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
释义 | § 公司简介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是国有特大型独资企业,由中央直接管理。集团公司内设4个事业部,拥有6个大型研究院,共计180多个企事业成员单位,近l0万名职工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40%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集团公司将遵循"面向市场,航天为本、科技创新,质量制胜"的指导思想和"用能人、建新制、精干军、拓展民、科技创新、多种经营"的发展思路。在为国防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过程中,努力将自身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 领导致辞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随着华夏飞天梦圆,中国航天工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公司将赢来更多的机遇,公司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自1956年创建以来,中国航天为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民族精神的弘扬、经济的腾飞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中华民族产业的象征,在国际宇航领域和防务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在新世纪,中国航天将继续顺应世界发展潮流,视维护世界和平和国家安全、促进社会发展为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努力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与此同时,要坚持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加强军民两用技术和民用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让航天技术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中释放出更大的能量,造福于全社会和全人类。 集团公司将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大力推进航天特色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世界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早日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防务公司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 祝中国的航天事业像初升的太阳,再攀新的高峰,再创新的辉煌。 § 集团展示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七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将在珠海隆重开幕,在上届航展上因首次展示“中国导弹防御体系概念”而备受关注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将以两倍于上届的参展规模再次精彩亮相,并以其新型导弹武器、奥运安保科技系统和应急救援装备共同支撑的“大防务”实力备受关注。 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以“富国强军,科技创新,军民融合,服务社会”为主题,将展出导弹武器、科技奥运产品、应急救援装备、无人装备和信息技术等5大类158项科技成果。导弹武器系统、应急救援车辆等各类展品已全部到位,只待开展当日与观众见面。 在导弹武器系统方面,防空、海防、地地三大系列导弹以其成体系、规模大、品种齐全、技术精良等为特点,将充分彰显其与“中国导弹摇篮”美誉相应的地位与实力。其中,神鹰400制导火箭弹武器系统、FL-3000N舰艇自卫防御导弹武器系统、C705反舰导弹、C602反舰导弹等均为首次亮相,各类导弹的组合,让“中国导弹防御体系”更臻完美。 在科技奥运项目方面,北京奥运会地面传递火炬、珠峰特种火炬、珠峰火种灯,奥运安保科技系统,电子票证系统,以及开闭幕式上赚尽观众眼球的主火炬塔、巨型球、画轴、记忆塔、白玉盘等一批奥运科技成果,或实物,或图片,或动态演示,将重新点燃观众的奥运激情。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覆盖94个场馆、58个周界的108套奥运安保指挥系统,为“平安奥运”立下赫赫战功,获得了国际奥组委、北京奥组委以及公安部、北京市公安局的高度评价;电子票证查验系统(RFID)更是在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成功使用。承担该项任务的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表彰。 在应急救援装备方面,警用防暴车、工程抢险车、高空作业车、应急急救车、应急卫生防疫车、远程会诊手术车、箱式卫星便携站、动中通、自行炊事车、宿营车、集群加油车等实物将集体亮相。它们中的大部分装备都在中国南方抗击冰雪和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并为灾区救援和灾后重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一位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称,实施“大防务”战略是集团公司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参与科技奥运及抗震救灾并取得突出成绩,充分证明了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凭借自身的高科技实力、航天精神和航天大协作及系统工程管理经验,完全可以从研制生产导弹武器的传统防务领域迈向国民经济建设中新的防务市场,并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中大展身手。这对集团公司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实现国际一流航天防务公司战略具有重大意义。更值得自豪的是,借助奥运经济的东风,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已经被确定为即将举行的上海世博会安保科技系统的主供应商,同时成为广州亚运会和深圳大运会的战略合作伙伴。 另外,以开拓者1号固体运载火箭、小型卫星、微型卫星、无人机、无人船、排爆机器人等产品为代表的无人装备,以及大型平板车、水上摩托艇等军民技术结合产品,显示了集团公司在这一领域的非凡实力。其中,无人侦测气象船和三人水上摩托艇曾服务于北京奥运会青岛奥帆赛;而大型平板车作为国防科工局首个重点支持的军转民产品项目,已远销海内外,为集团公司赢得了商机和荣誉。 从中得知,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以航天防务、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等主业,兼有金融、贸易及建筑房地产业,在国家重点导弹武器研制生产及国民经济建设、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2007年度,集团公司在国资委任期考核中被评为A级;2008年9月,集团公司总资产突破千亿元。至此,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在新的起点上,围绕建设国际一流航天防务公司的战略目标,坚持以国为重,自主创新,以人为本,为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筑造强大、可靠的基石。 § 研究所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组建于1958年11月,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主要从事雷达、通讯、电子信息、综合系统的研究、设计和制造。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拥有按雷达系统工程配套的14个专业技术部门(事业部)和三个大型车间,现有从业人员1800余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近400人。技术工人中包含特级技师、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工160多人。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拥有先进的CAE中心、精密测试中心、数控加工中心和信息网络,有设施完善的大型天线试验场和微波暗室,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微波铁氧体器件设计生产线、微波混合集成电路设计生产线和声表面波器件生产线。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是国家一级计量单位、国家一级档案管理单位,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拥有现代的科研管理体系、完善的产品保证体系和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研制的系统产品和各种器件共荣获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共计427项。多人次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部级和国防工业系统劳动模范、总装备部“921工程”突出贡献奖、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研制和服务的主要领域有:各种精密跟踪制导雷达、测量雷达;情报警戒雷达、气象雷达、空中及港口交通管制雷达系统工程;各种精密天线、馈线及控制伺服系统;高稳定性、多波形发射系统;各种高精度、低噪声接收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和数据处理技术;信号模拟、信号显示技术、电视跟踪、自动测试系统;计算机应用、控制、事务管理、仿真技术、网络工程;雷达结构、工艺和质量控制研究;微波铁氧体材料与器件;微波混合集成电路器件;声表面波技术与器件、广播发射机、卫星通讯站等。 § 资质荣誉 有1人荣获国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4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当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员,1人获得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3人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42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4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9人当选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目前,集团公司拥有8名两院院士,35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4名国家级专家,59名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先后有1599名专家享受政府特贴。10年来,新增3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62名全国技术能手、31名国防科技工业技术能手、93名国防科技“511人才工程”高级技能人才和11名“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 集团公司秉承航天传统文化优势,大大助推了集团公司改革发展,大大提升了集团公司整体形象。十年来,有1家单位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3家单位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京区近30家单位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另外,近年来还先后有30家单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0余家单位被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职工小家,5家单位被评为全国和谐劳动关系优秀企业。 继荣获国资委年度任期“科技创新特别奖”之后,集团公司又被中国企业评价协会评为“中国企业自主创新100强”第一名,创新指数最高,荣获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研发创造特别奖、组织管理奖。拥有中国第一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的集团公司,集团公司国内外专利申请2498件,发明专利占63%;截至2008年12月31日,国内外有效专利717件(其中发明专利117件),计算机软件登记206件,有效商标428件(省市著名商标3件)。 § 企业文化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5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伴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在出成果、出人才的同时,航天科技工业培育形成了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航天"三大"精神是航天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和继承发展,是伟大的民族精神与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航天事业之魂,也是中国航天企业文化之魂。 1956年10月8日,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前身-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根据聂荣臻副总理的提议,经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批准,确定国防部五院的建院方针是"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 "自力更生"精神孕育了中国最初的航天精神。1986年底,当时的航天工业部党组对航天精神进行了提炼和归纳,提出了"自力更生、大力协同、尊重科学、严谨务实、献身事业、勇于攀登"的航天传统精神。以后根据聂荣臻副总理倡导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精神,结合航天科技工业的具体特点,对航天传统精神作了新的概括和提炼,表述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1999年9月18日,在建国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隆重召开了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江泽民同志在会上提出并精辟阐述了在"两弹-星"研制过程中形成的"两弹-星"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2003年11月7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召开的庆祝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在长期的奋斗中,中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2005年11月26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胡锦涛总书记把载人航天精神进一步概括为: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和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1] § 社会责任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充分发挥航天高科技和人才优势,在卫星数据及直播服务、航空运输、奥运安保装备、医疗救治和志愿者服务等方面,有力支援了抗击非典疫情和汶川大地震、雨雪冰冻的抗震救灾工作,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在抗震救灾期间,集团公司在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各单位和广大员工还踊跃为灾区捐款,总额达到5809万元。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大力支持国家教育事业,在全国近30所知名高校设置了CASC奖学金,每年出资150万元,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高校毕业生;全面启动了千人助学计划,出资1750万元,连续5年每年资助国内高校上千名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按照国资委统一部署,出资3000万元参与了上海世博会太空家园馆的筹建任务。集团公司积极开展了定点扶贫和爱心捐款活动,先后荣获“全国定点扶贫先进单位”、“中华慈善大奖”、“具价值企业之社会责任榜样”等荣誉称号,集团公司的社会形象和企业地位不断提升。 § 产品 宇航系统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具有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空间飞行器的能力,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为9200千克,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最大运载能力为5500千克。正在研制的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将达到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将达到14吨。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具有研制各类卫星的能力。自1970年以来,先后向国家和国内外用户研制交付各类卫星80余颗,形成了返回式遥感、“东方红”通信广播、“风云”气象、地球资源、北斗导航、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海洋等7大系列。卫星的技术水平、应用水平以及长寿命、高可靠性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承担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神舟”飞船和“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等系统的研制、发射任务。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首飞成功, 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再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试验活动。2008年,组织实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还承担了我国绕月探测工程月球探测卫星及其运载火箭的研制、发射任务。2007年,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这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1.