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铁路
释义 中国铁路中国大陆拥有全世界第三大的铁路运输系统,规模仅次于美国及俄罗斯。以铁路连接的邻国计有:哈萨克、蒙古、俄国、朝鲜、越南与老挝(兴建中)等国家。

中国《铁路线路设计规范》中规定,新建铁路和改建铁路(或区段)的等级,应根据它们在铁路网中的作用、性质和远期的客货运量确定。中国铁路建设标准共划分为三个等级,即Ⅰ级、Ⅱ级、Ⅲ级。具体划分条件如下所列:

Ⅰ级铁路:在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远期年客货运量≥20百万吨;

Ⅱ级铁路:1.在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远期年客货运量<20百万吨。 2.在路网中起联络、辅助作用的铁路,远期年客货运量≥10百万吨;

Ⅲ级铁路:为某一区域服务,具有地区运输性质的铁路,远期年客货运量<10百万吨。

§ 历史

唐胥铁路中国最早的铁路是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由英国铺设的吴淞铁路(上海~吴淞间14.5公里),因为属于非法兴建,加上当时中国民间普遍反对铁路,通车后不久就被拆除了。正式使用的第一条铁路是光绪七年(1881年)由李鸿章下令铺设的唐胥铁路(河北省唐山~胥各庄间9.2公里)。光绪八年(1882年)开始使用蒸汽机车。

开创时期(1876--1893年):有关铁路信息和知识开始传入中国,大约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当时中国的爱国有识之士如,林则徐、魏源、徐继畲等人先后著书立说,介绍铁路知识。

1876年,中国土地上出现了第一条铁路,这就是英国资本集团采取欺骗手段擅筑的吴淞铁路。这条铁路经营了一年多时间,就被清政府赎回拆除了。

帝国主义争夺路权,中国铁路缓慢发展时期(1894--1948):1894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后,八国联军攫取中国的铁路权益。一万多公里的中国路权被吞噬和瓜分,形成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第一次高潮。随后,他们按照各自的需要,分别设计和修建了一批铁路,标准不一,装备杂乱,造成了中国铁路的混乱和落后局面。在清政府时期(1876~1911)修建铁路约94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修建经营的约占41%;帝国主义通过贷款控制的约占39%;国有铁路,包括中国自力更生修建的京张铁路和商办铁路及赎回的京汉、广三等铁路仅占20%左右.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在1912年宣布“统一路政”,解散了各省商办铁路公司,把各省已经建成和正在兴建的铁路全部收归国有,用以抵借外债,因而形成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第二次高潮。从1912年到1916年各国夺得的路权共达13,000多公里。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在关内修了约2,100公里铁路。

1928年,南京国民党政府执政以后,主要是以官僚买办资本与帝国主义垄断资本“合资”方式修建铁路,从而出现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第三次高潮。南京国民党政府时期(1928~1948),在中国大陆上共修建铁路约13,000公里。

新中国成立,抢修和恢复铁路运输生产时期(1949-1952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一年共抢修恢复了8,278公里铁路。到1949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共达21,810公里,客货换算周转量314.01亿吨公里。

1952年6月18日,满州里至广州间开行了第一列直达列车,全程4,600多公里畅通无阻。到52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增加到22,876公里,客货换算周转量达802.24亿吨公里。

中国铁路网骨架基本形式时期 (1953-1978年):从1953年开始,国家进入有计划发展国民经济的时期。到1980年铁路经过了五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1976年,中国人民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结束了动乱的十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出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铁路工作又逐步恢复和发展,到1980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达49,940公里,全国铁路网骨架基本形成,客货换算周转量达7,087亿吨公里。

京九铁路贯彻改革开放政策,中国铁路步入新的发展时期(197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民经济开始了新的发展时期。1982年指出“铁路运输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提出“北战大秦,南攻衡广,中取华东”的战略。到198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52,119公里,客货换算周转量突破1万亿吨公里。

2005年1月7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明确了我国铁路网中长期建设目标: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铁道部部长刘志军1月12日表示,大规模铁路建设已经拉开序幕,建设总投资规模将达5000多亿元。

§ 铁路提速

中国铁路第一次提速,1997年4月1日:1997年4月1日第一次提速:提速主要在京广、京沪、京哈三大干线进行。允许时速超过120公里的线路延长为1398公里,时速超过140公里的线路延长为588公里,时速超过160公里的线路延长为752公里。

第二次提速,1998年10月1日:1998年10月1日第二次提速:提速范围重点还是上述三大干线。允许时速超过120公里的线路延长为6449公里,时速超过140公里的线路延长为3522公里,时速超过160公里的线路延长为1104公里。

第三次提速,2000年10月21日:2000年10月21日第三次提速:提速范围主要是陇海、兰新、京九和浙赣线。允许时速超过120公里的线路延长为9581公里,时速超过140公里的线路延长为6458公里,时速超过160公里的线路延长为1104公里。

