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乞活 |
释义 | 西晋末至东晋活跃于黄河南北的武装流民集团。两晋之际﹐不少北方流民在其首领如祖逖﹑苏峻﹑郗鉴等人率领下﹐南渡长江﹐成为东晋统治阶级中各派系所利用的武装力量。晋惠帝光熙元年(306)﹐并州(今山西)大饥﹐刺史司马腾率并州诸将及部众两万余户就谷冀州﹐形成号为乞活的流民集团。他们没有南渡﹐在黄河两岸先后为各方镇如司马越﹑苟晞﹑王浚所驱使﹐而其主要活动则是抗击夙与司马腾为敌的羯胡石氏﹐起了保障东晋政权的作用。311年洛阳陷于匈奴之后﹐大河以北的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和河南的陈留(今河南开封东)是乞活流民集团屯聚的两个中心。他们有时迫于形势﹐暂时与石氏妥协﹐但陈留的乞活帅陈午临终时告戒部众不要归附胡人。349年﹐后赵主石虎死﹐诸子争立﹐大臣相杀﹐大将李农逃奔广宗﹐成为数万家乞活的首领。原陈午部众冉瞻之子冉闵乘石氏兄弟自相残杀的混乱局势﹐在李农的协助下﹐于次年灭后赵﹐建冉魏。乞活灭石氏﹐上距他们随司马腾离并州已经四十余年。乞活和其它流民集团相似﹐世代蕃衍﹐首领多由同一宗族承袭。乞活也有南移到江淮之间者。前秦苻坚部下曾有多力善射的乞活为将。直到东晋末年﹐恭帝元熙元年(419)﹐河南还有流民一千余户在洛阳金墉城南参加拥立司马氏的举动﹐他们仍沿用“并州乞活”之名﹐而从306年至此已经113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