运载火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 长征四号丙 长征四号乙 长征四号甲 长征三号丙 长征三号乙 长征三号甲 长征三号 长征二号F 长征二号E(长二捆) 长征二号丁 长征二号丙 长征二号 长征一号 2.卫星、飞船与深空探测器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 气象卫星 对地观测卫星 载人飞船 月球探测器 北斗导航定位卫星 通信广播卫星 导弹武器系统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具有研制多种类型战略、战术导弹等武器装备的技术和能力。研制生产了从近程到远程、洲际,从液体到固体,从陆上到水下,从固定发射到机动发射的完整配套的导弹武器系列,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和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产品 : FB-6A车载防空武器系统 LY-60(N)舰空导弹武器系统 LY-60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地面设备 FN-6便携式导弹武器系统 CH-3(彩虹三号)中程无人机系统 PW系列无人机 FT-1精确制导炸弹(500kg) WS-2制导多管火箭弹 WS-1B多管火箭弹 WS-1多管火箭弹 A100简控多管火箭弹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积极运用航天技术,大力发展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卫星应用、信息技术、新材料与新能源、航天特种技术应用、特种车辆及零部件、空间生物等重点领域,形成了军民融合的发展格局;向市场提供了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卫星遥感应用系统、卫星转发器租赁、软件、工业控制计算机、太阳能电池、特种泵阀、风能发电系统、汽车空调系统等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产品和服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以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己任,充分利用航天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管理优势,加速发展航天技术应用产业。 卫星应用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卫星通信综合广播服务(上行站) 固定站卫星通信天线 "静中通"卫星通信天线 射频微波部件 “动中通”卫星通信天线 “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 “北斗”系列导航终端 卫星导航运营服务系统 卫星转发器租赁 信息技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惯性定位定向系统 钻井测斜仪 嵌入式一体化分布测控单元 工业控制计算机 红外热轴探测系统 动态公路检重系统 SCADA系统(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 新材料与新能源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光伏发电产品及系统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 新型建材 缝编织物 光热发电产品及系统 飞机炭刹车盘 芳纶无纬布及制品 稀土电机 汽车零部件及特种车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自卸车 油井车底盘 垃圾转运车 汽车CAN总线系统 电动车辆 航天特种技术应用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废液、废气、垃圾焚烧炉 加热炉(有机热载体加热炉) 粉煤加压气化技术 立式高速泵 环境工程 烟尘监测仪 增雨防雹火箭 安全阀 卧式高速泵 振动试验设备 烟草行业自动控制及信息管理系统 空间生物 生物保健品 辅酶Q10 § 研究开发 研究领域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军民融合的发展道路,重点研究领域包括宇航系统、导弹武器系统、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航天服务业四大领域。正在全面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肩负着富国强军的重要使命。 研究成果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发产品主要有卫星,运载火箭,卫星应用设备及产品,卫星运营服务产品,高端工业计算机、集成电路、光机电等信息技术产品,碳纤维、覆铜板、飞机刹车盘等新材料产品,太阳光伏、风力发电设备等新能源产品,煤化工、石化配套设备、燃气输配设备、烟气脱硫与脱硝、液压支架、长输管线输油泵、特种泵阀等航天特种技术应用产品,特种车辆及零部件产品,天曲系列保健品、辅酶Q10等空间生物产品,AVIDM、OSCAR安全数据库及嵌入式操作系统等软件产品。 截止2008年底,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408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占73.5%;拥有注册商标448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02件。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成立以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40项。其中:国家技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3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320项。 研发实力 拥有11个国防科技重点试验室、5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8个系统级研发中心和30余个专业研发中心;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创新平台,初步建成了专业化、开放式、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为目标,制定了航天核心技术计划,取得了数百项标志性成果,有力地推动了以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工程为代表的国家重大航天科技专项的立项研制。 2006年,作为唯一一家军工企业,集团公司被列入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试点单位,并在2008年获得了“创新型企业”称号;2007年,集团公司获得了国家首次设立的“中国工业大奖”。 § 航天服务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以现有资源为基础,大力发展航天服务业,在为宇航系统、导弹武器系统和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提供服务的同时,推动航天服务业走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实现集团公司从以产品制造为中心向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的转变,打造优质航天服务品牌。 航天服务业主要围绕卫星及其地面运营服务、金融服务、国际化服务、信息与软件服务、房地产业务五大领域展开。 中国直播卫星有限公司 航天科技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航天科技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 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航天时代置业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航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 国际交流与合作 商业发射服务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中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具备了发射低、中、高不同轨道、不同类型卫星的能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宇航出口产品 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 全称: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Nigcomsat-1) 签约时间:2004年12月15日 总承包商和用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总承包;用户是尼日利亚科技部所属的尼日利亚空间研究院 (NASRDA)。 任务主要特点:中国首次以火箭、卫星及发射支持的整体方式,为国际用户提供商业卫星服务。 合同主要内容:卫星、发射服务、在尼首都建主控站、在中国新疆建备份站(上述两站均由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负责全寿命管理)、卫星在轨运行全寿命管理及培训、卫星模拟器 卫星简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是中国第三代广播卫星平台,功率大,承载能力强、服务寿命长。载有4个频段28路转发器,三轴稳定,在轨寿命15年。 火箭型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长征三号乙火箭,该次发射为长征火箭的第98次飞行。 发射及在轨交付概况:2007年5月14日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经过一系列变轨,2007年5月22日卫星成功定点。 [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