第四次提速,2001年11月21日:2001年10月21日第四次提速:提速范围主要是京九线、武昌-成都(汉丹、襄渝、达成)、京广线南段、浙赣线和哈大线。允许时速超过120公里的线路延长为13166公里,时速超过140公里的线路延长为9779公里,时速超过160公里的线路延长为1104公里。

第五次提速,2004年4月18日:2004年4月18日,中国铁路第五次大提速。从五次提速后,部分路段加开了直达车,使路程时间又再缩短。

第六次提速,2007年4月18日:2007年4月18日第六次提速,时速120公里以上的线路延展长度将达到22000多公里,其中5300多公里将达到时速200公里。

§ 统计资料

总长:75,438公里(2005年底)位居世界第3,长度仅为美国铁路网的四分之一略多。 标准轨距:71,898公里轨距为1.435米的铁路 复线铁路:25,566公里(多线轨道不包含于总长之内)(2005年底) 电气化铁路:20,151公里,长度位于俄罗斯40000公里之后居世界第二。 客运量2006年:12.6亿人次,少于印度铁路的44亿人次。 货运量2006年:28.7亿吨 客运周转量2006年:6622亿人公里(据称世界第一) 货运周转量2006年:21707亿吨公里,美国2005年是27170亿吨公里。 人均拥有铁路长度2006年:5.8厘米,一根香烟的长度是8.4 厘米,相比美国为86厘米。 人均年客运距离:每人每年乘坐503.9公里的铁路客运,相比日本约为2000公里每人。 人均年参与次数2006年:平均每人每年乘坐火车0.959次,平均不到1次。 人均货运周转量2006年:1652吨公里每人,相比加拿大是10381吨公里每人,美国是7312吨公里每人,德国1067吨公里每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铁路建设的总体规模和成就已经处于世界先进地位,但是与世领先水平还有一段距离。中国铁路的人均水平不容乐观,特别是在人均拥有铁路长度等方面还显得非常落后。

§ 铁路路网

主条目:中国铁路线路列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客运

八纵通道

京哈通道:北京-哈尔滨-(满洲里)

东部沿海通道:沈阳-大连-烟台-无锡-(上海)-杭州-宁波-温州-厦门-广州-(湛江)

京沪通道:北京-上海

京九通道:北京-南昌-深圳-九龙(香港特别行政区)

京广通道: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株洲-广州

大湛通道:大同-太原-焦作-洛阳-石门-益阳-永州-柳州-湛江-(海口)

包柳通道:包头-西安-重庆-贵阳-柳州-(南宁)

兰昆通道:兰州-成都-昆明

八横通道

京兰通道:北京-呼和浩特-兰州-拉萨

煤运北通道:大同-秦皇岛、神木-黄骅

煤运南通道:太原-德州、长治-济南-青岛、侯马-月山-新乡-兖州-日照

陆桥通道:连云港-兰州-乌鲁木齐-阿拉山口

宁西通道:西安-南京-(启东)

沿江通道:重庆-武汉-九江-芜湖-南京-上海

沪昆通道:上海-株洲-怀化-贵阳-昆明(怀化-重庆-成都)

西南出海通道:昆明-南宁-黎塘-湛江

§ 高速铁路

上海磁悬浮列车TRI(德国磁悬浮高速列车国际公司,在德国埃姆斯兰拥有测试轨道)于上海市内龙阳路地铁站至浦东国际机场兴建世界首座商业运行的磁浮列车铁路系统,并于2002年正式启用。请参见上海磁浮列车、沪杭磁浮列车。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高速铁路兴建计划,例如京沪高速铁路及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和沪宁城际轨道交通还有京广客运专线。

由于自行研制的高速动车组技术尚未成熟,因此在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中,有关方面从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业、德国西门子和法国阿尔斯通购买了合共数百列高速电动车组及车辆技术,供未来的中国铁路高速(CRH)的路线使用。 以上(CRH)中国铁路高速已在公元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中使用。

§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北京地铁

华北地区:北京地铁:始建于1965年,1969年通车。是中国第一个建设地铁的城市。

天津地铁:第二个建设地铁的城市,始建于1970年,1984年通车。

东北地区:大连轨道交通:2001年通车。

沈阳地铁:兴建中。

哈尔滨地铁:兴建中。

华东地区:上海轨道交通:1995年通车。

南京地铁:2005年通车。

杭州地铁:兴建中。

苏州地铁:兴建中。

青岛地铁:规划中。

中南地区:广州地铁:1999

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

年通车。

深圳地铁:2004年通车。

武汉轨道交通:2004年通车。

香港地铁:1979年通车。

西南地区:重庆轨道交通:2005年通车。

成都地铁:兴建中。

西北地区:西安地铁:兴建中。

§ 相关链接

铁路运输

中国交通

中国铁路运输

中国铁路客运

中国高速动车组列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客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7: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