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雷公柱 |
释义 | (一)用于庑殿建筑屋脊两端太平梁之上,用于支顶脊桁挑出部分的柱子;(二)用于攒尖建筑斗尖部位的悬空柱。 在古建筑中,避雷装置主要是用“雷公柱”。这种装置有三种形式:一是亭、阁上的宝顶及佛塔的塔刹,下面设有雷公柱;二是牌坊之类的建筑,在高架柱处设雷公柱;三是殿堂的顶上,在屋脊两端的正吻下面,也设置雷公柱。古代匠人懂得,建筑物的这些部位,都是最易受雷击的地方。 殿堂屋顶上的正吻,是房屋的最高处,而且是尖端,所以最易被雷击。避雷的做法是,正吻触雷后,其电流便沿正吻内的雷公柱、太平梁、角梁、沿柱等引向地面。当然这些构件不能用一般的木材,如北京昌平时长陵的棱恩殿上用的是楠木;又如广西容县的真武阁上用的是格木,即铁力木。这些木材都有导电性。 若是楼阁、亭子、佛塔等建筑,则由顶上的火珠、宝珠、宝顶等接受雷电,由雷公柱传至柱,引入地下。其做法都差不多。 雷公柱、沿柱、角梁等,所用的木材大体有:楠木、格木、松、柏等,这些木材都有较好的导电性,有的也用金属(铜、铁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