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下海庙 |
释义 | § 别称 下海庙 下海庙俗称“夏海庙”、“义王庙” § 地理位置 位于虹口区昆明路73号。 § 介绍 据记载,始创于清代乾隆年间(l736~1795),当时仅有房屋九间,是当地渔民、居民为祈佑平安、奉祀海神的民间神庙。嘉庆中间(1796-1820)荒塌,由心意师太重修,此后作为一所临济宗的比丘尼道场。咸丰四年(1854)又购地八亩一分七厘多,逐步扩建,相传心意师太至98岁高龄时,交法成师太继任主持,陆续增建前殿等二十余间房屋殿舍。光绪二十一年(l895),由法成的徒弟福星师太继任,光绪二十五年(1899),又增建后殿等十余间房屋,至宣统三年,法成年87岁时尚在世。此后,先后由福根、觉莲继任。抗日战争初期,下海庙房屋被日军炮火全部焚毁。1941年起,由觉莲募资重新修建,至解放以后,基本保持原有规模。 下海庙位于虹口区商业闹市提篮桥地区,当时夏海义王庙地处下海浦,长江船只入海处,现正对庙门的马路就叫海门路,居民船民进庙烧香,常常提篮而过桥,故名提篮桥。夏海庙也讹名为下海庙,以后正式以“下海庙”为名。因庙宇近海,沿海百姓崇拜护海神妈祖,因此也以天妃娘娘及其它地方神一起奉神祀在庙中。 1990年,经市和虹口区宗教事务部门批准;由上海市佛教协会筹建恢复。1992年1月30日正式开放,恢复为佛教活动场所。 目前下海庙建筑面积约为1800多平方米。环境清净幽雅。有三殿,前殿、后殿和东殿。前殿的大雄宝殿,正中供一佛二弟子;正中供释迦牟尼佛,东观音,西地藏菩萨。 后殿供奉西方三圣,千手观音等像。东殿奉有天妃娘娘等像,此外还有斋堂等附属用房。有比丘尼16人,佳持为昌修法师。 § 起源 葛末,有“上海”,阿有“下海”呢?答案是肯定个。垃拉老老早个古代辰光,流到吴淞江里个“浦”拢总有十八条,除脱“上海浦”,还有一条“下海浦”。老早江南个河浜起名字有个习惯,接近源头个喊“里”或者“上”,靠近下游个叫“外”或者“下”。根据伊拉自家个位置,上海浦辣辣上游,下海浦,当然就辣辣下游咾。迭个辰光个下海浦,从浦东经黄浦江到今朝个海门路,挨下来流到现在个虹镇老街一带,从当时个吴淞江个古道虬江流到大海。 老古闲话讲,“靠海吃海”。住垃下海浦边浪向讨生活个交关侪是渔民,出海个危险邪气大,古人唯一个办法是磕头拜菩萨,求神保平安。拜个人一多,辣乾隆年间,大家一道出铜钿辣辣下海浦旁边造仔一座“下海庙”,供奉菩萨搭仔海神,还有上海本地个城隍,造好以后,香火老旺。过仔一歇,为仔方便烧香拜佛,老百姓又辣辣下海浦浪向造仔一座小来死个木头桥。因为香客侪是拎仔篮头摆香烛,葛咾迭座桥就喊成“提篮桥”。 时过境迁,现在此地已经既呒没河浜也呒没搿座木桥了。必过提篮桥个名字还流转到现在,成了当地的一个大地名。因为开埠以后租界当局辣此地造仔一座钢筋水门汀个大牢监,伊常常会变成功“牢监”个代称。上海人骂山门个辰光欢喜讲“侬要死快了,阿是想去‘提篮桥’啊”,意思就是迭能侬会得吃官司个。 下海庙造好后头,经过两百多年个数次修缮,顶大个辰光毛估估有得靠四十间房子。倒霉个是辣辣抗日战争个辰光,下海庙个房子拨东洋鬼子烧脱交关,真正是罪过!等到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再开始一眼眼重修。现在个下海庙建筑面积大概1800多平方米,分成前殿(供如来佛、观世音搭仔地藏菩萨)、后殿(供千手观音)搭仔东殿(供天妃娘娘)。伊个地方辣辣虹口区个昆明路浪向,必过正对庙门口就是海门路,也就是老早个“下海浦”。[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