营养并吸收外来教育中的合理因素。四度出任广西教育厅厅长,在中国这个较穷的边缘省区施展自己宏大的教育抱负,在全省范围之内,较大规模地推行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达到改革教育的目的,成为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一株奇葩。 从“五四”运动到解放前夕这段教育发展的历史上,黄炎培、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俞庆棠、雷沛鸿六位是当时国统区实行乡村教育运动最杰出的教育家,是构成中国现代教育史人物网上的六颗明珠,雷沛鸿的显著之处在于从宏观上、整体上实施教育改造,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论系统,从他的贡献上来看应该在中国现代教育史给他一个显著的位置。 雷沛鸿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满腹经纶,为改造教育、振兴民族而艰苦探索一生,在教育思想上有所创新,教育理论上有高深造诣,教育实践中有辉煌业绩。他主张教育改造与社会改造相结合,改造旧教育、建设新教育;他于20世纪30~40年代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在一个省范围内大刀阔斧地对传统教育进行全面改革,以创建国民教育体系、促进社会改革、振兴民族的目的,从倡导和实践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开始,进而发展国民中学教育,创立国民大学教育;他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为适应当时外患内忧的需要,结合中国、特别是广西“穷”省的实际,以教育大众化为方针、爱国教育为灵魂、生产教育为内容,以广西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四大建设”为外延,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实施,促进了广西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全国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对中国教育思想和实践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界、史学界十分关注对雷沛鸿教育思想的研究。据许国春先生研究成果介绍,从1990年至1995年的六年间,我国报刊发表的中国教育史研究论文,教育人物类的,“其论文数超过论文总数的一半”,“在222位教育人物中,孔子与陶行知是两个典型,另外还有几位常论不衰的人物”。按表列,雷沛鸿是“常论不衰”的人物之一,仅次于陶行知、孔子、蔡元培和叶圣陶。这是雷沛鸿先生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的有力证明。因此,我们在《广西教育史》中以专章的篇幅,概述雷沛鸿的教育思想、普及国民基础教育、创制国民中学、创办西江学院等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雷沛鸿在广西和全国教育史上,写下了重要的篇章,也为今天的教育改革提供了丰富的有益的借鉴。 附录西江学院简介:民国31年(1942)年,雷沛鸿在原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的旧址上创办私立南宁农专,后因日军入侵搬到百色,改名为西江学院。抗战胜利后于民国34年搬回原址。设有文学、数学、土木工程等系科;民国35年再增设英文、生物、化学、法律学科,并开设有埌边农业试验场和青秀山-佛子岭园艺试验场。另设附属中学1所,招收初、高中学生。民国36年又设附属小学。因经费开支庞大,单靠民间捐助难以维持,雷沛鸿多次要求国民政府当局接管,并将私立西江学院改名为公立西江学院。但因当局经费不足,未正式接收,经费仍然自筹,一直维持至解放。民国34年-民国38年,西江学院办学5年,毕业学生202人。解放后,1951-1952年全国高校大调整,西江学院的理工部分并入在桂林的广西大学,校本部则与广西革命大学合并,由广西省人民政府直接管辖。 广西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民国22年(1933),雷沛鸿在津头村利用雷氏宗祠及其地产创办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今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处),其办学宗旨为: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与推广;培训各县市的教育行政干部;培训各地师资;编写中小学和扫盲运动教材;直接派员到各市、县指导开展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在中心区进行普及教育试验和示范。当时划定亭子乡、津头乡为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中心试验区,在中心区内开设24所学校。办得较为出色的是新兴村的实验中心国民基础教育学校和津头村的国民基础教育学校。民国24年和民国25年著名的教育家胡适和陶行知均到这两所学校考察、讲演,并著书大加赞扬。24年,研究院有员工108人,已培训教育行政干部和骨干教师200多名,并出版中小学及成人教育教材共18种和发行报刊3种。民国25年6月,雷沛鸿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欧洲作学术考察,研究院停办。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